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桃妖 ...

  •   叶知秋是有名的才子,十六岁中的状元,打马游街,一路从翰林院走到南城门,路人皆叹状元郎生的好容貌。那年的举子皆是年长之人,尤其是探花郎,比那当朝的丞相大了整整一轮,是以金殿面圣之时,年少俊逸的叶知秋分外得皇帝的喜爱,本来是要外放为官的,后来皇帝说年少了些,不如留在京中,就点了个翰林,留在翰林院做了个编撰。
      职位虽然不大,但是正和了叶知秋的心意,可以整日看书修史,远离朝堂的纷争。叶知秋生性淡泊,本来无心功名,来应试不过是为了父亲临终嘱咐,叶知秋自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他为人至孝,即使父亲不在了,也不愿违背心愿。
      不过虽然叶知秋的官职不大,但因为深得皇帝喜爱,很快成了朝中官员眼中的红人,二十上下的年纪,朝中三品以下的官员见了都尊称一声叶大人。可是人红是非多,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看中了这位皇帝身边的红人,将他看作是条升官发财的捷径,成日里围在叶知秋左右,扰得他不得安宁。偏偏叶知秋清正不阿,送来的礼退了,邀宴的帖子推了,不喜的人绝对不见,久而久之,就树了敌。
      渐渐的有关叶知秋恃宠生娇,恃才傲物的流言就在朝野上下流传开来。为此,一些关系较好的同僚没有少提点他,但叶知秋只是摇头微笑,并不为自己辩解,又过了半年余,叶知秋竟然呈了辞官的奏疏,此时皇帝也已经过了初几年对这位少年状元的新鲜感,又因为近段时间的流言对他有了微辞,见了叶知秋的折子,也是顺水推舟的准了。
      叶知秋离了京却并未返乡,而是来到了京城附近的一个小县城里隐居了下来。原来,他年前出门踏青远行之时已经看中了此处,虽离京城不远,却是民风淳朴,景色也大有桃花源里的感觉,所以回京后就派人来置下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院落,就等辞官后来过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了。

      日子虽然悠闲,可生活还是偶有不便,每月两次叶知秋都要到十多里外的集市上采买一些纸墨和米粮,一般都是搭村中赶集的马车去的。
      山中无甲子,寒岁不知年。不知不觉叶知秋已经在此间住了三四年了。
      又是一年春来早,春寒还在料峭,可是去集上沿途的桃花已经都开了,粉嫩嫩的一团团点缀在嫩绿山色间,煞是喜人,山高处还有些许残雪,映得这一片春色中带了点素色清凉,分外妖娆。
      叶知秋这次只买了些宣纸,贴身装了很是轻便,见沿途春色喜人,索性就下了马车,打算一路踏青回去。
      一路走马观花的望过去,满眼尽是花繁柳绿,叶知秋心中畅快,不知不觉就走入了山中。此时虽已过午,但是山中依然寒凉,如纱的薄雾浮在半空,不时莺啼声声,美如仙境。叶知秋举目望去,见远处巨石边几株野茶树长得正好,就打算去采摘一些。采了春芽,用衣袍兜了,正小心翼翼的从巨石上下来,不想被雾气浸湿的巨石上长满了青苔,甚是湿滑,叶知秋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就跌落下去。
      巨石后是百丈深崖,叶知秋正暗叹我命休矣,却在滚了几圈后被什么东西接住了。
      叶知秋惊魂甫定的爬起身来站稳,才看清救了自己一命的原来是一棵细瘦的桃树,只有儿臂粗细,因为自己滚落的冲击力过大,已经折了几条枝干,上面仅有的几朵花也被撞落了,粉色的花瓣零落一地,模样甚是可怜。
      叶知秋怜它瘦弱,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便决定将小桃树掘回家中,好生照顾。树虽小,但根系却是极深,为了不伤及根本,叶知秋花了两三个时辰才将整棵桃树掘了出来,又用衣服裹了泥土包好,小心的捧回了家中。
      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不过,叶知秋读书极广,隐居的这几年更偏好农桑一类的书籍,所以照顾起桃树来还有模有样,那株桃树初时看着还凄惨,经过几日的悉心照顾竟真活了过来,花虽没了但长出了些嫩绿叶片,也是一副喜人模样。
      天气晴好时,叶知秋便搬了竹椅到桃树旁品茶看书,不时的还与那树探讨两句,宛如多年老友般。
      一日,叶知秋多喝了两杯,靠在桃树边昏昏欲睡起来,正在半梦半醒间,恍惚见那桃树中竟幻化出一个身影,拾起他落在一旁的衣袍盖到了他的身上。叶知秋一个激灵,猛的就醒了过来,一看,身上竟真盖了衣服,再看那桃树,并无异样。
      按捺下心中的疑惑,叶知秋回到屋中,思量了一夜之后,心中有了计较。
      第二天一早,叶知秋找隔壁的大婶借了只金镯子,回到院中后就把镯子埋到了桃树根部,然后又照着书上说的浇了符水。
      金克木。如果真是花妖树怪,那这一下必叫它现了原形!
      果然,水浇下去后就见那桃树开始瑟瑟抖动,片刻之后,一个容貌隽秀的男子有些狼狈的出现在叶知秋面前。
      男子局促而不安的看着叶知秋,叶知秋初时虽然惊愕,但看到男子眸光清正,并无妖邪之气,心就放下了一些。
      “你是这桃树之精?”叶知秋轻声问。
      男子轻轻的点了点头。
      “恩公在上,请受小生一拜。”叶知秋突然对着桃树精深深鞠了一躬。
      那桃妖正在忐忑间,却见叶知秋拜自己,不禁吓了一跳,疑惑的看着对方。
      “那日若不是你接住我,我早葬身谷底了。”叶知秋笑道。
      “其实公子才是我的救命恩人呢!”桃妖一听,知道叶知秋对自己没有恶意,神情间也轻松了起来。
      “为何如此说?”叶知秋疑惑道。
      “我原本在山中修行,不想一日来了一只成了精的蠹虫,它欺我本体不能动,日日来啃食吸我精气,若不是公子将我挪走,我早被那蠹虫害死了。”桃妖说道。
      “那当真是我们彼此有缘了。”叶知秋闻言大笑了起来。

