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三鲜豆皮 ...

  •   从甘远镇回来,言然又继续之前的小吃计划。

      言然新敲定的小吃是三鲜豆皮。

      这是来自湖北武汉民间的一道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

      三鲜豆皮所用食材皆是精挑细选,豆皮中的“豆”必须得是脱壳绿豆,而“皮”必须选用上好的精制米浆。

      而且,馅只能用糯米,三鲜必定是鲜肉、鲜菇和鲜笋,容不得半点敷衍。

      毕竟,这可是曾经获得过华夏饮食行业最高荣誉奖“金鼎奖”的传奇小吃。

      “老板,给我来一份三鲜豆皮。”

      “小哥,一份三鲜豆皮。”

      “哥们,三鲜豆皮限购不,我想多买几份带回去给同事。”

      ……

      三鲜豆皮在顾客的万分期待中开始销售。

      ————

      广味鸡腿店。

      徐进文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言然小馆:“这又在卖什么了?这小子怎么一天一个样,他的厨艺都是打哪学的啊?”

      一开始徐进文对言然那是既不爽又不屑,可眼见对方一个星期就换一种小吃,而且每种小吃都做得特别好吃,他渐渐就没了脾气,只剩下佩服了。

      当然了,表面上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言然这小伙还真是厉害,你说他怎么懂那么多小吃,好多我听都没听过。”姚玉珍说道。

      “那有什么?上网学呗,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徐进文不屑地说。

      “那你倒是学一个我看看。”姚玉珍瞥了他一眼。

      “我学什么,我会做鸡腿就够了,我做的鸡腿最好吃!”徐进文无比倔强地说。

      姚玉珍“呵呵”了两声,懒得理他。

      这时,潘小胖从店前走过,手里拿着刚从言然小馆买来的三鲜豆皮。

      “阿文,你干嘛去?”徐进文喊道。

      “去玩啊!”潘小胖回道。

      “过来。”徐进文招了招手。

      潘小胖迟疑了一下,转身走了过去。

      “阿文,你吃的什么?”徐进文问。

      “三鲜豆皮啊!”潘小胖回道,手上下意识地把食物往怀里压。

      徐进文:“……”这小胖子!

      “徐叔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徐进文说道。

      “又去言然小馆买东西吗?”潘小胖问。

      “阿文变聪明了啊!”徐进文笑着说。

      “你让我帮了好多次了。”潘小胖一副【我又不是傻子】的表情看着他。

      “那跟之前一样,你帮徐叔去买份三鲜豆皮,徐叔送你一根鸡腿。”徐进文说道。

      “我要两根。”潘小胖回道。

      “不行,就一根。”徐进文摇头。

      “那我去玩了。”潘小胖转身就想往外走。

      “嘿,你这……阿文,回来!”徐进文轻喝道。

      潘小胖停下脚步,扭头看了他一眼,两根?

      “这次先一根,下次再给你两根。”徐进文说道。

      “我去玩了。”潘小胖继续往外走。

      “行行行,两根就两根。”徐进文赶紧说道。

      潘小胖立刻转了回来。

      “那咱们得先说好了,跟以前一样,不许说是我要的!”徐进文叮嘱道。

      “两根。”潘小胖伸了伸手。

      徐进文没好气地看着他,还好你不是我儿子,否则我非揍你不可。

      “来,先给你一根,把三鲜豆皮买回来,我再给你另一根。”徐进文把鸡腿拿给潘小胖。

      “好吧!”潘小胖接过鸡腿,转身出了店门,一边啃鸡腿,一边往言然小馆走去。

      在言然小馆排了好久的队,终于轮到潘小胖了。

      言然一看到他,笑道:“怎么又是你?”

      “不是我自己要吃的。”潘小胖回道。

      “噢,是徐叔想吃?”言然狡黠地笑了笑。

      潘小胖眼睛一睁:“我可没说。”

      “知道知道,我自己猜出来的。”言然笑着说。

      他自然不是猜的,而是之前卡卡跟他说的。

      卡卡真的是个自来熟,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跟潘小胖同学那么熟悉的。

      “来,给你,两份拿好了,一份是徐叔的,一份是哥哥送给你吃的。”言然给潘小胖拿了两份三鲜豆皮。

      “谢谢言然哥哥。”潘小胖说道。

      “去吧!”言然笑了笑。

      潘小胖走后,卡卡凑近问道:“师傅,为什么徐老板不让阿文说是他想吃?”

      言然耸了耸肩,厨师的心思你别猜,猜了你也不明白。

      ————

      “市长,庙口美食街到了。”秘书聂亮对市长孟崇松说道。

      孟崇松点了点头,从车上下来。

      “论文化底蕴的话,还是庙口这边比较好。”孟崇松说道。

      “是啊,庙口这边比南校区那边的历史要久远得多,民国就有了。”聂亮说道。

      “这边是不是有家专门做桶子鸡的?”孟崇松说道。

      “是,这边有家叫梁记的,做桶子鸡特别出名。”聂亮回道。

      “对,就是梁记!我来宝华一年多了,一直听人说起梁记,可就是从来没吃过。”孟崇松说道。

      旁边有一随从立刻说道:“市长,要是早知道您喜欢吃桶子鸡,我肯定一早就过来帮您买。”

      孟崇松听完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聂亮随意瞥了那人一眼,然后指着前面说道:“市长,前面就是梁记。”

