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为了潜伏

      关于《潜伏》一剧,因最近忙于一些琐碎的事情,一直没有时间,也没心情看比较长的电视剧。后来听一个朋友的劝说,她说,这个剧我一定要看,以她对我的了解,断定我一定喜欢看这样的剧。

      平均四十分钟一集,从第一天晚上八点左右开始看,看到第二天凌晨六点十集的时候实在支撑不下去了。休息到中午,一个电话把我惊醒后,又接着看。看到第三天凌晨五点,剧终。决定写下这些文字。

      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接两个电话,和熬了些米粥充饥,再就是喝了几杯咖啡。除此之外,我想,我是没有分过神的。不舍得错个一个镜头,一个眼神,一句台词,甚至一次喘息。这就是我对该剧的热爱。不仅仅是女主角长的漂亮,又会琴棋书画,女中豪杰或者说男主角是我一直崇拜的男人。该剧对我触动最大的赤裸裸的人性,与缜密的心理推断以及较量。

      看到网上的一些宣传,为何把该剧定位为军事悬疑特工剧。以我对该剧整个剧情理解来看是这样排除其他题材的。诸如那些以历史,爱情,战争,政治为主要题材的电视剧。

      如果说该剧是历史剧,那么故事只是以一个时代的历史为背景展开的阐述。之后历史的相关情节甚少。

      爱情剧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感情戏很少,男女主角的每一次见面,每一个镜头都是作者为下一个计划做的铺垫,何况也没有多少卿卿我我的细节。

      说起战争,并没有硝烟弥漫的场景,没有作战的部队,好像每次用到枪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就是两个,基本没出现过五个以上的。总是单枪匹马的进行。炸弹也只有女主角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用的。

      还有就是政治。对于政治我没多大的兴趣,也不懂。但是轻重我还是能看出来的。整个故事关于政治的斗争很少,偶尔有,也是为了激化角色之间的矛盾不得不用到的工具。也是铺垫作用。对,有些铺垫也是很重要的。那是在权利与金钱的利益驱使下显露出来的蜻蜓点水。另外,重要的几个上层领导好像从来都没露过面,哪怕安排一次紧急会议都没有过。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级别而已。这些只是为了让故事有阶级性的情节而已。所以排除政治。

      以我的判断,基本可以排除以以上为题材的故事定型。当然,悬疑啊,惊悚就更不靠谱了。因为故事开始没几集,就已经划清敌我双方的界限了。

      我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愿意让它是这样一个身份展现在我面前。因为喜欢。

      关于故事的结局,是一种无奈,也是必然。抛开新的任务不算。恰恰只有这个结局与当时的形式最贴切吧。国民党接连失守后,一些步好后路的人撤离到台湾,或者香港。暂时不能回国,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因形式逼迫或者孤独而选择在那里安家落户的在当年来说不是少数。所以这是我认为诠释这部剧的另一个核心。

      我感慨很多,但是真要写出来,有些感想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我想,或许我的理解也仅仅是个人所想。所以,我对该剧中所涉及到的大部分角色要做一个分析,或者说影评都可以。为此剧写下些文字做纪念也仅仅是因为喜欢这样的题材和心理上的对垒。没有硝烟,不需要太张扬,轰动的场面,就能表达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它成功的经典之处。我想该剧拍摄时也省了不少烟花效果的投入。不过这就不归我想的事情了。

      作为该剧的成功,我最崇拜的一个人,不是我喜欢的男主角,不是会写诗吟唱的晚秋,不是贤惠的翠平。更不是革命女战士左蓝,我对这个几乎完美的女人不了解,或者她出现的镜头太少了,我的洞察能力有限。我最感谢的一个人是作者。我在猜这个作者,一定是个精通心理学的人,或者熟悉特工的心理素质,再或者他精于侦察。写出这样的效果不仅仅是懂历史,懂政治那么简单。

