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无灯港 ...

  •   这条小巷其实它就在广陵路左拐,有名的蒋家桥饺面店附近。

      事件而这条小巷子奇怪的名字”螺丝结顶“,更是只有老扬州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现在和谐版的解释是说:在这条巷子里曾有一个有名的澡堂,面积小但设施全,并且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是螺旋状的,“螺丝结顶”是指这家小而全的澡堂。

      然而老人们都知道这四个字有一个渗人的谐音“垒尸及顶”,“扬州十日”期间,这里是扬州最大屠杀场,死人一层铺着一层往,最后尸体都垒到屋顶那么高。

      据说扬州十日期间,有扬州一个80多万人丧命,其中大部分是在原来的左卫街附近,现在的“螺丝结顶”巷就是左卫街的一个支巷。

      这条小巷还有另一个名字:无灯巷。整天巷子数百米,你看不到一个灯泡,仅有的几个路灯,也都是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灯座。

      附近的居民说,这里根本不能装路灯,只要一装,第二天就熄掉,不是毫无原因的不亮了,就是很古怪地被人打下来。

      那些故障的灯炮拿下来好好的,但里面的钨丝已经断了,居委会还专门找过电工来测电压,结果电压是正常的。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去装新灯泡。

      走在巷子里面打手电筒也会莫名其妙地熄掉。任何电动的东西晚上到了巷子里都用不起来,摩托车、电瓶车都要推着走。附近的人家晚上一般都不出来。

      接下来的几个民间小故事,为这条古巷神秘的过去增加许多诡异的色彩。

      一、诡异的门轴声和半夜抚琴

      晚上的“螺丝结顶”,是伸手不见五指的,过路的人难免都会觉得心慌。

      晚上从这里路过的人,经常有一个共同的经历:感觉一直听到有门轴声,“咦歪咦歪”的声音,分不轻到底是人在哭还是门轴在转动。

      住在“螺丝结顶”附近的居民,经常半夜听到有人深更半夜抚琴,琴声呜咽,声音由远急近,又缓缓而去,仿佛有人边演奏边走过巷子。

      二、人柱

      90年代的时候,一位刚刚从工厂加班回家的老师傅,骑着自行车抄近路走“螺丝结顶”。

      骑到巷子中段的时候,不知道压到什么,破胎了。老师傅着急回家,连忙下来边推边跑,才没走多远,又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连人带车都飞出去了。

      还好没什么大碍,起来拍了拍衣服,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电线杆,老师傅决定先把车子锁在杆子上,明天白天再来修理。

      走进电线杆,越来越觉得奇怪,这个电线杆看起来怎么不是那么笔直,有点曲折。

      再走进一看,妈呀,是一个人,肩上踩着一个人,然后上面又踩着一个,最上面还有一个,一共四个人。老师傅边叫边跑回了家,车子也不要了。

      三、午夜出殡

      大约是2000年左右吧,附近有一位老张,很喜欢钓鱼,常常天不亮就收拾家伙跑去瘦西湖附近垂钓。

      有一个夜里三四点的时候,老张收拾好器具,就出门了,径直走的“螺丝结顶”。

      这路他太熟了,没灯照样走,什么也挡不住一颗钓鱼的心。

      走了10来分钟,马上就出巷口了,这是奇怪了!一个出殡的队伍忽然在巷口,把原本小小的巷子塞得满满的。

      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张虽然纳闷有人大晚上出殡,但是赶着去钓鱼,也没想那么多,想让这伙人给他腾个位置出巷子。

      可是送葬队伍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直直的开始往巷子前进,一伙人都披麻戴孝的,也看不到脸,后面还抬着一个黑棺材。

      老张越来越觉得古怪,开始慢慢退,丧队却是一直逼近。更可怕的是,这伙人一点声音也没有。

      老张跑上一户人家的台阶上,脸朝墙面闭上眼睛,嘴里不停念着阿弥陀佛。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老张感觉没啥动静了,慢慢转过头,发现送葬的都不见了!

      黑棺材方方正正的在路中间摆着,棺材盖还是开着的!老张眼睛一黑,昏了过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