      此后,叶知秋的身边就多了一位雅客。那桃妖虽是山野之妖,但琴棋书画都略通一些,尤其在棋艺上还颇有造诣。闲暇之余,叶知秋就与桃妖品茗对弈,颇是自在快活,这隐居的日子越发逍遥起来。
      桃妖没有名字,为了方便称呼,叶知秋就取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意,给桃妖取了个名字叫陶华,亦同桃花。桃妖很是喜欢这个名字,每每叶知秋唤他,都见他眉开眼笑。
      当真明丽若桃花。有时看着陶华,叶知秋总会不由自主的这样想。
      叶知秋将陶华当做了知己,对桃树的照顾也愈发的细致起来。第二年春天的时候,那桃树发了满枝头粉艳艳的花朵,邻居见了都说叶知秋要走那桃花大运了。
      叶知秋听了便当做笑谈和陶华说,哪知陶华却红了脸,那一抹艳色直叫叶知秋看直了眼。
      一日,叶知秋又去了集市,买完了纸笔米粮之后,突然想起陶华上次用自己旧衣服裁下的布条束发,又看身边还有点余钱,就打算买一只簪子送他。在一个摊位前挑了半天,方选中了一只大方雅致的桃木簪子。
      “公子是送娘子吧?”付钱的时候小贩随口问了一句。
      叶知秋一愣,突然脸上一红,含糊了一句,就揣好簪子离开了。叶知秋一路想着怀里的簪子,竟有点魂不守舍,一不留神就撞了人,回过神来的叶知秋匆匆道了歉,正要走,却被拉住了,回头一看,竟是个鹤发童颜的道士。
      “公子最近可有奇遇?”老道打量了叶知秋几眼,突然问道。
      一看对方是道士,叶知秋心里就起了提防,连说没有。
      “公子,若以后有事可到溪崖山连云观找我。”老道见叶知秋不愿多说,也不追问,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
      因为担心陶华害怕,叶知秋并没有将遇到老道的事情告诉他。倒是陶华,自得了叶知秋送他的簪子,就别再头上再舍不得换下,每日里都一副快活的样子。

      “知秋可是有心事?”一日,陶华见叶知秋面有郁色,就问到。
      原来,镇上新搬来个乡绅,家中藏书不少,有的甚至是孤本,叶知秋爱书如痴,想找他借阅,却是吃了闭门羹,而且更让他不忿的是那富绅胸无点墨,藏了那些书不过是做样子与人炫耀的,如叶知秋这样身份微薄的人,根本不在他结交的范围之内。
      陶华听了也没有多言语,只是宽慰了叶知秋两句,又问了那几本书的名字。
      次日清晨,叶知秋醒来的时候竟发现有几本书正放在他的案头,一翻,正是他求而不得那几本。叶知秋心中一惊,再一细想,已经明白了个中原委。
      “不问而取是为盗也,这样不好。”叶知秋软语对陶华说到。知道桃妖为他盗书,叶知秋不忍苛责,只是他是清正之人,也不希望陶华做那鸡鸣狗盗之事。
      “不是盗,借阅而已,等你看完了我再悄悄放回去便是了,反正搁在他那里也是浪费了。”陶华不甚在意的说。
      叶知秋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就心安理得了,只是嘱咐陶华行事需小心,莫叫主人家发现了。