      我打算不以角色的主次,出现的顺序,男女的秩序来分析。我想以牺牲的前后顺序来写。为了对人物的清晰分解我把每个人都单独列出。

      一 吕宗方

      吕宗方为了掩护余而死,是一个□□产党员忘我的精神,我相信,那个年代里很多革命者都和他是一样的思想,一样的决定。

      关于此人我想他的死就是为余则成提供了独自作战的机会,还有余则成对一个老革命者的敬仰。

      二 李海丰

      这个人的人物价值只起到一个工具的作用,还有就是在他活着的时候让余则成有了认识马奎的机会。马奎的出现不是随便一个小伙计的身份。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有他的价值,有他的作用的。角色与角色之间是互相衬托,互相服务的关系。

      三 左蓝

      至于在她牺牲前被刺杀的那两个人。我觉得他们只是故事的索引,提供了一个划清敌我的平台。

      故事开始的时候,对左蓝这个人的心理并没有详细的心理剖析。只是用了几个简单的镜头闪现了她与余则成的关系。关于她背景的确认也只是余去看她的那一次。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作者为确定人物关系的一个简短的介绍。是啊,我们只要知道她是什么角色就可以了,这不是个人自传,没必要翻起祖宗八辈的老账来叙述。

      可以说,这个角色的出现到结束几乎是完美的。她机智,勇敢,乐观并且有自己坚定的信仰,人也很漂亮,重感情。她和余的承诺是,解放后厮守终生。可是,如果这个角色安排到最后的话,我想就破坏了她的完美。这也是爱情的缺憾,所以她必须死。只有残缺才会被纪念。

      余把最纯洁的爱情给了她,她也就不能再奢望得到他的全部了。最美的爱情只能用来做纪念。离散就是纪念爱情最好的结局。

      对于左这个角色,作者没给我们安排更多了解她的机会,或许她只是作者为了把余则成引入共产党的一个棋子。这就是这个角色的价值。如果没有她,余则成怎么会从一个有着八年国军军龄的人迅速转变信念呢。当然,让他投靠共产党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从吕死后对国民党开始失去信心。其实,他刺杀李海丰也有报答吕的因素在里面。因为吕舍身救了他一命。不曾想却因此受到了重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派他们去的任务就是刺杀叛徒李海丰。

      除此之外,我还相信他的忠诚,信念。不管主人是谁,他都是一样的信念。

      四 马奎

      接下来是马奎。马奎的野心只有在天津站那么点。他背地里查余则成,陆桥山以及吴站长,我想也是为了排除异己而已。至于上面有他的什么关系,剧中好像没有提过。马奎要的是排场,气势,权利。至于金钱方面他也没表现出过于的贪婪。他还不如陆桥山有远见。

      后来马奎与陆桥山之间,基本上都是余则成利用他们平时的矛盾而钻的空子。马与陆要争的不过是一个副站长而已。天津站的副站长,这就是作者给这两个角色设计的猎物。最后,他也是因为对陆日积月累的报复而丧命的。

      余则成的计划原本是很完善的了。利用吴对马奎原本就想铲除此人的缺口,还有与陆之间的矛盾,时间只是一个锲机。没想到他会逃跑。更没想到他后来出现在左蓝面前。这是余则成预料之外的。余没有料到,马奎报复的第一个人竟然会是左。这是他的失败。也是作者为了让左蓝死而精心安排的。

      五 陆桥山

      陆桥山自私,嚣张。这是在他从南京回到天津后表现的更凸显的特点。从一开始,他也只是与马奎互相斗一斗,并没想到更远的发展。他对余则成也不信任,他只想利用余则成和站长的关系扳倒马奎,但是他没有提防余则成。这个人物的价值被用了两次。一是余则成利用他和马奎的矛盾掩护了自己对马奎的直面对垒。第二次是重回天津与李涯。是余则成临时想出来的对策。陆与李的矛盾从李调到天津就已经有了,事实上也许他讨厌的也不是李本人,而是他的能力。他害怕李涯超过他,当了副站长。如果抛开利益,我想他们两个人本身不会有那么深的矛盾。

