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源起 ...
-
《世说新语》中:“君濯濯如春月柳。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我看到这句话就想到了他。
说起来,大学毕业后就没见过了啊。
慕子初,他的名字。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我觉着这怎么看也像小说里的名字啊,怎么会有这么有才的父母。
认识他是在我初一的时候……恩……很傻逼又很中二的年纪
那时候班上流行每个人都要喜欢一个偶像,好像你不说一个你崇拜的人你就会很落伍。我那时候是一股清流,喜欢苏打绿。
到现在这么多年了也还喜欢,想想真是庆幸。
喜欢一个明星的第一步—加各种粉丝群,然后我就机缘巧合之下加了一个苏打绿的群,乍一看里面跟别的官方粉丝群差不多,几个管理员像是校园一霸一样,长期霸占着群里的聊天面板。那时候毕竟初一,手机也还没有。只能每周末回家看看他们聊的啥子。
对了忘记说,我所在的a城是一个小县城。我从小吧,就是很普通的女孩子,也不会唱歌跳舞弹琴,唯一就会画点画,画的也不怎么好。但是我觉着我从小就有个优点,心态好。遇到多大事儿都很淡定。所以街坊邻居经常说那个叫易姝的女孩子她怎么都不活泼呀。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第一次看到高一的慕子初在群里说他刚去韩国看了某某电竞比赛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一种叫自卑的感觉。我也不敢跟他们搭话,只能周末暗中观察他们聊了些什么。偶尔也插几句话他们就眼熟我了。
到了初二,我的人生的改变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某个星期五我照常回家,刚坐下准备打开电脑的时候,我妈把我叫到她房里了,悄咪咪的说:“我和你爸最近商量着离婚,你看你想跟谁”。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挺淡定,父母从小无休止的吵架让我觉着还不如离了婚好。正好。终于离婚了。
后来……后来就跟了我妈,也离开了a城……去了上海……
那个群我那时候也忘记了。
反正,也只是一群不会见面的人而已。
到了上海。
因为小姨的家在上海,妈也准备在上海工作发展,我们就暂住在小姨家了。
刚到上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土包子,上海真的真的太大了,大的让人眼花缭乱。
因为我住在小姨家,小姨和妈妈工作忙我就每天窝在家里。看着窗外的人来人往。“真没意思啊”我那时候想
后来入学手续办好了,因为姨夫的关系去了上海某地方最好的一所初中。泓水中学。
我妈为了方便我和她联系就给我买了个手机。正好,能继续看群里的他们怎么聊天的了。这大概是我无聊生活里唯一的慰藉了。
我在泓水初二年级最好的班,班上的人总觉得我格格不入,也没有故意针对,就是骨子里的冷漠。正和我心意,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不过即使这样。我的同桌苏小欣还是对我很热情。用她的话说:“易姝啊,我看到你就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班上的人大多都准备出国留学或者去上海市最好的高中,我没啥目标,每天在群里看他们闲聊。
期中测试过后,老师让我重新做一道我没做好的数学题,真的是太难了,百度上也搜不出来,我就到群里问。当时他们都不在,只有慕子初,他主动加我。然后告诉我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我没敢告诉他我暗中观察他很久了。假装不认识他一样。后来我就经常去问他题目了。希望能多和他聊天。那时候就觉着希望能多了解一下他这样跟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苏小欣有时候会跟我闲聊说着学校的事情,某天她带我去看学校的艺术展览。在那个展览上我看到了一幅画。
风格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抽象人物。我在想怎么初中就有人画的这么厉害。这人的内心该是有多丰富啊…直到……我看到了这幅画的作者的名字(慕子初)……我愣了好久……这不是群里那个那个很厉害的人吗???难道是撞名了……
从那天之后我就去打听了一下慕子初,原来他是泓水中学的风云人物,比我们大两级。已经在一中读高一了……
我愈发觉得这个慕子初和群里的慕子初就是一个人。可是我不敢问。我怕我问了会给他带去困扰,毕竟……我也就是一个网友而已。
我又了解到了很多学校这个慕子初学长的事,比如说他因为长得太帅以至于初三毕业时候被很多学妹追着递情书啊。平时上课睡觉却还能考个好成绩。是个典型的少女梦中情人的形象了。
有一天在图书馆看到了他的借书证被贴在校友栏上、,照片上的他是个青涩的少年,留着干净利落的碎发。狭长的眼尾微微上扬。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眼睛里富有青春的神采。让我的心情瞬间丰富起来。
我觉得我应该是有点喜欢他,又或者是向往他的生活他的一切。我把这两个人重叠在一起。
我一边偷偷关注他在群里的一举一动。一边又在学校听别人说他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
我鼓起勇气跟慕子初聊天,不经意的说起我在上海读书,他当时很兴奋的说:“好巧,我也是在上海。”
我的心一蹦一蹦的,感觉有些东西的答案就要出来了,
我装作很不经意的问:“哦是吗,那你初中在哪个学校啊”
“泓水初中”
我看到这个答案两个字跟我预想中一样。
我也漫不经心的说“哦我也是泓水的。”
他似乎很惊讶,一股脑发了很多“这么巧吗!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我当时初中可出名了哈哈哈……”
他说了好多他初中的事情。
其实我都知道,因为我打听了他好久,我还是我装作我不认识他一样听他说。
这是他第一次跟我聊这么多,我心里一直窃喜,如果,能和他做朋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