      那富绅藏书极多,陶华每日盗来一两本,待叶知秋看完再还回去换新的,如此大半年,才把那些藏书看了一小半。其中有一本前朝的农桑要术,本来以为是绝世了,不想还有孤本留下,叶知秋看到的时候不禁心潮澎拜,想到如此奇术若不能造福于民当真就是暴殄天物了,所以就细细誊抄了下来,并熟记于心。
      一日,叶知秋于田间遇到以为老农,老人正在为田中禾苗害了不知名的病而苦恼,听说是富绅那里有法子,可是去求教的话要交十两的银子,想拿几亩地一年的收成也没有十两,老农只能放弃,眼看着庄家一日不如一日的荒废下去。
      叶知秋一听不禁很是生气,一看那禾苗害的病正是那本农桑要术中提到的,就把法子告诉了他。
      后来,事情传到了富绅的耳中,富绅就说是叶知秋偷了他的书,可是那书并没有遗失,而叶知秋也咬死了是家中过世的父亲传授的,如今是死无对证,富绅直的作罢。
      不过,那富绅也留了心眼,叫人日日看管好书库。结果过了几日,下人来报,说有几本书三日前不见了,昨日又回来了,然后又换另外几本不见了。
      富绅一听大惊,恐是有妖邪作怪,就叫家人请了道士来做法。

      三日之后,在此闯入书库的陶华被逮了个正着!
      可惜,叶知秋并不知陶华已经遇险,只是连着几日不见他心中焦虑不安,直到听乡邻闲聊间得知富绅家捉了个来偷书的妖怪,才惊觉陶华出事了。
      叶知秋上门讨要求情,好话说了一堆,那乡绅才倨傲的答应既往不咎了,不过,他说陶华已经不在这里了,被捉妖的道士带走了,说要拿去炼化了。
      叶知秋一听就白了脸色,连问那道士是哪个观的。
      富绅说是个游方的。
      叶知秋彻底没了头绪,想到陶华将遇不测,不觉痛彻心扉。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集市上遇到的那个道士,病急乱投医,叶知秋连忙向溪崖山赶去。
      到了连云观,叶知秋还没有说明来意,就有一个小道童告诉他师父正在等他。
      叶知秋大奇,同时心中也升起了些希望。
      “你和那妖有一段情缘,你是他的情劫,渡了,他便成了正果。我与他有些渊源,自会助他这一次,你三日后来吧。”老道说完这些话就转身离开了。
      叶知秋心中忐忑,但也不好多问,只能先行离去。一路上想着道人说的一段情缘四字,又想到陶华渡了这一劫就走了,心中不禁苦涩不甘。

      三日后,叶知秋如约前来,还是那小童将他带入观内。不过这一次去了不是内室,而是后院,一进后院,叶知秋就看见那满园的姹紫嫣红。一株桃树下,陶华正和老道低声谈论着。
      看着陶华果然安然无恙,叶知秋不禁湿润了眼眶,突然觉得这几日纠结于心的烦乱一瞬间都消散了,只要陶华平安无事,便是他渡劫离去也无妨了。
      陶华此时也看见了叶知秋,他拜别了道人,径直就走到了他的面前。
      “走吧,回家了。”陶华牵起还在怔愣的叶知秋,离开了连运观。
      两人一路无话。

      “你……什么时候走?”回到家中,叶知秋忍住心中的苦涩问道。
      “想我走?”陶华反问。
      叶知秋摇摇头。
      “那道人是当年点化我之人,说来算我的师傅。”陶华说着走到桌边坐下,径自倒了一杯茶,接着道:“哪为了设了九九八十一难,你就是那最后一难,如今渡了,我就可成仙或成人了。我……选了成人。”
      陶华说完转过头深深的看着叶知秋,千言万语于那清眸中化成了一个情字。
      叶知秋先是一愣,而后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升上心头。
      “陶华愿与知秋一世为人,不知知秋可愿意?”陶华轻轻问道。
      “叶知秋能得陶华一世相伴,不枉此生。”叶知秋上前执起了陶华的手。
      此时,风起,院中桃花竞放,落英纷飞。

  • 作者有话要说:  好了,最近长草的短文都写完了,下次该把神仙们捡回来了,不然都快记不起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