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
-
书刚看完,并没有想象中的震撼,也许是还不习惯这类朴实的文字,总觉得在哪方面的冲击度不够。但有一点是不得不承认的,一路看下来,一路的心动,好似自己正是静秋,正与那梦一般的少年经历一段无比纯真的感情。此情此愿,少女之心昭然。
总的看下来,情节倒也简单,因为它是真的而简单。每个人都有故事,可却少有人的故事能像小说一般传奇。静秋的也不例外。因为这最早只是静秋的日记,所以便能理解作者如何把这么一个起伏不大的故事,写成洋洋洒洒十几万字。那是一个少女用心记录下的点点滴滴,那更是无数少女可能经历或一直渴望的点点滴滴。作者将这情感细化、具体化,读者将这细微之处在心中晕染扩大。回味之中,多少人在茫茫寻找一个可能的影子,又有多少人笑,多少人伤。我感动,因为它是真的而感动;我感伤,因为它不是真的而感伤。
对老三愈爱,便愈恨静秋的迟疑。于是总安慰自己:把一切都放在当时的年代,便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了。何况爱本来就不是一件平等的事,又怎能苛求付出一致,又怎能恨静秋怀疑过老三的一片痴心。
所有女人都想嫁老三,这话不假。看完此书,最大的感动便是见识了这么一个好男人。我只觉得女人一生能得如此一人挚爱,死而无憾。
越是易求无价宝的时代,越是难得有情郎。看看这个浑浊的世界,便什么都可明白。有人说中国的夫妻能够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想想也有道理。利益当头,便再别妄想纯洁干净。
可人难遇,况造化弄人。当愿望终成愿望,才知道“能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原来万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