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喜事 ...

  •   苏然跟石劲彰的恋情跟地下战似的,简单点,就是见不得人。
      她有自己的打算,跟石劲彰约定好,先处着,等时机成熟,他们再进入下一步。只是什么时候才算成熟,暂时没想法,她需要个契机。
      石劲彰即使有些不情愿,也尊重她的意见,对他来说,不名正言顺总归是个坎,但最想要的,还是她。
      如此一来,少了牵挂,感情稳步前进,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来说原身这边的亲戚,刚来的时候苏然经常去拜访,打从和石劲彰相处,她有意避开他们,她不是会掩盖颜色的人,担心有个什么万一。
      话虽如此,有什么事情,两家人都会来告知她,吃的用的也不短缺,深受照顾,苏然投桃报李,一来一往,关系却更胜从前。
      林大伯和林二伯两家都是少有的人家,对外团结,对内紧密,为人热心,好说话,因此在村里的人缘很好。
      最近,林大伯家要迎来喜事——二堂哥林依龙成亲。
      原身父亲这一辈,有三个兄弟,除原身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其余两家均是儿女双全。但至今只有19岁的大堂哥林依远有家室,其他兄弟姐妹都尚未婚配。
      而且就算林依远脱单,可膝下也无一男半女。所以在这一众小辈中,子嗣算是单薄。
      梁氏和温氏都很急,尤其是温氏,林依龙已经十七了,托了许多媒婆,多方打听,没一个合适。按说他们家家境殷实,不存在嫁不好,究其原因,是堂哥不愿意,总要找个喜欢的,一拖再拖,还没定下来。
      古代讲究长幼有序,大的没定,小的自然不好相看。
      尽管在苏然看来两位堂哥还小,终身大事还远着,入乡随俗,也理解梁氏和温氏的心情。光从母亲的角度,娶妻就意味着有人全心全意照顾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开枝散叶,为家里传承香火。
      而且这个时代,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哪家的老人能活过七十,都是难得的长寿。照此算来,十六七岁成亲不算过早。
      儿子们没找到合适不影响她们积极地为自个儿的儿子相看,有相中的,都在暗自打探消息,询问女儿家的品行,是否勤劳,家里的关系等等。真等儿子自己出马,那不笑死人。
      在众人的期盼中,二堂哥终于有了相中的人,可喜可贺。这还是温氏先帮二堂哥相中的,是邻村秀才的女儿,经过多方打探,那女子的各方面都很合适,更重要的是得到二堂哥的肯定,温氏她们就急忙请媒婆定下来。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合适的人一定要快点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对读书人的重视。
      在乡村里,出了一个秀才比现代农村出个大学生还要稀奇,那是一个村子的大事,所以人都以此为荣,若是沾亲带故,那更是倍有面子。
      秀才以上,举人或者更上的就更是光宗耀祖了,说出去所有人都要竖起大拇指,门庭若市都不为过。
      邻村的秀才公,也就是林依龙未来的丈人,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读书人,很受尊敬。
      秀才公姓吴,全名吴书全,人如其名,他没有辜负父母为他取的名字,从小就读书,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圆了秀才梦。
      本更应往上走,且他本人有能力,其书院的先生也劝他可继续走科举之路,将来谋得一官半职,不负父母期待。
      但天不随人愿,吴家只是普通人家,为供吴书全读书,考科举,他们不得不日以继夜的劳动,而且家中并无其他兄弟姐妹,是个独苗苗,重担全挂在两位老人身上,身体早已消耗过度。
      吴书全中秀才之后,想补贴家人,到书舍帮人抄书挣钱,减少父母负担,但吴父吴母的身体早已累垮了,只等时间,一朝发作。
      在吴书全准备考举人的那年,吴父病世,守孝三年,孝期届满,吴母也随之而去,又守了三年孝,时过境迁,吴书全已二十四,还未娶妻,古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家才立业,只得暂时放弃科举,留在村里的私塾教书。
