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后续二:外面的消息 ...

  •   事情是这样的。

      大越国一统天下后,各国皆有归隐之人。

      说说叔于田吧,他自小被他爹带着招摇过市,长大后,虽然没能如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过肚子里,还是有那么点酸墨水,否管正统杂学,孔孟老庄之道,亦或孙子兵法,小人书,评书,戏本,笑话集等;但凡是纸上有的,他都能正儿八经的谈几句心得见解。

      归隐后,怡情的地方少了,最多就是赏赏林间的花,逗逗山里的鸟,叔于田闲来喜欢给妙人画眉点砂,以作夫妻乐趣,后来眉毛画多了,便想试试妆容,久了妙人也倦,可又不想扫丈夫的兴。

      盘算近年来的归隐,大多都是政治要客,像叔于田这种经商世家的的子弟,跑到山里过日子倒是少见,不过在叔家,有个神通广大的叔于狩,就有个百无一用的叔于田,比起坐享家里养尊处优,衣食无缺,他更愿意给自己找点朴实无华,又能证明自己不算废柴的事情做。

      比如说开间私塾,每天之乎者也!

      至于办私学这事,也不是一早就有的想法,是这样,叔于田和妙人生育有一女,取名叔真,年六岁,打小文静乖巧,说话柔柔细细,后面和大川家的几个孩子混久后,就显得没那么乖巧。

      多半是老父亲的担忧,叔于田平日里,除了教叔真读书识字外,偶尔也会顺道大川家的几个孩子,毕竟陶冶情操总比打鸟玩泥巴捉鱼的好,要是叔真玩的脏兮兮回来,叔于田都要走两步去对家理论理论,每次大川都有意识的,捧着一碗大白米饭出门招呼。

      有什么事,出了门再说,否管叔于田胡乱掰扯啥,大川就只管点头,唯有这样,才能不耽误自个吃饭。

      大川家的三个儿子也很怕叔于田,毕竟他们三还小,没见过什么世面,没见过比叔真妹妹他爹更凶的叔叔。

      更凶的叔叔后来开了私学,招了乡里十几个学子,最早的三个学子,果不其然,又是大川家的儿子,不得不说,大川家的老大一川实在是皮,成天当自己是混世魔王,净喜欢带头打群架,逞威风,年纪不大,就横长了一身膘肉。

      二儿子二川也好不到哪里,长相呆呆,容易犯困,听学的时候,不是抠鼻屎,就是小脑袋正游魂,是一问三不知。

      最小的三川,年幼不过四岁,性子倒是乖顺讨喜,不打架,也不玩捉蛐蛐,即便歪风会助长,但因他年纪小,故而身边对他的残害暂时不深,及时送到私塾还来得及。

      说来三川这小子,天资一般,但学习是真刻苦,凿壁偷光都能给那小子想出来,尽给自己家省煤油钱,兴许打娘胎里,就立志要当个精神小伙,只是不晓得为何一天到晚,老喜欢围着学堂里的小姐姐打转。

      他家的女儿,就很喜欢三川弟弟,每次妙人去找梦泽学厨的时候,叔真都会跟着一块去,谁也不找,专带三川外面溜达,给他买好吃的糖葫芦,请他吃想想姨家的包子。

      虽然叔于田嘴上止不住的絮叨,不过每次叔真随她娘去大川家的时候,他从不阻拦。

      除了读书认字,强身健体也很需要,大伯家有很多徒弟,最大的就是小虎和阿嵩哥哥,再然后是阿拆,想想姨的儿子。

      众多学子里面,叔于田最喜欢阿拆,先不说孩子文武出众,谈吐客气有礼,当就说他孝顺,每天学堂束课结束,他就会从叔家门前井口,挑一担水给她娘用,偶尔她娘身体不舒服,他还能一人打理酒铺。

      酒铺只有阿拆这个伙计,客似云来的时候不多,闲暇的时候,阿拆会在店里找个角落温书,之后再一道和阿娘回去。

      大人都很喜欢阿拆这孩子,叔于田一直想和项随家的三姐定门娃娃亲,不过叔真表现的,还是更喜欢三川多点,三川这孩子好是好,不过以目前来看,他将来长大了,很可能是个小色胚,养女多忧,还是要深思熟虑才行。

