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立储大典 ...

  •   “为何”司南君听得津津有味,终于逮着一个插话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二殿下身后有安德妃及安御史一脉,自身又是用兵奇才,在北方立功后颇受北方百姓拥戴,封其镇北王?若是三皇子顺利登基,他不服,那当年的事岂不是……”司景玄送了女儿夫人离席,遣散了伺候的下人,坐下来抿了口酒。
      “原霆不是那样的人,父亲。”司南临不赞成道。
      “现在是现在,当年……当年镇北王最初也不是那样的。南临,无论你同谁交好,大是大非面前,我司家只辅佐在位帝皇。”似乎想起了当年不快的事,司景玄定定的看着司南临,似乎迫切需要一个保证,司南君被突然压抑的气氛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父亲放心,儿子省得。”司南临坚定道:“也请父亲看看,儿子没有交错朋友,原霆不会的。”
      “哼,年轻人。”司景玄撇了撇嘴,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放下杯盏阔步离去。
      “大哥路上辛苦了,小弟敬你一杯。”司南君见司景玄走远,笑嘻嘻的端起酒杯。
      “听闻你最近同那位五殿下走得近?”司南临端起酒杯碰了碰,轻飘飘道。
      “近倒不近罢,礼尚往来嘛。”司南君没来由的一阵心虚,抿了抿唇,笑道。
      “离他远点,莱月余党想拥他复国,他周围,危险得很。”司南临端起大哥的架子,严肃道。
      “什么?!大哥你说笑吧,普天之下还有几个莱月人?别说复国,一个兵营都不够吧。”司南君一口酒差点喷了出来,有一瞬间他甚至觉得只是因为司南临受了父亲的气,心中不爽,便要找自己的茬。还好他还算清醒,知道司南临不是这样的人。“从哪得的消息?”
      “一个……朋友。”
      半月后
      殷楚历六十年十一月初一,殷楚皇宫云霄殿之上文武百官俯首,殿外禁卫军方阵肃穆,宫人持礼具沿道排开,面容庄重,眼含喜色。
      皇三子,殷原沧,俊秀笃学,颖才具备,孝义忠勇,大有朕之夕影,今赐封——监国太子,执掌朝政,众必视之如朕!五宫皇后辅之,诸将相官卿佐之,以固朝纲;
      皇长子,殷原云,天资聪颖,心志弥坚,胸怀宽广,今赐封——云安王,孝朕膝下,佑国安康;
      皇二子,殷原霆,忠勇担当,果敢英勇,武才博学,今赐封——镇北王,掌北兵,固边疆,佑民安稳;
      皇四子,殷原钰,染疾薨逝,朕甚哀之,追封——平遥王,安皇陵,明灯万盏祈福追思;
      皇五子,殷原川,为人端方,志在真诚,沉静务实,赐封诚王,以身为镜,醒正诸公,岁及冠礼后辖西南政,分太子忧;
      六皇子,殷原风,淳厚开朗,孝父尊兄,豁达明理,赐封永宁王,惠及众生,庇一方安乐,岁及冠礼后辖东海政,分太子忧;
      七皇女,殷风离,聪明伶俐,才情无双,身正礼雅,赐封长乐公主,孝朕膝下,祈福安生。
      当日晴空万里无云,京阳城内万人空巷,皇城门口人流如浪,百姓们个个伸长了头希望一睹王爷公主的真容,云安王卧榻,太子自青龙门而出,礼队最盛;镇北王自玄武门出,率亲兵,随亲王礼队;诚王自白虎门出,随亲王礼队;永宁王、长乐公主自朱雀门出,随亲王礼队,宫娥丝竹舞乐。四队人马分别行至京阳城东北南西四城门,而后折返至青龙门汇集回宫。
      太子新储,牌面最为盛大,跟随围观的百姓自然数不胜数,镇北王亲兵护航,颇有护国武神风范,也是吸引了大量有志青年;永宁王、长乐公主乃龙凤胞兄妹,本身就是及其引人瞩目的,更何况公主芳名远扬,轿辇又有丝竹舞月相伴,随行百姓竟与太子相近,其中不乏世家公子希望在公主面前混个脸熟;四相比较下,诚王这边似乎冷清得多,原就是鲜少有市井传闻的人,因为从未听闻的好奇心驱使而来的百姓也因为轿辇那从未掀开一星半点的冷漠行为而失了兴致,四散而去。