      依媒妁之言,他娶了妻,生了子女。
      林依龙说的正是他家长女吴梦。吴梦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作为长女,吴梦做的很合格,她体谅孝顺父母,友爱弟弟,对外勤劳能干,且能读书写字,这可了不得,在村里的名声很好。
      到了出阁年龄,有适龄男儿的人家虎视眈眈,不说秀才家的种种好处,就说吴梦这个人,也是个难得的媳妇,因此媒婆都要把门槛踏破了。
      吴家对吴梦不差,尊重她的意愿,夫婿须由她满意,不逼着,充分给她自由,所以才轮到二堂哥,通俗点来说,两人看对眼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两人成亲所必要的程序。
      温氏心疼儿子,和秀才家商量过后,让两个小年轻见一面,当然,需要有长辈在跟前。这不,两人一看就对眼了。
      二堂哥家境好,家风良好,本人能干,不畏苦,不畏累,又长得结实有力,虽说没有功名在身,也是难得的好人选,再说女儿对林依龙也伤心,吴秀才悻然应允这门婚事。
      十月二十九,是林依龙成亲的日子。
      作为林依龙的亲堂妹,林依然和另外两个堂妹一点也不闲着,重活轮不到她们做,她们早早就一起到大伯家收拾,扫地清洗,折叠整理,这里贴那里走,成亲那天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和几个长辈一起陪新娘子,和她说话,让她感不孤单。
      林大伯家几乎请了全村人,加上新娘那边的亲戚,林大伯家的空间不够,苏然家,林二伯家都用来招待客人,鞭炮满地响,人来人往,热闹极了。苏然不禁想知道她和石劲彰成婚的时候有这么热闹吗?
      苏然早早就和石劲彰说过今天的事,本想邀请他,鉴于他们还没有过明路,只得作罢,还是不能在今天这个大好日子给人添闲话。
      夜幕降临,正酒已经喝完,热闹依旧。
      男人们在院子里喝酒聊天,酒是那种廉价的,但是谁也不在意,喝酒喝的就是气氛。再说大家都不是有钱人,好酒招待不起。
      女人们则在屋里谈天说地,林大伯家很久之前就购置的米酒,特地为女人们和孩子们准备,米酒经过一热,满屋的酒香环绕,喝上一口,人暖起来。
      林依然在新房里陪着新娘子,新娘子的盖头已经取下,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不出格即可。新娘子落落大方,说起话来不拖拉,对她们几个女孩友善亲近,她们也喜欢这位堂嫂。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再热闹都有结束的时候。因为有远亲,她家里都睡满了,只得去和堂妹挤一挤,这是之前就说好了。
      次日,起了个大早。还要去帮忙的,虽相比较昨晚的热闹而言,今天要冷清许多但。依照农家的说法,昨晚的酒席是正酒,所有人都是赶着昨天的宴席庆祝,而今天是送新娘子的家人回去。
      当然,对于林依然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别,这几天都要在大伯母家吃。
      农家成亲没有那么多的名堂,林依龙夫妻三朝回门之后,这门婚事算是尘埃落定了,林依然也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几天没有和石劲彰见面了,还真有点想他,不知道那男人有想她吗?
      看到二堂哥的喜悦,是个人都看出他的变化,脸上更笑了,也更勤快了,去哪里都带着二堂嫂,夫妻形影不离,羡煞旁人呢。
      这让她情不自禁羡慕并且想尝试,而且她认为他们不能够再拖下去了,她一点也不想委屈他。之前就有了这种想法,她想的是由石劲彰先开口,如果她来说,在这个时代里就可疑了。
      找个时间吧,找个合适的机会说。
      现在只想改善一下胃口,平时生活并不差,饭菜有油水,当然也谈不上生活好,她还是往节俭方向走。
      这几天吃大伯家真的是有些吃伤了,自己的饭量还是可以,但现在到了吃饭时间仿佛都没了期待,草草地吃了点就吃不下了。
      迫切需要吃点开胃的,否则太难受了,明明肚子饿了,可胃口全无。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喜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