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回家 ...

  •   云来的家,在禾米镇一处无名山脚下,更确切地说,是废弃的山神庙。

      他被养父母赶出家门,只能落脚到此处,当时的情景,哎,想想都是泪。

      枯草袭地,野草过膝,风一吹,夯土墙瑟瑟发抖,雨一刮,老瓦顶处处漏水。云来连做梦,都要担心房子是不是塌了。

      好在这里依山傍水,一进两院的大架构都还在,上院有主殿、献殿、车马房,下院有戏楼、看楼、梳妆楼,虽说破旧,但论人均面积,是很宽敞的。

      这几年,云来学木工学泥瓦学水电,靠自己一点点的改造,才有了如今真正家的模样。要知道,他的vlog火起来,就是靠这个老房翻新系列呢!

      正面的围墙,往外架构两排竹棚子,放着一些条椅板凳,拿来做露天的茶室,旁边还有从山上引来的泉水,方便过往行人避个雨,聊个天,指个路。乡下是熟人社会,云来便是靠着这个免费茶室,在这里站稳了脚。

      上院设计成了开放式空间,拆除了破落墙体,保留了横梁立柱,装上巨大的落地玻璃和活动格栅,规规整整地分隔出庭园、厨房、餐厅三大区域。

      庭园内,养一群鸡鸭鹅,种几茬蔬果菜,方便云来随时拍摄取景。厨房里,既有传统的炉灶,又有现代的岛台,满足云来对各类美食的烹饪需求。最让云来心水的是餐厅。

      入口是通高的镂空主题墙,安放着原本的山神雕像,侧方用竹帘布缦分割成邀云、待月两个区域,各自矗立着直达屋顶的书架,放着粉丝寄给他的书籍,大概有3000多本。

      在云来心里,文字是人类最好的发明。无数个不眠夜里,这些书仿佛是健谈的朋友,透过那一页页铅字墨香,并行于百态人间大千世界,淋灌他被生活压得疲惫不堪的灵魂。

      下院则是云来的私密领地,以居住空间为主,从未出现在vlog里。

      这里很随意,庭院回廊蜿蜒曲折,美人倚靠连通其间,春有桃、夏有莲、秋有桂、冬有梅,还有户外温泉泳池,云来劳累的时候,在星空的陪伴下泡澡,便又能鼓起勇气了。

      可如今,他的家却被人闯了进去,弄得乱七八糟!

      云来看着自己离开时装的捕兽夹被拖到了路上,血迹斑斑,不由哼了一声:果然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那位养母,还真是死性不改!上次的教训还不够吗,这次又跑来受虐。

      当年把云来赶出家门的时候,可是请动了全村人,信誓旦旦再无纠葛,生怕他这个累赘会拖累他们,如今看见云来赚了点钱 ,又眼红了,三天两头来纠缠。脸不疼吗?

      云来摇摇头,却也是无奈。他能说什么呢,没有人会去想前因后果,只会用养恩大于天压他!

      哐--

      似乎,厨房那边,有动静。

      云来抓起一个板凳,朝那处走去。他体质特殊,从小就比普通人跑得快些,跳得高些,力气大些,还能看见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打架,他完全没有怵过。

      推开门,云来举起板凳就要砸过去,然后,咦?

      视线往下,只见一个黑瘦黑瘦的小孩正站在木架旁边,抓着干面条便往嘴巴里塞--

      “你,是谁家的宝宝?”

      小孩慌慌张张,偷东西被主家逮了个正着,又得挨揍了。

      葡萄似的大眼睛满含着羞愧和畏惧,他噌的跳到木架后面,显然是被打怕了,蹲在那里,用手护住脑袋,像个大蘑菇。

      云来叹了一口气。

      看着这个小孩,他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算了,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云来伸手,拿起墙上的围裙袖套系上:“面条不是这样吃的。”

      小孩抓着干面条便往嘴巴里塞,怎么能不让云来心疼。

      一半因为人,一半因为面。

      不是他自吹自擂,他这面可不比一般的面,上等细致的小麦面粉,加入了百花秘露和面,云来用劲力擀至薄纸状,再切成细丝。一打开纸筒,就已经奇香扑鼻。

      平日里他都要妥善密封,生怕引来蚂蚁,结果倒被这小孩儿吃了半包。

      云来外出半个月拍戏,家里自然是冰锅冷灶,不像平日里时常吊着鸡汤什么的。幸好他回来的路上,捡了些新鲜竹荪,总算有些食材下锅。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菌类,样子很特别,小黑帽,大长腿,网纱裙,十分可爱也十分好认。