      “阿姐,今日有这么些人为你保驾护航,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司南君仔仔细细为司甘棠整理好面纱,又一脸严肃的让自家侍卫护好自家阿姐,目送一行人朝青龙门去之后……不到一刻,避开花夫人可能出现的地方,司南君悄摸摸从偏门飞速离开。
      端坐于帐中的殷原川听到路边一个明显捏着嗓子阴阳怪气的声音高呼一声“诚王千岁!”后满脸黑线,用脚指头猜他都知道是谁,伸出去撩拨纱帐的手在想起梦姑的叮嘱时停了下来,“看得出殿下很同司二少投缘,不过这段时间尽量少触及旁人罢,出于……保护。”
      还是装作没听到比较好,殷原川想。
      “王爷,是司二少爷。”驾着轿辇的正是王伯无疑,他看着轿辇和侍卫外围那个跳来跳去希望引起关注的人的模样再熟悉不过,他就不信自家殿下没听到……在司南君不停朝自己wink的精神攻击下,王伯终于还是忍不住转身朝帐内提醒道。
      殷原川仍然打算不予理会,没想到外头侍卫一阵惊呼,一阵风拂过一般,自己的帐子被人毫不留情的掀开了,跟司南君对视的同时,轿辇也突然停了下来,他还瞥到了司南君屁股后头的明晃晃一堆出鞘的兵刃。伸手将司南君拉进帐内,皱眉冷声道:“收起来,大呼小叫成何体统。”被那冷漠的浅金色眸子威慑到的一众侍卫:您身后那个方才不也大呼小叫嘛……到底只敢想一想,这个诚王虽然看起来异常低调,可听闻皇帝对其可是颇为上心的,更有甚者,说那是——忌惮。于是乎,侍卫头头便毫不犹豫的指挥着一众侍卫回归原队形,王伯意会的继续他的工作,一切不过短短瞬息间,轿辇外还是有少数百姓一睹到这位神秘的诚王的真容……
      半个时辰不到,诚王的惊世容颜和睥睨众生的模样便被传得神乎其神,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围观,诚王的纱帐也终于是掀开的,着王爷朝服的诚王殿下静坐在帐中,发丝垂落,一直垂眸小憩,金色的阳光温柔地落在那谪仙人一般美好的侧脸上,当真是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不知京阳城中多少姑娘心上人的花名册上又多了一个名字。不过传闻中那位惊扰了诚王轿辇的少年郎却是早早不见了踪影,车夫却由戴斗笠的老仆变成了老仆和戴斗笠的年轻公子,不过没几个人注意到罢了。
      同一天的四段佳话便成了:青龙街太子迎京阳第一美人共乘轿辇,帐中定情;玄武街镇北王铁骑银枪,英雄柔情携王妃共游;朱雀街永宁王潇洒起鼓,长乐公主惊鸿一舞;以及白虎街诚王小憩惊世美人卷。这四段佳话被编成话本在坊间流传许久,为百姓所津津乐道。
      然而此刻正是司南君与殷原川在帐中干瞪眼。“怎么地,当了王爷便瞧不起布衣兄弟了?”司南君抱胸,一副气愤模样。
      殷原川也没好到哪去,想起司南君冲动闯入帐中便气不打一处来,虽然冷着脸跟平常木着脸也没太大区别,但周身的气势还是不一样的,司南君莫名的有些心虚。
      “万一驾车的不是王伯,没人认得你,侍卫弄伤你了如何?”半晌,殷原川开口。
      “不如何,他们没这本事伤到小爷。”
      “荒唐,鲁莽。”
      “你还教训起我来,果真是换了身衣服气势都不一样了,亏得兄弟我还好心遛出来看你。”
      “遛?”
      “……我说你听错了你信不信。”司南君似乎是意识到说错话了,但面子还得挂住,一副认真的样子。
      “你觉得呢?”
      “哎哎哎,别一副沈少卿逼供的表情。”
      “你方才唤我,我听见了,谢谢你,回罢。”殷原川微微叹口气真诚到。
      “你……”司南君忽然想要回头,殷原川一把按住司南君的半张脸,“刚刚?”
      “嗯,有人在窥视,但是没有恶意,暂时。”
      “皇上的人还是莱月人?”司南君在殷原川手中写到。
      殷原川同样写到:都有,不必担心。
      “我给你当个车夫吧,沾沾你的光,还有侧面这纱帐便撩开,别让百姓白跟着走这么远,好歹也看看诚王长得什么模样罢。哦对了,等你加冠了别忘了带兄弟南下游玩。”司南君拍拍殷原川的肩,笑道。
      “好。”没有犹豫,殷原川道,语落便伸手撩开纱帐,司南君看了听了倒是挺愉悦,笑嘻嘻的钻出纱帐顺过王伯的斗笠,吹着口哨赶起马车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