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宁胡 ...

  •   每年五月的春祭是匈奴最庄严隆重的集会。届时,二十四长,各族首领和封地王侯都要帅部朝贡,并在祖庙祭拜。今年因为要同时举行我的授封仪式,前来观礼的人数大增,汉朝和西域三十六国也都派来使者。王庭周围遍布各国使者和匈奴氏族们的营地,每天来我大帐里觐见的人群络绎不绝。

      汉元帝曾赐予我两万八千匹丝绸,无数的金银珠宝,这些东西此时成了绝佳赠品,每个从我帐子走出去的访客都不会空手而归。作为礼尚往来,他们带来更丰厚的礼品,我的帐子已经装不下,稽侯珊就把阏氏大帐后的左偏帐赐给我,那里几乎被金银宝器填满,成了名副其实的“金窝”。

      汉成帝的使者带来,四万石粮食、两万斗细盐和三万匹布,还有十车中原特有的草药,作为祝贺宁胡阏氏授封的贺礼。从前匈奴人想得到这些生活必需品,只能举兵到汉朝边境掠夺,如今不用流血牺牲就能拥有,当然高兴。“和亲万岁”的呼声越来越高。娘家的这份厚礼,让我非常有面子。

      祭祀仪式照例只有男人们参加,稽侯珊带领诸王祭告天地、先祖、鬼神,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匈奴和平安定,人丁兴旺,草原牧草茂盛,牛羊肥壮。

      祭祀结束,就是授封大礼。我身穿火红的胡服,点缀着色彩斑斓的彩羽,金光闪闪的头饰上嵌满五色宝石。匈奴各部选出十六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合力抬起我乘坐的金顶平轿,在民众的叩拜和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缓缓走向祖庙。

      左贤王和逐鹿王带领且糜胥、咸、乐等王子扶我下轿,簇拥着我走上十丈红毯,一步步走向呼韩耶大单于。

      大祭司带领我向天地、先祖、各方神鬼宣誓,永远忠于匈奴,忠于大单于。接着我用刀割破左手无名指,将鲜血滴在供桌上的两个酒樽和一只盛满烈酒的巨大陶瓮里。稽侯珊也在酒樽里滴入他的指血,我们在神灵和族人面前喝下代表最高盟誓的血酒。呼韩耶宣布我正式成为呼韩耶大单于的正室阏氏,封号为宁胡。

      陶瓮里滴入阏氏血的烈酒,被分给在场的贵族,他们喝过我的血酒,誓约永远臣服于我。在左贤王的带领下,诸王族长在祖庙前宣誓对我和大单于永远效忠。冗长的誓言和仪式结束,我和稽侯珊一起登上平轿,族长和王子们抬着我俩,一直到单于穹庐前。稽侯珊牵着我的手,带我走进匈奴最高权利的所在。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单于穹庐,穹庐内没有隔断和柱子,又是球形圆顶,给人的感觉非常开阔。大帐被一幅厚厚的帷幔一分为二,幔后是单于和阏氏的起居室,帐幔前是单于和阏氏宝座,左手边放着代表匈奴军权的金鞘弯刀。宝座下手左右各一排,是诸王和族长的席位。列席的二十四位王爷和族长,都是诸王议政会的成员。

      例行的拜见过后,左谷蠡王向我宣告大单于正室阏氏的权力和责任。正室阏氏是整个匈奴除了大单于之外,地位最崇高最有权利的人。她不但可以和大单于一起接受朝见,出席议政王会议,处理日常政务,单于不在王庭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发布军政命令。如果单于的继承人残虐暴戾,先阏氏还可以组织议政王,商议废立。

      这样的权力汉朝皇后也不可能拥有的,未央宫的前殿从来就不许女人立足,更别提行使权利了。虽然匈奴并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但正室阏氏在政治上的影响里非常大,就先前几代单于的废立都有数位颛渠阏氏的“功劳”,就可见一般了。难怪匈奴人在祖庙高呼“呼韩耶大单于万岁!宁胡阏氏万岁!”,原来单于阏氏也是“万岁”的,不像汉朝蔑视女权的“皇后千岁”!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匈奴皇后,正室阏氏一样要担负起匈奴的兴亡重任,一切以国家大局,黎民利益为重,不能背叛匈奴背叛单于背叛百姓。左谷蠡王宣告完,行礼坐下。稽侯珊郑重的把一条镶嵌着挛鞮氏族徽的缎带系在我额前。

      挛鞮氏的图腾是神兽,它拥有狼王的头,雄麋鹿的角,猛虎的牙齿,猎豹的身躯,熊的利掌,鹰的巨翅,马的尾巴。它代表着权力、智慧,勇猛、锐利、勇气、速度和平衡,一切力量的来源。族徽按制地分金、银、铜、铁、木五种,用金、银、红、青、褐五色制旗,代表由高到低五个等级,稽侯珊和我拥有的是最高级别的金兽。

      “宁胡阏氏,带着这枚族徽,在草原大漠任何地方,你将享受最尊贵的待遇,不会有人敢违背你的命令。”稽侯珊伸手抚上的我族徽,热力不断由他的手掌传向我的额头,好像他把勇气力量和权力一起传递给了我。诸王抚胸,承认天地先祖赐予我的地位和权力。

      匈奴,从今天,从此刻,我正式成为你的女主人,你的君王是我珍视如生命的爱人,他的子孙和臣民就是我的亲人,我会妥善行事你赐予我的权力,保护我所爱的人!

      ————————————————————————————————————————-

      春祭过后,诸王并不急着回去,而是分批向单于回报工作。匈奴没有文字,一切奏报都靠口头言讲。我并不是政治动物,没有强烈的政治野心,在稽侯珊的默许下我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匈奴人自幼骑在羊背上,手挽小弓练习射杀鸟鼠,稍大则骑马追射狐兔。成年后,适龄壮男尽数编入甲骑,优秀的被选作“控弦手”。他们平时畜牧生产,战时整军出征,攻战劫掠,有利进,无则退,剽悍善战、争强好胜。这种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合一的体制,使匈奴不仅有强大的战斗力,而且具备极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没有笨重的后勤辎重,牛羊是会走的财产,又是军事补给,使匈奴部队善于长途奔袭作战。

      现在我让这些纵横草原,即是士兵又是牧民的壮男们,放下马鞭拿起犁巴和锄头开荒种田,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芒种之前播种入土。

      谷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甘薯、土豆,匈奴的气候可以耕种这些作物,一年一熟。农人们还会挖地窖,秋收之后保存起来,可以度过漫长的冬天。另外,匠人们在杭爱山脉发现大金矿,我已下令开采。

      春雨过后,稽侯珊拥着我纵马图拉河边,遥望草原上新生的牧草和田间葱郁的种苗,心里说不出的快活。

      匈奴百姓的好日子,就快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