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都会好的 ...
-
最近在追《完美关系》,喜欢里面的卫哲,他有焦虑症,他用清晰的理性用尽过猛地克制着情绪有时候也会发作,特别是遇到哪些被家庭关系折磨和虐待的孩子时。
儿时的阴影终究不是能治愈的,儿时的阴影如烙印,如刺在脸上的字,如被扭折的树干。及时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周边的新长的肉挤压掩盖,没死的树在长的过程中已经复苏,但烙印只是陷的更深了,那折断的树干长好的地方更硬更结实。
伤就是伤,它始终在。若遇到诱发因素,这些伤就会爆发,这些痛会更痛。
好在这些伤虽然顽固,根深蒂固,但能改变,只要遇到对的契机。
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原生家庭毋庸置疑决定因素。
早上,丫头给我来了盘麻油爆蒜拌面,不同于炒面的干硬,区别于干拌面的油腻,也无需有汤面的那么多汤汁,最终汤却被废弃。微微的油爆炒好短断的大蒜,再放酱油熬好拌面的调料汤汁很少,开水锅里捞起的面迅速放进另一个锅的汤汁里,趁热,蒜香氤氲,每根面条都吸足了调味品的滋味。
“太素了香对于作为主食还是有点单调,来几片口条,完美!”小东西对于吃很是讲究。
下午的茶品。
“妈妈,念你这几天表现较好,奖你一大杯咖啡!”
因为心脏原因,医生建议不宜多喝咖啡,尽量控制。这对咖啡瘾特大的我绝对是一个巨大考验,但丫头在家,她管着。每三天喝一杯。
所谓奖励一大杯,只是多加了点水而已,但看起来听起来都非常令我开心,讨了个大便宜啊。
能偶尔的自欺欺人,或乐于被别人善意欺骗对于早过了不惑之年的女人也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儿。
这鱼是弟弟烧好送来的。
弟弟是大厨,对于红烧大菜尤其擅长。
对于弟弟,我的角色比较复杂。如果没有母亲的溺爱,无原则的迁就,弟弟应该会比我更好的。
母亲对于弟弟只有养没有育,只有纵容没有要求,不仅如此还不许我对弟弟有要求。这
中国母亲,有太多像我母亲这样的奇葩。
好在弟弟由我一手带大,姐弟情比较深。我把小侄子从学渣培养成一个学霸,弟弟见证了他儿子改变的整个过程,由开始的被班主任找到学校训话,到接儿子时听分管校长夸儿子的巨大进步,他被无端激励了。
被认可,被尊重是人的最高需求。
弟弟在变,一点点在变,不再说儿子笨,不再说儿子没出息,也不再对我的提议嗤之以鼻。不爱看书的他也能陪儿子学习和锻炼了。
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灵性的,可以拯救父母,可以幸福父母。
我现在也不需要再煞费苦心地调解母亲和弟弟的矛盾了。
以前母亲对弟弟最有杀伤力的话就是“我马上就叫你姐姐来”“有本事你姐姐来了,你也这样!”
弟弟呢回母亲最直接的话“你就会一天到晚叫姐姐来”“你除了叫姐姐你还有别的本事吗?”
看着这母不母,子不子的场面,我除了哂笑还是哂笑。
好在,我无法改变母亲,却成功地转变了弟弟,改变了弟弟,这是我这几年最开心的家教。
是不是,弟弟就会打个电话告诉我“姐姐,我烧了……马上给你送一碗过来!”
我那奇葩的母亲经常会说“你对你姐姐比对我好多了!”
母亲真不知什么叫因果。
从弟弟的改变,我也颇受启发,对于年轻父母,第一次做父母的家长大很多也是可以被改变,至少是可以被影响的吧。
我们这二月初二和初八都要吃馄饨,先生不喜欢吃。婆婆呢又很热衷于馄饨,每次弄的馅都很多,不忍浪费。
前天晚上看着手上剥的丑橘,突然来了点创新的灵感。
于是有了这道菜——橘盅焖肉。
“妈妈,太好吃了,既有肉的醇厚又有韭菜特殊的香味,裹挟了橘子皮的果香,这复合香味太妙了,好吃好吃!”
“最妙的是上面覆盖的这层蛋羹,有了层次感,拨开时一层层的香味飘来,不至于散的快,好吃好吃!”
对于吃,这父女俩难得的口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