      一日,乡里的几个孩子,在野外课堂打架,一川作为带头大哥,被叔于田拉去大川家训话,照旧,大川从屋里搬张小板凳,单手捧着一碗大白米饭,本本分分的坐着给叔于田训话。

      事情是这样,乡里有个男孩子,皮相生的面黄肌瘦,脸上有半边的烫伤,样貌丑陋,又是个被丢弃的孩子,没人愿意收养,一直住在城隍庙里,靠一些大人偶尔接济过活,村里小孩惯爱欺负,说出来的话也不好听。

      碰巧今日上的是郊外课,下了好几天的雨,好不容易放晴,叔于田让学子们放纸鸢游行,好多学子都是父母提前在家帮着做的,弈仲就一个人,平日也不怎么合群,本来叔于田要和他一块扎纸,不过孩子想自己做。

      弈仲画了只老虎,其它小孩一看,就说是纸猫,他坚持说是老虎,就有孩子说他撒谎。

      难得纵情山水,叔于田就与妙人一块,选了块僻静的地方,青草悠悠,二人喝起热茶,一会就见二川跑来,告诉他大川又寻人打架了。

      他跑去的时候,架已经打的差不多。

      一川一打五,轻轻松松,但回去就不轻松了,听说儿子和人打架,大川先关心下一川的伤势。

      乡里的小孩,就没有一川的对手,叔于田火急火燎道:“放心,你儿子出不了事,有事的是其它几个孩子。”

      大川有点难以置信,当着叔于田的面夸了夸,“哈哈哈哈我儿子长本事了哈哈哈哈.....”

      收住,某先生白了他一眼。

      大川小时候打群架,可没有一打五的本事,这孩子真是长脸,不过长脸归长脸,该抽还是得抽。

      一川什么时候不怕叔于田,就是在他爹拿着筷子追着他打的时候,他就会想尽各种办法,躲在叔于田背后,父子俩几圈下来,谁也没打着谁,倒是叔于田落一身痛,最后还得央求他们父子讲和。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嘛!

      问起一川为何同人打架?

      一川说道:“老爹,有几个师兄师弟,他们成天欺负弈仲弟弟,他的脸,虽然看着有些吓人,他住在破庙里,但弈仲师弟很善良,什么坏事也不做,他不偷人东西,会将地里挖到的番薯分我,还会替我赶走山猪,我就是看不惯他们欺负弈仲师弟。”

      在大川眼里,一川这时候随他五大三粗,没心没肺,但今日孩子说出这番话,他觉得一川长大了,虽然他长大的方式,暂时是以武力解决。

      当初叔于田把这可怜孩子叫来上学,就是希望弈仲能有点学识,不要因为害怕人,而选择躲在破庙里,等他长大,就可以随其它学子到外面闯闯,他以为言传身教,叫他们莫要欺负,随着相处的时间变长,弟子们便懂得如何互相尊重,他想着,自己是可以帮助这个孩子的,但他错了,以目前来看,自己是没有能力保护弈仲不受伤害。

      一川在用他的方式,保护他的朋友。

      保护这个被他疏忽的学子。

      经此一事,叔于田更加坚信了当老师的重要性,育人和育德同样重要,育人得先育德。

      不打战的日子,光阴都快了,一年前,孟淮王忧郁成疾,命丧大宛,项随陪同裴怀落去找敌敌卫,之后就一直没消息,大川一人护着两家,嘴上时不时唠叨两句,“等项随回来,老子非得要上百斤的猪蹄猪肘子。”

      叔于田就笑他,“你要一次,能吃上百斤的猪蹄猪肘子,我现在就去镇上给你买去。”

      免费的猪蹄猪肘子谁不要,大川就吃给他看,吆喝村里人都来吃叔于田买的大猪蹄子,免费开学堂,还免费请乡里人吃猪蹄子,这叔于田,真是好好先生。

      有几天,叔陈两家人,会聚在想想开的茶馆,九辫一年会来看阿拆一次,带一些兵器,通常这时候,仅有的两三天,想想会特意给自己梳妆。

      每趟,九辫都会留几日再走,带一些外面的消息。

      外面是怎么样的?

      是否家家户户,都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