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见卫晔这么盯着自己,江沅吓了一跳。她也不知道卫晔要干嘛,只拿眼回瞪着他。

      卫晔笑了起来,对着江沅问道:“你便是当年在普月庵的那个女童?我记得你叫阿沅,是不是?”

      江沅点了点头:“我是江沅。”

      卫晔又盯了江沅片刻,才说道:“她带出来的孩子,果然还是有几分像她的。”说完,他便转过身,往堂屋走去。

      江沅听到他这句话,先是有些莫名其妙,随即心头一震。卫晔口中的这个“她”,指的是小姨吧?他既然这么说,那,他心里还有小姨吗?

      “阿沅,去烧茶来!”江鑫对着她叫道。

      “哦。”江沅回过神来,转身便往灶屋走去。

      卫晔走到堂屋门边,看着牵着江铄的顾南蓉,拱手一礼:“江夫人,江州一别,已有十余年,可还安好?”

      顾南蓉忙放开铄儿的手,回礼道:“谢将军挂心,我一切安好。”

      卫晔微笑道:“多年未见,江夫人不如一道叙叙旧?”

      顾南蓉瞅了丈夫一眼,见江鑫点了点头,遂笑道:“那好,将军,请屋里坐。”她把江铄交给了江湄,让他们去隔壁屋呆着,便随着卫晔与江鑫一起进了堂屋。

      卫瑄和郑遂本想跟进屋去,谁知还没踏进门槛,便听到卫晔说道:“你们俩在屋外候着。”

      卫瑄与郑遂对视一眼,齐声应了卫晔一声,转身便站在了屋檐外。

      江沅从灶屋里出来,看见卫瑄与郑遂站在屋外,像两尊门神一般,愣了愣,也没多问,端着茶,目不斜视地从二人中间穿过,把茶送了进去。

      江鑫夫妻与卫晔正说着什么,见江沅进了门来,三人很有默契地停了声。江沅心下虽有些奇怪,也不敢问什么,只把茶放在了几案上。

      “阿沅,你放好茶也就出去吧。”江鑫出声道。

      “是。”江沅点了点头,退了出去。她怕屋里叫添水,也不敢走远,只好跟卫瑄和郑遂一起站在屋外当门神。

      对于屋外这两个少年,江沅都没什么好感。那天在卫府,她便知道卫瑄瞧不起像她家这样的穷亲戚,她有自知之明,不会上前套近乎招人嫌。而郑遂,撞了她爹,她心里正怨恨他,也不想理他。于是,她便一个人走到了门廊的另一端。

      卫瑄听到声响,转过脸来望了她一眼。她心里对他不满,便冷着脸,狠狠瞪了他一眼,毫不顾忌地把自己讨厌他的意思写在了脸上。

      看见江沅这神情,卫瑄愣了愣,皱了皱眉,沉下脸,把头扭到了一边。

      卫晔与江鑫夫妇在屋里坐了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便告辞离开。见他们出了门来,江沅忙上前去,与江鑫与顾南蓉一道,把卫晔一行三人送出了院门。

      见卫晔的背影慢慢走远,顾南蓉不禁摇了摇头,说道:“这卫将军与阿芙,还真像老夫人说的那般,是孽缘啊。”

      江鑫揽住顾南蓉的肩膀,说道:“阿蓉,都过去了,别多想了。”

      顾南蓉只觉得心头有些莫名难受:“我,我只觉得阿芙大好年华,就困在了那普月庵,为她不值。对了,卫将军的事情,要不要写信告诉阿芙?”

      “告诉阿芙,能改变任何事情吗?”江鑫问道。

      顾南蓉一愣,没有说话。

      “那就别跟她说了。”江鑫叹了一口气,说道,“十来年了,阿芙差不多也放下了,何必让她徒增烦恼呢。”

      听到江鑫这么说,顾南蓉也只得点了点头。

      江沅听到父母的对话,很是好奇。卫将军到底有什么事呀?为什么不能告诉小姨?不过现在太晚了,她也不好多问,想着明日趁父亲上值不在家的时候,再找机会探探母亲的话。

      第二天清早,天刚朦朦亮,江沅便听到了父母在屋外说话。只听顾南蓉叹了一口气,对着江鑫埋怨道:“你看你这胳膊,歇了一晚,不但没好,还越发严重了。你不是说这几日在誊抄卷宗吗?你这手可怎么写得了字?要不,找个同事帮一下忙吧?”