      他的死也是被余则成拿来除掉李涯的工具。

      六 李涯

      关于李涯这个人,我始终没搞清楚他的上级是谁。所谓的云雀行动的真正利益是什么。这个人是以特工的身份出现的,但是他的能力远远低于余则成。他太急于表现,太急功近利,过于自信。因此我难以相信他潜伏在延安那几年的能力。在与余则成共事期间,我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他好像对副站长一职也是很淡漠,对金钱也不贪婪。他每天不知道在忙碌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更鄙视他的是竟然相信谢若林这样的人物。调查吴站长,好像也没什么成效,调查余则成他的方式运用好像也不是很到位,没那么狠,也没那么专业。漏洞百出。

      难道他只是喜欢特工这个职业吗?反正我没看到他的城府,机智。我所看到的是他的自以为是。他没有信仰,没有目标,至少剧情没有明确他的目标,也许是在他心中吧,可能这就是这个人物的悬疑之处。不像马奎和陆桥山有明确的目标,即使手段拙劣了一些。所以,我给这个人物最初的定位是这样的,他只是余则成和吴站长玩弄的一个玩具。开始吴想利用他,是想看看他的实际能力,表现出来对他的信任也并没说明从此就对余则成的不信任,也没有伤害余则成的意思。

      到最后让他单独掌权云雀行动,只不过是吴站长用来退隐的棋子。我想,对此他是得意忘形的。至于云雀行动的价值也没体现出来,不知道作者是为续集留下的悬疑和条件,还是没太注重这个计划的归宿。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余则成接到的新任务就是关于云雀行动的。

      这个人物必死无疑的条件我想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但是我还是不知道他要揭露余则成的动机是什么。他没表现出多么忠于国军,也没有金钱的倾向,更没有官迷这一点。

      我想,我可以给他一个定位,不知道是否准确。或许只有他才有资格和能力与余则成斗到最后。因为他们都是特工出身,这是马奎和陆桥山所不及的基础。这个角色的安排是细水长流的类型吧。他能坚持到最后,正是利用了他没有余则成那样善于分析,善于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恰恰是这个弱点维持了这个人物更久的生命。

      七谢若林

      记得谢是怎么和余则成认识的吗?第一面是在穆连成的家里那一次的擦肩而过。但是谢听到了晚秋与余则成的对话,这正是他日后用来报复余则成的把柄。就好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那个□□犯的出现,他种了一颗种子在男主角心里。造成了家庭暴力的另一种元素。我想,作者对谢若林和余则成之间的联系正是如此。

      这个人物最大的缺点也是优点,就是太爱钱。他为了钱可以出卖灵魂,出卖人格。关于他和晚秋的爱情,那只能算是征服。他从来没表现出对晚秋的爱慕之情,对于晚秋后来说他求婚时的样子,也只是一个叙述,没有感动的场面。

      林虽然和余则成供职于对立的两个政府,但是好在一点的是,他不爱国,也不太权利,他只是利用职务之便,所谓的做生意。如果他要是爱国的话,那么余则成早就完了。毕竟他搞情报的能力和途径也是很快,很准确的。

      他的死也是必然的,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为了钱涉及了敌我双方两个圈子。只是谁先杀他的问题。

      八穆连成

      这个人物的主要价值并不是他有多少钱,或者仅仅是汉奸的身份。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虽然这个人物的生命有些短暂。我这里说的人物生命不是生死,而是在剧中的消失,就是戏份。

      他的财产让吴站长起了贪欲。汉奸的身份让余则成不敢爱晚秋。另外一个价值就是提供了晚秋与余则成的认识,还有余则成与谢若林的认识。对于他逃离时那样的顺利,我想也是作者为他的消失想的唯一出路。死来说,他没必要。因为他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

      九 晚秋

      说到谢若林和穆连成就不得不说晚秋这个角色了。我认为在所有女主角里,只有晚秋全面体现了女人的温柔,天真,善解人意,宽容以及为爱牺牲一切的精神。更可贵的是才貌双全,她会写文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果说左蓝的完美是基于短暂的角色生命,而晚秋的完美是可以永存的。至于她的怯懦,认命,我想这是一个女人最基本,最传统的思想。