      小东西入味吸汁,吃起来,不仅脆嫩爽口,滋味鲜美,还有补气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只是性凉,不适合脾虚、胃寒、腹泻的人多吃。

      清代《素食说略》写道:“滚水淬过,酌加盐,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可见,竹荪适合清清淡淡着吃。

      云来去掉竹荪顶部的深色菌帽,留下菌柄菌伞,用水洗净后,剖开切成一段一段的。铁锅加热,用木铲挖一勺奶白猪油下锅,立时,锅底发出滋滋的声响,白气袅袅。

      华夏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那么什么时候色香味俱全呢?不是在餐桌上,而是在灶台边。

      小孩儿瞪大了眼睛,贪婪地看着那个忙碌的背影--

      云来手指萦回交错,速度极快。姜片爆香,加入料酒,备好的一众食材纷纷下锅,唱起了咕噜咕噜的山歌,不一会儿,两大碗香到飞眉毛的素面便上桌了。

      清汤葱翠青青白白,面条晶莹整整齐齐,在这倒春寒的夜里,显得格外诱人。

      小孩儿看着云来坐在桌边,吸嗦着面条,暖光灼灼,热气腾腾,整个人仿佛云中神仙--

      咕噜噜,小肚子一阵空鸣,忍不住抗议起来。

      大哥哥,您,您旁边那碗面条,是做给我吃的吗?

      可是,他不敢问,问了会被赶出去的--

      小家伙急得差点哭了。

      “你还真的不饿啊?”云来见小孩儿还是不出来,无奈地叩了叩桌面,威胁道,“不吃待会就通通倒掉哦。”

      啊?!

      小孩儿立马扑了上来,端着碗,狼吞虎咽起来。啊,不管了,就算要挨打也是之后的事了!

      浓浓的鲜汁包裹着软滑的面条,好吃的想连舌头一起吞掉--

      就是有点儿咸。

      好一会儿,小孩儿才反应过来,那是自己眼泪的味道。

      他慢了下来。

      就在这时,筷子好像戳到了碗底的某颗东西,一团金黄,浮了起来--是荷包蛋!

      小孩儿猛地抬头。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云来得意地笑了起来,“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再穷的日子,小孩子碗里都会藏着个荷包蛋哦。”

      那是云来对童年最深的记忆了。

      收养他的奶奶还在世的时候,他也是有过好日子的。虽然奶奶没有钱,但家里养着几只老母鸡,如果下蛋,当天,便会变成荷包蛋,藏到他的碗里。

      小孩儿:(ㄒoㄒ)

      “好了,别哭了,再哭我也要哭了。”云来吸了吸鼻子,”呐,我这里缺个帮手,要上山砍柴打猎,在家种菜烧饭,嗯,虽然辛苦,但包食宿,你愿不愿意啊?“

      以其让这个孩子偷偷摸摸,不如雇佣他,给份正经的事做。云来自己也流浪过,知道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山砍柴打猎,在家种菜烧饭,没有什么是不能学的。

      ”我,我愿意!“小孩儿大声回答,然后才想到,这可不是他愿不愿意的问题,两个小手紧张地放在膝盖上,”我,我什么,都干……吃,吃得,不多的……“

      云来笑了起来:”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管饱的。不过,丑话可要说在前头,咱们得约法三章。第一,我爱干净,你这头发指甲都得剪了,平时要注重仪容仪表;第二,做我的帮手,可能会被拍到镜头里,你太瘦了,影响我的口碑,限你三个月,胖个二十斤吧;第三,我一个人住,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得老实交代一下你的姓名籍贯来历。“

      小孩儿听得似懂非懂,但不妨碍他一颗心落了地。比起无缘无故的同情施舍,这种有理有据的雇佣关系,显然更加长久牢靠,也更能给他安全感。

      “先把面吃完,我去给你拿药箱,你这脚,再不上药就废了。”

      云来早就注意到了,小孩儿一只脚穿了鞋子另一只脚却光着,先不说破洞的鞋子,那只光脚丫上套着带血渍的布条,应该是叫袜子吧,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唉,没娘的孩子,像根草啊。

      云来摇摇头,不嫌脏地把小孩儿的脚丫放到自己腿上。脓水和着血痂,已经把布条粘在肉上了。

      ”会有点疼,你忍忍。“

      云来用热水打湿那些粘住的地方,让血痂软化,然后一点点扯动开来,那些伤口深深浅浅,把沙砾木碎挑去,再用生理盐水上上下下消毒过后,重新用医用纱布包扎好。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好养伤。“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回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