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往事如烟(1) ...
-
激励的赛事结束了,有遗憾的同时就会有突破。
返程回来,先是去了飞鹰,周楚山先是对队员的表现点评,再给他们放假,他们只休息了一天就回学校返交假条给老张。
回到云北的日子平淡如水,原蕊的脚腕在一天天恢复,可她还是时不时地感觉到疼意,黎薇带她看过医生,医生说过很多遍情况在好转,开了大把大把止疼药,但对原蕊无用,她始终说情况没有变化,她真的很疼。
后来,医生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说她是心理自惑,是心病,解铃还需系铃人。
那么谁是系铃人?
黎薇不得而知。
看着原蕊日渐消瘦的小脸,黎薇心痛如绞,和原世豪商议后打电话给周楚山,把详细情况说给他听,希望他能想想办法。
周楚山听后,让黎薇把原蕊送到飞鹰,他随后就到。
电话挂断,黎薇一刻不停的开车把原蕊送到,原蕊进了馆场,她则坐车里等周楚山,看见周楚山来,下车打了声招呼,周楚山让她先走,聊完再给原蕊送回家。
飞鹰的滑冰场厅是云北最大的花滑场,建造至今,未曾被突破,这里承载了数不尽快乐和痛苦,这里明明那么亮,用的全是最好的最护眼的灯,白炽冉冉,却时不时给人一种看不清尽头的绝望感。
原蕊手背挡住刺眼的光线,慢慢适应后点点掀起无措的眸,眼前大片的浓雾泼墨,看不清前方多远,算不出终点距离,迷迷糊糊地走,跌跌撞撞的碰,全凭自己摸索。
“过来。”
一道沉了內腹丹田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周楚山不多时站在他的对立面,负手而立,不知为何,原蕊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有种想哭的冲动。
她的教练,不知觉间似乎老了好多。
发角鬓白,染了一回又一回,还是藏不住妄想宣告的白发丝,眼尾松塌,原本光彩熠熠的脸多了好多褶子,时光荏苒,他不再年轻,好在他的身骨依旧挺拔,他身上的运动服依旧干净,他还是那么严肃又和善。
原蕊恍着神走到周楚山面前,只听他一声唉气。
“没什么大不了的,心心,”她好像比以前又长高了点,却不明显,周楚山想,“你其实已经走出来了,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只是坏掉的那块根系扎的太深,拔出的时候又太快,断了一截在泥土里。”
“你害怕还会重蹈覆辙,所以无形中给自己压力,让自己牢牢记住,下不为例,哪怕会痛苦很久,甚至多久你也没有定限。”
“可是,你记不记得学花滑的初衷是什么?”
“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是你热爱啊。”
周楚山一句接一句的话令原蕊心窝的伤疤全然揭开,手徒挖刨,断根完全暴露,她觉得那么丑陋不堪,她想遮住眼,遮住了就眼不见为净,可周楚山怎么允许她自欺欺人,她需要面对,需要自我战胜。
“心心,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原蕊没料到他会转移话题,一时僵在原地,不明白他的故事跟她有什么关系?
*
云北的夜市一年四季都很热闹,烧烤摊尤其火爆,夏天有夏天的炽热风景,冬天有冬天的暖火温舒。
似乎无论哪个季节,烧烤就是一盘铁签子穿的肉串,一瓶酒,一桌人划拳擦掌,酒肉酣畅,再无难事。
周楚山没开车,和原蕊走着找了一个馆子,点好食,他先给自己倒上满满一杯酒,咕咚咕咚灌进胃,胀感瞬间翻涌。
他的目光里没了神,脸上是说不出的苦悲切和挥之不散的懊悔。
飞鹰俱乐部的创始人是个很年轻的小家伙,年少有为,资金雄厚,人脉圈广,飞鹰初创就火爆云北,作为第一个为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打造的俱乐部,它吸引了一大批狂爱者,短短几日的报名人数就很可观。
数月后,飞鹰的学习者很多,其中有个小男孩经常来无影去无踪,独居往来,不与人交际,话少的可怜,鲜少有人看过他跟随大部队练习,也不曾见过他的水平,判断他的能力。
他本不该属于热门话题人物,却屡屡被提起,追其原因是他长的太好看,堪堪神颜,浓眉,肤白有光泽,他的眉眼带着少年的清澈,带着出尘的气质,还有与生俱来的贵气和冷然,每处线条都是得天独厚的赠予,女生们组建他的粉丝团,制定专属时间表按时按点等他出现,每次他来,场内的女生会是平时两倍还多,密密麻麻围聚他一个人,惹得他厌烦,令他脸色骤寒,但是女生们还是好喜欢,久而久之,他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愈渐神隐。
他不是通过报名进来的,而是“走后门”,他从进来就被当作专业选手培养,由最好的教练一对一教学,享受最好的资源,还拥有那么大的人气。
学习滑冰人人皆可,但专业选手衡量很多方面,要经过层层筛选,非常严格。
许多孩子认为他是一个靠走后门轻而易举进专业花滑队的人,对他心生不满,女生们还好,男孩子们个个不服气,扬言要把他揍成肉酱,见他一次打一次,用冰刀划破他的脸等等诸如此类。
但是他太神秘了,行踪很难追踪,而且根本不了解他到底具备多少实力,直到有一回队里要选拔一些人去参加比赛,他作为男单参赛选手首先要经过飞鹰的选拔,那是他第一次在大众面前展露他花样滑冰的天赋。
简直惊为天人。
他就是为花样滑冰而生,注定要成为花样滑冰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他太有天赋了,没有哪个少年能比他还要出色,起码周楚山没见过。
那时的周楚山刚退役没多久,回到家乡被飞鹰请应主教练,他是那位少年的唯一教练,也是他在飞鹰接触最多的人,也知晓他并非“走后门”,周楚山性情骄傲,绝不允许自己把傍身技能教授给一个靠特殊方式进来的孩子,起初他有过不满,少年没解释什么,直到见证过,了解后,他才安了心。
周楚山第一次看他上冰滑行就很强烈的预感到这个孩子前途无量,所以着重培养他,也愿意对他多上心,周楚山把赛场积累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他,也不管他能不能接受,一股脑的全让他吸收。
少年不负他所望,像海绵一样尽数吸收,还一山高过一山,转化成他的风格,这让周楚山大为惊喜,单独教他的时候心情格外好,这也让他忽略了其他学员的内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