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细品<>优缺点 ...
-
<<瑶华>>这个文上榜很久我才跟进。主要原因是题目比较像个女道士什么的。后来
跳进去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可见我这个以名字取人取事的毛病很不好。呵呵。偶
还以为没人会写老八呢。(顺便一句,后来发现<<春欲晚>>是写老八他妈的,偶觉得
匪大确实是个聪明人,激发了一堆八爷党。呵呵)
首先,赞一句文案。我本来最烦姜某、周某的东东,但是这半阙词用在这里确实很
好!联想到老八的命运和不得理解,我那个眼睛就酸了。555尤其是那句“淮山春晚,
问谁识芳心高洁”。(另:JJ的<<红颜劫>>写得非常好,女猪名字就叫王映淮,不知
道这个“淮”到底是什么典故?)
珠钿宝□,天上飞琼,比人间有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
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好了,下面写几句纯写作方面的。个人认为这个文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主要是1和
2,缺点主要是3和4。
1。视角
这篇文的视角比较独特。从一个小孩子身上写起,有利于让主角逐步适应古代社会,
并未她学习到一些古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毛笔字、弹琴、甚至语言提供了合理解释。
另外,作为一个小孩子,别人对她不太防备,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全面观察。例如,
写瑶华发现“真相”那一章,描述了她怎样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之后,提到“我想我
需要更多的时间,我需要长大,并不是身体的简单长大,而是心理上的”。这样写,
就比较自然。
2。语言
这篇文的语言很好。我发现了两个特点:
第一,比较流畅简洁。个人口味,我不太喜欢风格比较眩的文章。苏东坡说:“绚
烂之极,归于平淡”,打动人心的关键还是事情本身,而不是事情的表达。以文害
意是个大毛病,我自己就有。而这篇文语言相对朴素,不过多渲染堆砌,让人读了
舒服。例如,同样在“真相”那一章,说“暗夜中御花园的景物全都朦朦胧胧,像
是罩了层纱。虽然黑暗,却又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黑,有浓黑、浅黑、淡黑,似丹青
画那样浓淡相宜”,寥寥数语,就勾勒出夜幕下的紫禁城,到底是悲是喜,读者可
以自行思考,留有余地。
第二,比较平稳,不大起大落。又是个人口味,我赞成孔夫子论文的标准,“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人生归根到底还是一场好梦,比起猪呀羊呀我们幸运很多。作
为一个现代女性,没有必要成天伤春悲秋,无病呻吟。当然大喜大悲的文章也很好,
很动人。我只是说那样的文现在比较多(也可能是我看得多,呵呵),我自己也容易
那样写,像<<瑶>>的作者这样清淡的文风还要打动人的,反而不容易,是一种宝贵
的尝试,并且在我看来,也比较成功。
3。人物塑造
这篇文的人物塑造,在我看来,采用的是特点鲜明法,即,对每一个人物,抓住其
主要特点进行描述,集中力量用墨。这样的好处是给人印像深刻,而且人物行为容
易得到合理控制。
但是这样做也带来了缺点。例如,胤祀的番外那一章,就写得不好。作为男主角,
胤祀的行为、心理等等都应该描写得比较丰富、立体才好,而现在显得比较单薄。
另一个男主角胤真(衣旁)也集中被表现了其冷淡、霸气等,可以说这还是比较老套
的表现方式,有改进的余地。至於女主角,由于是第一人称,问题倒还不明显。
4。其他
这篇文在个别细节上还可以合理一些,符合历史一些。比如“真相”那一章,说
“心里虽然害怕,但脚下却没有停,顺著那哭声找了过去。我想早晚有一天,我会
被自己的好奇心害死”,似乎不太合理,本来完全可以写成女猪胆子比较大,或者
当时没有旁人,即使往后跑她也怕不安全等等。再比如写胤祀失约,好像没有什么
很好的理由这么做,尤其考虑到他不爱得罪人,这样好像并无必要。其实我个人很
喜欢这个情节,并希望作者不要去掉它。我只是希望作者能够对胤祀的心理交代得
充分一些,使之合理化。
还有一个硬伤,就是十四的名字。众所周知,十四本名“胤祯”,不是“胤题”,
是在雍正即位后改为“允题”。他在历史上已经很苦恼了,今天的人还是给他个正
确的名字吧。
好了,八股式文评至此结束,总的来说,<<瑶华>>是很不错的一个文,美玉成花,
瑕不掩瑜,还望作者精雕细刻,切磋琢磨。最后,集、改前任句子拼凑了歪诗一首,
给我心中那个泼辣、聪明、执着,而又不幸的八福晋:
误吞丹药移仙骨,铅华不御得天真,
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能见几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