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寻根——崇洋更要媚内 ...
-
公元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出历史的大门,复活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国际化节日也踏浪而来,“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感恩节等人性化节日更是随着这股春风日益深入人心,头顶人性化光环,走进千家万户的辞典中。
在新一代年轻人追逐着外来文化管中窥豹时,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被人们冷落在历史的字里行间。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过圣诞而忘中秋”。当是时,大韩民族乘人之危、乘虚而入,去的端午节的“主权”,以此向我国示威,也由此敲响了我国人的警钟。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积淀的精华,是中华名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上的琼浆玉液、山珍海味、饕餮大餐。中秋的一块月饼,品尝嫦娥奔月的悲欢感伤;端午的一粒米粽,仰望屈原投江的高洁忠贞;清明的一次扫墓,缅怀先烈死国的凛然大义;七夕的一颗巧果,祈祷牛郎织女的破镜重圆;重阳的一片蒸糕,奉献尊老敬长的赤子孝心……不同的节日,背后总蕴含着不尽相同的神话故事、历史风云,更带着其特有的历史色彩、文化气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风味小吃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过清明、过中秋、过端午、过重阳、过七夕……过着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一次休息小憩,更是经历着历史文化积淀的精神洗礼。因此,在清明节,甚至是全部传统节日放适当假期,不仅重要,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假期,是工作狂们的天堂时刻。假期中,不仅可以做着前期的总结与反思、中期的调整与闲憩、后期的准备与策划,更可以体委历史传统文化的沧海桑田,感悟不同文化、不同故事背后的底蕴,揭开其满布风尘的面纱。如此必要的假期,何乐而不为焉?且夫天地之间,文化各有所异。想我中华乃泱泱大国也,历史纵横五千载,文化笑傲数沧桑,尽显奇葩,可谓之“一枝独秀于满园春色中,一峰傲立于崇山峻岭间”。追其溯源,究其根本,是何等骄傲荣显之资本?!然今人崇洋而媚外,冷落传统文化之精髓而追求其所谓潮流,岂不“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乎?崇洋并非君之过也,然媚外实属恼人十分!思之甚思,吾辈应媚内也。媚我中华,媚我华夏;媚我五千年纵横间横刀立马,媚我数沧桑笑傲时所向披靡;媚我极天之峻,媚我万事安康;媚我风调雨顺,媚我国泰民安;媚我蒸蒸日上,媚我欣欣向荣;媚我中华之崛起而将永屹立于天地间而不倒兮!如此国富民强之邦,安能有不媚内而私外之理邪?!
崇洋者,宜慎思之。洋者,应崇也。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师其长技而避其短否(pǐ),此乃崇洋之正道也,非君所谓兼容并蓄而一纳之。然媚者易与崇也。媚,专私之而忘其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专宠于前也;崇,甚爱之而不忘其本,凤舞九天母仪天下恩泽寰宇也。以我辈身负光扬中华传统之重担,任重而道远,是故宜在媚内之基础上崇洋也。明白的说,媚内是基础、是本质,而崇洋则更是一种手段、一级台阶、一块铺路石。故今人切忌不可本末倒置矣!
我华夏国邦,我中华民族已然步入光荣复兴之征程,前方迷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宜上下求索。故人云:“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吾以为,崇洋、媚内乃张弛之道也。综上所述,吾辈实应奉一颗媚内之赤子心,辅以崇洋所获致长技、所得之精华,以强国富民兴我华夏盛我中华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