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公言 ...
-
一路上兜兜转转,走过不少“路途”,也写下大概几十万字的故事。这一路走来,拿起笔,兴许是我最心静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心中的世界,虽然只是闲来无事勾勾画画,写得也不尽人意,不过却是喜欢上了这份心境。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世读书总与钱财和权力挂钩,读书虽不一定能让人长于钱财,但一定使人明智。
至于行万里路,可能有些不现实,但读万卷书,对于如今时代来说,这完全不在话下。
而提升阅历的便捷途径,就是读万卷书。当然谈到读书,我不得不说的是,要结合自身的阅历来接收书籍知识,而不是书本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书本一旦写出来,那么必然象征着别人的意志,我们不是别人思想的复制体,而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学会自己思考。因此不管是什么书,我们都要以审视和怀疑的态度去接收,而不是一味地相信书中所言,毕竟书中某些思想意识,是别人经历的事而领悟的意志,而你经历的事情,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在读遍万卷书的同时,要在脑海中书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向来厌恶只会遵循“教科书”而不加思索之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存在,至今对此向来是无比痛恨。
当然并不是说“教科书”不好,而是格物致知的时候需要自己思索,而不是权威认为是这样,自己就不加思索的认为是这样,我们的思维不是别人的复制体,而是应该在吸取别人的思维时结合自身阅历转换为自己的意志,这样才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否则你只是别人思想的复制品罢了。
至于写这本小说的目的:一是为了把自己对于世界的见解通过故事描述出来;二是推广某些古籍;三则是打发时间。我文笔功底火候欠缺,此等短板,心中亦是十分了然,不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至于环境的描写,我就不闭门造车了,前人写了很多精彩绝伦的经典字句,我就怀着敬意借鉴过来。
为什么通过写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主要因为如今大多数人都静不下心来看一看传统文学,比较喜欢浏览快餐式的小说,因此决定通过小说的形式来表达一些思想。
泱泱华夏,传承了五千多年,其中精髓,何其之多,看着好多经典蒙尘,不禁悲痛,因此公言主要也是推荐书籍的篇章。
古籍推荐:《道德经》、《鬼谷子》、《孙子兵法》、《本草纲目》、《大学》、《增广贤文》、《鲁班书》、《推背图》、《易经》等等。
当然,不管是何种书籍,浏览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意识。
我是学计算机结业的,一直认为人的大脑有一道防火墙,外界信息都是病毒,当这些信息被我们接收感知,大脑会识别分类,“坏”的会屏蔽掉,“好”的会接收,不过当今天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外界信息往往来不及分析处理,导致很多人丧失判别能力,就像计算机中病毒了一样,受病毒控制,所以我们人的行为特别容易被一些外界信息干扰控制,特别是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不完善的人,防火墙辨别能力太低,太容易受一些外界信息干扰。当然我写的这些也属于外界信息,你准备好接受控制了吗?
看到如今一些人被某些资讯、影视、公众号等媒体,以及一些言论、思想、文化等等牵着鼻子走,如同傀儡一般不由自主,遭有心之人利用,不禁些许悲愤,这不就是被病毒控制的计算机么!
人的思想是很奇妙的东西,外界信息一旦跨过你的识别系统,就会扎根下来,这些思想会融合进你的意识,影响你的意志和判别能力,你的意识就会控制你的肉-体,做出符合思想的行为。
学计算机的人都喜欢定义万物,比如重新定义人、重新定义国家、重新定义太阳、重新定义宇宙,因此我比较推崇大家抛去人类文明自古以来的概念定义,凭借自己阅历,重新定义万物,那么所产生的这个世界,便是真正属于你的世界。
当然,其实对于这个世界,潜移默化中,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有各自的概念定义了,比如对平庸的定义,对爱情的定义,对国家的定义,对是非黑白的定义……我相信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所经历的事件必定不同。
我们时常喜欢拿着自己所定义的概念去反驳别人的观念,这期间往往会诞生一些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矛盾。
中国向来受佛家、道家、儒家思想熏陶,影响颇深。如儒家的尊老爱幼,君臣之纲,仁、义、礼、智、信等等,是巩固国家、教化众人的一种思想;道家,道法自然,大道无为,是探究万物自然、大道无情的思想;至于佛家,属于探究尘世的思想。三家之中,互有交叉。
有时候,当站在三家思想之外,脱离人道观望这个世界,兴许有不一样的观念和看法。
那么,你会一直坚信自己所定义的世界吗?
或者,你会不断校正自己所定义的世界?
再或者说,你是在复制别人的世界?
那么所谓的真实的世界,又是什么呢?
附言:尘世浮华,予以拙技镇魂之,愿君浮躁之世,得静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