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遭天谴的第六天 ...

  •   006

      维多利亚见好就收,将风衣穿好,系统也同步播报了好感值变化。

      【汤姆·克鲁斯好感值+1】
      【生命值+30天】
      【生命值余额:89天8分钟22秒】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好感值+1】
      【生命值+1天】
      【生命值余额:90天8分钟22秒】

      【迈克尔·贝好感值+2】
      【生命值+2天】
      【生命值余额:92天8分钟21秒】

      尽管史蒂文还是一副臭脸地让她回去等消息,但好感值的变化似乎已经预示了结果。

      维多利亚松了口气,扬起笑容正准备再跟上去,展现一下台词功底,最好是能上镜测试一番,以确保十足的把握拿下这个角色。

      可冷不丁的,食指抖了两下,她顿时皱起了眉。
      如蚂蚁啃噬般的疼痛席卷而来。

      这是……原身的戒断期?
      这都多少天了,怎么会现在冒出来?
      维多利亚迅速从口袋里翻出了颗薄荷味的硬糖,狠狠嚼了两口,攥紧了拳头。

      不行。
      不能在这儿被发现。

      史蒂文刚刚对她有所改观,要是被发现原身这具身体du瘾发作,那即将到手的合约可就要撒开腿跑路了。

      她转过身,努力支撑着身体加快步伐走到了自己的车边,微抖着抬起右手,使劲拉了两下车门都没拉开。

      “你还好吗?”
      汤姆·克鲁斯也不知为何走在了人群最末,恰巧发现了她手没力气,伸手帮她拉开了车门。

      “没事。”
      她勉强勾了下嘴角,心下却属实有些厌烦。
      来的还真不是时候。

      “你应该离开了。”
      话音刚落,她钻进车里,砰地一声关上了车门。

      汤姆·克鲁斯扬了扬眉。

      【汤姆·克鲁斯好感值-1】
      【生命值-60天】
      【生命值余额:32天1分钟11秒】

      一直以来在好莱坞顺风顺水的汤姆·克鲁斯,还真是对这种毫不客气的拒绝有些久违了。
      他当然也是有脾气的人,本来话在嘴边的《碟中谍3》角色邀请也就咽了下去。

      这个叫维多利亚·劳德的女孩,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样的片约。
      汤姆没有再看,转身离开了这里。

      维多利亚余光瞥见了车窗外他的离去,长吁一口气。
      幸好,幸好只是减少了1点好感度。

      果然如此,她那些“前男友”们,还是尽量少接触为妙。
      惹不起,至少躲得起吧。

      维多利亚闭上眼睛,紧紧绷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

      原身的记忆与布莱克的记忆开始在她脑海中打架,浑身冒出的冷汗渐渐打湿了衣衫,她靠着舌尖的一丝甜味努力保持清醒。

      再坚持一会儿,很快就好了。

      撑住,我们一起。

      不知过去多久,等她意识逐渐清醒,停车场周围的车辆都走的七七八八了。

      维多利亚低头看着被汗浸透的衣服,摇头长舒了口气,这才感觉到了腹中强烈的饥饿感。

      走吧,吃东西去。
      发动汽车,她很快开出了停车场。

      汤姆这个人虽然刚刚被她小有得罪,但他应该是没有发现她的异常的,也不至于去斯皮尔伯格那儿多上一嘴。

      至于别的,事急从权,她也管不了许多。

      还有32天的时间,正好拖到《花花公子》的月刊发行。
      至于《变形金刚》的角色,如果史蒂文对她不存在偏见的情况下,问题或许不大。

      没错,她确实演技不算出色,也就勉强够用的程度,毕竟上辈子她也不是干这行的。
      但《变形金刚》是个商业IP电影,也不需要女主角演技出色,够用就行了。

      说实话,他们也没有理由不选择她。

      维多利亚看中这个项目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不过就是个花瓶角色。

      好莱坞那些有奖项前景、有演技天赋、有名气的女演员,可万万不会让自己口碑受损去接个花瓶角色。
      除非片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那就另说。

      但《变形金刚》可不是这个情况。
      这个项目的大头支出,除了宣发之外,制作方面上就重点支出在特效与技术层面,毕竟真正的主角是那能变成机器人的车,而不是人。