      她选择谢若林是为了要一个家,一个归宿,只是身体的归宿,而心早已给了余则成,也可以说是早已死了这份心。能让她活到最后的是爱的精神,而不是憧憬,不是希望。她的不幸或许只是因为穆连成汉奸的身份。其实她对余则成的爱,错的只是时间。

      晚秋的天真也恰恰是她的聪明之处。也许她心里一直知道余则成是不会和她在一起的,即便爱,那也是很遥远的幻想。为什么后来晚秋在离开余则成的时候称他为‘骗子’。我想,她是知道真相的。她是百分百的信任余则成是为了她好吗?我想,不能够完全信任吧!但她可以为爱牺牲一切,包括生命。即便余则成是骗她的,她认了。这就是,晚秋这个角色要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

      十 吴站长

      吴站长一直都没怀疑过余则成吗?不是,也许时时刻刻都在怀疑。从佛龛发来的电文,从马奎与陆桥山斗争的形式,我想吴是能看出破绽的。更何况,吴是余则成的老师。自己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为什么吴始终都没有揭露余则成呢?原因有两个,第一他对军统并不报幻想,他只是想敛财,所以他没必要为了军统的利益投入更多的精力,而耽误了敛财。第二个,那就是他惜才。我想,余则成应该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不然,他怎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余则成要做好全身撤退的准备,为什么不让他接管云雀行动。这都是为他着想。至于配合其他属下怀疑余则成,也是为了余则成和自己的安全。对余则成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吴在最后离开时,唯一想到的就是余则成的安慰。他说了,只带他一个人走,可想而知,老师对这个学生的爱惜。在生命紧要关头就像是带一颗手雷在身边。对于他来说只有危险,连一点点利益都谈不上。

      所以我觉得吴这个角色的安排正是起到了掩护余则成的作用。他不算反面,也不算正面。反,正都应该给他加点分吧。个人很喜欢这个角色体现的价值。

      十一 廖三民

      廖三民是替余则成死的,本来他和余则成计划好了除掉李涯的,但是没想到李涯早他们一步知道了他的身份。他的死,就像吕宗方一样,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但是这个人物存在的时候可是帮了余则成不少的忙。对于这个人物我不做过多的评价和分析,就像书店的掌柜,咬舌的那个人物都是协助余则成的身份,没体现出更多个人的价值,都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代表者。

      十二 翠平

      她鲁莽,直爽,勇敢,随时都做着牺牲的准备。她的革命精神是冲在一线的那种打打杀杀的伟大的献身精神。除了这些,我想从女人的角度来说一下这个角色。

      首先她可爱。这是我喜欢翠平的初衷。她的可爱之处从出现开始,我就喜欢了。与余则成的第一次见面显然有些生疏。但是她的反应很快,她没结过婚,或许也没谈过恋爱,但是她所表现出来一副老夫老妻的交流方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讶了,并且深信不疑。

      在吴站长家,为她接风洗尘的那个场面,我也很喜欢。特别是让她穿着旗袍出来,露出大半截的腿,大家说很好的时候。她却破口大骂。我觉得姚晨把一个农村妇女彪悍,鲁莽无所畏惧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以前看过几眼她演的武林外传,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那样的风格,所以总觉得他们在玩儿,体现不出演员的表演技巧。但是让我认可姚晨是她在《命运呼叫转移》里的表演。

      翠平的温柔和贤惠是从她发现自己爱上余则成之后才有所展现的。我才相信,一个女人只会对她爱的人展现温柔的一面是对的。特别是有一天晚上,洗脚水洒湿了余则成的床铺后,他们不得不睡在同一张床上所表现出来的那几个镜头,我觉得她真是可爱极了。她不像晚秋那样会用诗啊,情啊得表白,也没有左蓝的激情。她要以一种行动来传递爱的信息,而这个行动又不是很伤害别人的。