      刚才那人心里发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拍错马屁了,只好紧紧闭上嘴巴。

      一行人信步往梁记走去。

      “市长,这就是梁记了。”聂亮说道。

      此时梁思宇正好在店里帮忙,听见对方的谈话,好奇地瞧了瞧。

      “老板,麻烦给我来只桶子鸡。”聂亮对梁原海说道。

      “好咧。”梁原海回道。

      “您是孟市长吧?”梁原海一边弄桶子鸡,一边跟孟崇松搭话。

      “你好,我是孟崇松。”孟崇松笑着说。

      “孟市长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庙口来呀?”梁原海笑呵呵地说。

      “刚好有空就过来看看,我听说梁记的桶子鸡特别好吃,所以就来尝尝看。”孟崇松说道。

      听到对方赞美梁记的桶子鸡,梁原海谈兴渐起:“我们梁记传了好几十年了,到我这是第三代,我们的桶子鸡一直以来都深受食客的喜爱。”

      “老板,你这几句话相当有水平啊!”聂亮笑着说。

      “经常会有记者过来采访,说着说着就习惯了。”梁原海语气中透着自豪。

      “这老街还是得有老字号才有影响力啊!”孟崇松说道。

      “是啊,市长,老字号本身的魅力就能吸引很多游客。”聂亮说道。

      “市长,这鸡骨头我都给剔掉了,可以直接吃,我们梁记的桶子鸡凉了也好吃,越嚼越香!”梁原海把装好的桶子鸡递给孟崇松。

      聂亮赶紧上前接过去:“老板,钱我扫这了哈!”

      “好,觉得好吃,欢迎再来!”梁原海笑呵呵地说。

      “一定,一定。”孟崇松点了点头。

      离开梁记,孟崇松一行人继续逛街。

      周围越来越多的人认出了他,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

      “市长,差不多了,咱们先回去吧?”聂亮问道。

      孟崇松轻轻地点头。

      一行人随即离开庙口美食街。

      “市长,那这次的旅游点就定在庙口了?”聂亮问。

      孟崇松想了想:“还是先去一趟南校区看看。”

      “好的。”聂亮回道。

      一行人又奔赴南校区美食街。

      到了地方下车,孟崇松看着眼前的街道,微微皱眉。

      庙口那边因为都是历史建筑群,所以自带一种独特的古风古韵。

      而南校区这边,建筑倒也挺老,可是年份不到,不仅没有韵味,反而显得有些破旧。

      两个地方就好像82年的红酒和12年的红酒一样,虽然都是红酒,但年份不同,价值便是天差地别。

      “回去吧!”孟崇松说道。

      “好。”聂亮赶紧拉开车门。

      就在孟崇松抬脚准备上车的时候,空气中突然飘过来一阵非常特别的香气。

      孟崇松的脚愣是停在了半空中。

      他把脚收了回来,转身看向美食街:“这什么味道,这么香?”

      聂亮轻轻地嗅了嗅,有些不确定:“好像是煎饼之类的。”

      “进去看看。”孟崇松抬脚就往里面走。

      聂亮等人只好追了上去。

      进入美食街,孟崇松有些茫然,他的嗅觉并不灵敏,在外面还好,到了这里面,那股特别的香味被周围其他食物的味道一冲,他反而找不着方向了。

      他知道散发出这股独特香气的东西一定在当前这条美食街里面,但就是没法确定香味究竟是从哪家店飘出来的。

      “都给我闻闻看,看看究竟是哪家店。”孟崇松吩咐道。

      “是!”聂亮带头应道。

      于是,一行人就这样沿街一家一家地找过去。

      在快要走到街尾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那家散发出极致香气的美食店。

      “言然小馆。”孟崇松看着门店的招牌慢慢念道。

      此时言然小馆刚刚营业不久,门前只有四五个人在排队。

      “阿亮,过去买点回来。”孟崇松吩咐道。

      聂亮马上跑过去排队。

      过了好一会儿,聂亮提着一份三鲜豆皮走了回来。

      “怎么买这么少?”孟崇松眉头微拧。

      “限购,说是一人只能买一份,而且还不能代买,只能亲自去。”聂亮回道。

      现在人人都有手机,随时随地都能拍短视频,他不敢亮出市长的身份,免得被人说使用特权,只好遵照规定。

      “限购?这倒是新鲜。”孟崇松说道。

      聂亮把三鲜豆皮拿给孟崇松:“市长,我听那老板说这个叫三鲜豆皮,说这用料特别讲究,还得过什么金鼎奖的。”

      “金鼎奖?什么是金鼎奖?”孟崇松一愣。

      “我没来得及问,没事,我现在上网查一查,市长,您先趁热吃,免得凉了就不好吃了。”聂亮说道。

      孟崇松看了看手里的三鲜豆皮,色泽金黄,方形小块,闻了闻,香味让人食指大动。

      “查到了,金鼎奖是华夏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奖项。”聂亮说道。

      “嚯,这么厉害?”孟崇松笑了笑。

      把三鲜豆皮凑到嘴边,轻轻咬下。

      先是大米的芳香,然后是绿豆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混合在一起,接着又是蘑菇和肉沫、笋丝融汇而成的独特香味。

      多种食材在舌尖上狂欢,奏响了一曲奇妙的美食乐章。

      孟崇松的眼睛闪烁着惊奇的光芒,嘴角洋溢起一抹满足的笑容。

      “好吃!”他不由得赞叹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三鲜豆皮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