      就像当初的《侏罗纪公园》一样。

      所以男女主演,制片方原本就大概率会选择新人。
      一个是新人片酬便宜可以压缩成本,一个是新鲜面孔能给观众带来一定新鲜感,还有一个就是新人好拿捏。

      对于这样的演员,制片方想怎么用怎么用,想开除换一个就开除换一个,没人可以在他们这儿耍大牌。

      维多利亚虽然不是新人,可她如今片酬要价低的跟新人差不多。形象又与童年时期截然相反能引发新鲜感,同时为了“讨好”史蒂文,她必然会配合制片方的宣传公关等各种苛刻行程。

      在这里,维多利亚开除了自己的经理人玛莎更是个加分点,毕竟那位母亲可是个狮子大开口的秃鹰。

      而比新人更好的是,用维多利亚来做女主角,还能宣传一波堕落童星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戏码,再次为电影拉来热度和话题度。

      最后的最后,维多利亚这个皮相,确实是好看且上镜。

      这种好看,不是放在大街上去跟普通人比的,而是放在好莱坞这种俊男美女遍地的圈内,也是独一无二。

      她的好看非常直观,不论是谁,绝对一眼就能感觉到。
      只要导演不是个傻子,都知道怎么拍能让这个美在镜头前得到放大。

      迈克尔·贝可不是个傻子。

      制片方也不是傻子。
      对于《变形金刚》的女主角,他们真的没有除了维多利亚之外,更好的选择了。

      无非就是史蒂文会不会因为对维多利亚的个人看法,导致他刻意不选择这个“最好的选择”。

      维多利亚需要相当大面积的普通人物好感度,商业片花瓶女主演只要爆了一部,就能迅速打响她的知名度。

      这是一条捷径,至于要不要追求艺术片演技的雕琢,那都是成名后需要再次转型她才会考虑的问题。

      维多利亚对自己目前的定位路线认知非常的清晰——女明星路线。
      但哪怕是个花瓶,也得是个顶级花瓶,全球知名的那种。

      重要攻略对象风险太大,尽量能不碰就不碰。
      重要人物可以适当接触。
      普通人物才是她的重中之重。

      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积少成多反噬又小。
      如果是全球范围的成名,好感值加起来,想必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

      她选择《变形金刚》,《变形金刚》选择她,其实是双赢的局面。

      一周后,维多利亚就收到了来自迈克尔·贝助理的电话,通知她前去签约。
      看来史蒂文最终还是决定,再给她最后一个机会了。

      就在这个电话挂断的当天,圈内消息灵通的三家经纪公司纷纷联系上了她。

      CAA、WME、UTA

      如果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维多利亚为自己准备的第一个“靠山”,那么一个强大的经纪公司就是另一个。

      维多利亚穿来第一天就开除了自己的经理人玛莎,却在之后一直没有主动去找上那些经纪公司,除了得先用点手段续命外,就是因为倒贴的和抢来的,待遇截然不同。

      她主动上门倒贴,那些眼高于顶的经纪公司开出来的合同待遇,与他们互相竞争打抢能开出来一次比一次高的待遇,是完全两个概念。

      其实维多利亚开除经理人这个消息当天就给传了出去,《花花公子》拍摄场地可有不少眼线。
      但在这些经纪公司眼里,尽管那个讨人厌的母亲消失了,一个杂志封面,也还没发刊,哪怕与莱昂纳多出了个绯闻头条,也不足以让他们提前下注看好。

      毕竟维多利亚·劳德这个名字,可是有“前科”的。
      没有大人物在后面背书,谁敢信她不会重蹈覆辙?

      《变形金刚》,才是维多利亚的关键筹码。
      尽管史蒂文对她的好感值至今还是负数,可圈内人不知道。

      在圈内人眼里,史蒂文是又站在她的背后,又一次给了她机会。
      这是压根没有放弃捧她的讯号啊!