      在她和余则成被审讯后的第二天早晨,从保密局出来的时候,天上飘着洁白无暇的雪花,我觉得那个场景是整部戏里最美的一个景。那个场景虽然没有爱的表达,没有更多的交流,但是让我感动了,流泪了。或许正是那个场景让我想到了,余则成对翠平的爱。那是一种同甘共苦的感动和真情。我想这是我与作者的一种默契。

      对于翠平的能力,我不做任何评价。因为她的角色是余则成的妻子,这个定位要比她游击队队长的身份更重。所以很少看到她展现自己的枪法和武功的机会。枪法一次,但是导演没让观众看到。不知道原剧本有没有,但是我尊重导演对此环节做的决定,也认为是合情理的。至于翠平的武功也只有在对付马奎的时候那一脚。虽然不够狠,但是也同时促成了左蓝的死。我想也不全是翠平的武功不好,而是剧情需要。

      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刚来的时候还抽大烟袋,这绝不是见过大世面的余则成喜欢的类型。但她最后竟然能让余则成心甘情愿的迎娶。这就是她的本事。甭管他们的结合是水到渠成还是无奈,但是不能怀疑的是余则成爱她。那是和对左蓝,对晚秋不一样的爱。是融入生活的爱。左蓝和晚秋都没有让余看到居家妇女的那一面,所以他们的爱是不完整的。也只能算□□情,我所认为的爱情,其实是一种很可怜的感情,因为它不能完美,没有结果。

      翠平最后的命运正是应验了,余则成在决定娶她之前的一次交流。记得,余说过,他不愿意看到一个女人抱着吃奶的孩子孤独的生活。恰恰也是这一句台词让我提前想到了结局。看来我有点窃喜自己的想象能力。所以,这句台词正是作者给我们透露的结局,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深入的研究这句台词的含义。因此看到不完美的结局都有些失落,甚至恨作者和导演。我想对于这一点,我和作者,导演的思想是一致的。我认为这个结局很现实,也很到位。就像孙红雷前不久演过的《落地请开手机》那部戏,表现的手法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角色的使命,注定他不是以家庭美满,王子公主的幸福结合为主要的目的。

      在这里,我请求一些太入戏的观众,原谅作者的残忍,原谅结局的不完整。

      十三余则成

      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我想了又想,始终不敢轻易的来写。我不敢下笔,不是我不了解他,而是怕自己叙述的不够到位,观众会骂我。

      从一个特工的身份来说,毫无疑问他近乎完美,但至少是合格的,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对于一个男人的身份来说,他也是近乎完美的。

      他给了左蓝爱的完美,因为他投靠共产党的初衷就是为了这个女人。给了晚秋爱的精神,因为在组织为了保他的安全,要杀晚秋的时候,可以算是冒着触犯纪律的危险救了她,并为她找了一条通往阳光的道路。给了翠平爱的名份,因为这名份的基础里有爱情,那是生死相依的爱情。

      为了潜伏任务,他低调,压抑,伪装自己。这是一个特工人员最基本的心理素质。为了潜伏,他必须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小人物,不能过于表现,以免引起别人的嫉妒。也不能一点都不表现,那样领导认为他没有能力。他必须要做到左右逢源,不得罪更多的人,不引起跟更多的人的注意。只有这样他才安全。

      我想对孙红雷这个演员写下一点文字。首先来说,我是喜欢他的。因为不管他的个人形象,还是塑造的角色都很男人。由于他有些痞的外表,总让人与反面人物联系起来,不过我觉得,这正是他的优点和发展的空间。

      他疑邪疑正的表演是很难得的一种天赋。心理分裂这样的难度,他把握的游刃有余,这是很多观众所佩服的。

      总结

      关于此剧,整体的构造,人物的特点,包括结局的不完美我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期待此作者更好的作品展现给我们。

      关于以上我写的文字,只是我个人观点,不牵连任何利益或者攻击的成分,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