      难道这名好莱坞众所周知的堕落童星,又要重新崛起了吗?!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位好莱坞大人物的“看好”,就非常值得圈内各大经纪公司闻风而动提前下注了。

      维多利亚拿下《变形金刚》的举动,属实是一箭多雕。

      在几个经纪公司之间来回博弈、来回扯大旗狐假虎威之后,维多利亚最终选择了给她开出最好待遇的CAA进行签约。

      其实十三年前,早在维多利亚·劳德(原身)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挑中,出演了《侏罗纪公园》时,CAA向她伸出过橄榄枝。

      然而维多利亚却拒绝了。
      准确来说,不是维多利亚拒绝的,是当时的经理人玛莎替原身拒绝的。
      但这对CAA来说是一个意思,没差。

      玛莎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艺人签署经纪公司是要抽取最多10%佣金的。
      这不是在往她身上抢钱割肉呢么?
      问就是不符合女儿的职业规划。

      轻笑了声,维多利亚将这个目光短浅的母亲丢进记忆的角落。

      现在和CAA一签约,维多利亚就轻松了不少。

      一个强大的经纪公司能带来的便利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是片约的问题,还有各方各面的机会与渠道。

      而CAA正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经纪公司,其打包服务也是圈内圈外皆知。
      对目前的维多利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CAA打包了什么项目,就会在CAA内部公开。
      这个项目的所有人员,从男女主角等演员到编剧、导演等,制片方必须都在CAA旗下艺人里头选。

      没错,CAA的打包服务就是这么霸道。

      但对制片方来说,其实也很方便,省了非常多的麻烦。
      毕竟CAA的人才库发展到如今,已是非常齐全的。

      对于CAA的艺人来说,也是一个利好,因为大量资源都在公司内部流通了,有了个靠山。
      哪怕是公司内部有些竞争,这个竞争压力也比在整个好莱坞市场去竞争要小的多。

      CAA的签约演员,也基本不用担心没有戏可演。

      针对合约待遇的不同,每个演员能接触到的资源层级也是不同的。
      这也是为什么维多利亚选择先搞定《变形金刚》再搞定经纪公司的原因。

      CAA并不设定专属经纪人,每位艺人都会有4-5个经纪人服务,经纪人之间各有分工,1个影视,2-3个文学,还有1个负责特殊的机遇。
      所以其签约艺人就算对其中一个不满意,内部换一个也完全不影响这个艺人还是CAA旗下。

      对公司来说,这也是防止高级经纪人带着客户出走,成立新公司来打擂台的情况。

      先与维多利亚接触联络的是一名叫做迈尔斯·乔森的经纪人,也是他负责跟维多利亚签约。
      之后几天里,布鲁斯·史密斯、安德鲁·约翰逊、卡尔·泰勒这三位经纪人也陆续发来了消息。

      负责电影电视剧剧本的经纪人给她带来了不少资源,维多利亚一一看过后也挑了一些出来。

      虽然维多利亚个人非常看好《变形金刚》这个项目,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项目要是票房惨败了呢?

      聪明人的鸡蛋从来都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目前圈内商业片大制作的女主演,可不止《变形金刚》这一个。

      她如今在CAA的待遇大致也是C+到B级,尽管这些资源是公司内部那些A和B级演员们挑剩下的,但可以选择的范围依旧还是挺多。

      就光电影项目里,就有《速度与激情3》、新版《007》、《碟中谍3》这种投资规模较大的商业片。
      她的经纪人能给她推这几个项目的女主演,要么就是因为空缺的女主角都是女花瓶角色,没有挖掘空间,公司AB级的女演员们看不上;要么就是项目背后的制片方变动有影响,比如新版《007》这个项目,一开始归属于米高梅,可谁又能想到米高梅轰然倒下了呢?

      电视剧项目就更多,《超能英雄》《实习医生格蕾》《识骨寻踪》《邪恶力量》《越狱》《犯罪心理》《嗜血法医》等等……

      能不能拿到是另一回事,如今平台和机会都已经递到手里了,那也没有送出去的道理。

      她除了《碟中谍》第三部外,有一个算一个,需要去试镜地点试镜的,全都去面了个遍,不需要去面的,也寄过去了自己的试镜录影带,接下来这段时间把自己忙成了陀螺。

      直到《花花公子》月刊发售那天,她接到经纪人迈尔斯的电话,这才想起来去外面看看销售情况。

      在美国,报刊杂志的发行销售一般分为三种方式。
      家庭投递、街头零售、邮寄。

      如日刊这种报纸,大多是以家庭投递为主要销售渠道,住宅区每天早上六点前,大多数房子门前的草地上都会有投递的一两份报纸。
      许多美国中学生做兼职就干的是这种投递分发的活。

      街头零售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销售渠道,这又分为了售报机销售(美国很多报纸都有自己的专用售报机,往里投币即可开箱取报)、超市代销和报摊销售。

      维多利亚今天准备出门瞧瞧的,就是超市和报摊的销售情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