      江鑫沉默了片刻,说道:“大家都有事做,怎么能抽出空来帮我?”

      “那怎么办?”顾南蓉有些着急。

      “我,我自己慢慢写吧。”

      “你还能自己写?你这手还要不要了?再说了,你这手都这样了,写出来的字能行?”

      江鑫似乎很是为难:“我才刚去,凳子还没坐热,要是手头的事情做不好,人家退了我,怎么办?我们还能回江州去?”

      听到江鑫这么说,顾南蓉梗了一下,便没吭声了。

      江沅听到父母这番对话,忙披了衣裳,出了门来,对着父亲说道:“阿爹,你带我到官署去,我来帮你誊写卷宗。”

      “你?”江鑫望着女儿,怔了怔。

      江沅笑道:“阿爹,女儿跟着小姨读了这么多年书,别的本事不会,这誊写卷宗还是能行的。”

      江鑫定定地望着江沅,见女儿眼中一片恳切,心头也是一动。江沅的字,他是见过的,虽然有些秀气,但一手正楷也写得端端正正。自己这胳膊,就算忍着痛抄写,做得慢不说,字也写不好。与其被上司责骂,倒不如让女儿帮自己抄写。

      于是,江鑫点了点头,说道:“那行,你随我到官署帮忙,不过,你只能呆着公室,不可乱跑。”

      江沅见父亲愿意带自己去官署,心头大喜,连连点头道:“知道了,阿爹。”

      于是,江沅赶紧洗漱收拾了一番,便随着父亲去了大理寺。

      江鑫在大理寺只是一名小小的书吏,辅佐一名八品的评事官许宜。一上值,许宜便见江鑫带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起来,很是奇怪。江鑫忙解释自己受伤,无法书写,让女儿来帮忙誊写卷宗。

      许宜一开始有些不乐意。他皱了皱眉头,叫小姑娘写了几个字给他看。江沅见状,提笔写了一首李白的《峨嵋山月歌》。许宜拿起一看,这小姑娘的字写得确实周正,这才点头应允,让江沅留了下来。

      接下来几日,江沅便都随父亲一起上值,帮忙誊写案件卷宗。她誊写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还会向许宜请教,有时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处了几日,许宜倒越来越喜欢这聪明好学的小姑娘了。

      这日,江沅正坐在桌前誊写卷宗,只见许宜捏了一本卷宗进了门来,走到江沅面前,说道:“阿沅,你把手上的卷宗停一下,先誊写这本。”说完,许宜把卷宗放到了桌上。

      “是。”江沅把手上的卷宗收了起来,展开许宜给自己的这本卷宗,誊写起来。

      许宜望着江沅,又笑了笑,说道:“阿沅,我看你平日便爱与阿峻讨论案情,我今日想考考你。喏,方才我拿给你誊写这个案卷,你好好看看,再与我说叨说叨案情。”

      许峻是许宜的侄子,二十出头的年纪,与江鑫一样,是大理寺的书吏,皆在许宜手下做事。江沅与他年龄相近,看见特别的案子,也会跟他讨论一番。

      听到许宜叫自己说案子,江沅自然乐意,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说道:“那我看完了再说给评事大人听。”

      “那行,可要看仔细了,晚点我要来考考你。”

      “那我可得好好看看。”江沅把手中的笔放下,翻开卷宗看了起来。

      这起案件,京州府定的是相约自缢案件。话说城东有一户小康人家,丈夫杨炳常年行走于京城与康州之间做点小买卖,妻子荣氏在家打理家宅。夫妻俩结婚多年,膝下无子无女,便抱养了一个女儿承欢膝下,取名念荷。如今念荷也已有十岁了。

      半年前,荣氏生了一场病,身子便不太好 ,一直卧床不起,正在这时,杨炳又要前往康州进货,担心念荷年幼,照顾不好妻子,便请了岳母仇氏来给妻子做伴,荣氏兄长的女儿小荣氏已出嫁几年,但最近因为给孩子断奶,便回了娘家小住。知道祖母仇氏来给荣氏做伴,小荣氏也就一起来了杨家。

      等杨炳半月后从康州回来,却发现妻子荣氏,养女念荷,岳母仇氏,及侄女小荣氏皆缢死在家中,且方式各不相同。荣氏是坐在床上,将绳子系在窗棂上缢颈而死;仇氏则是颈绕一绳,绳子的另一端系于一倒置的衣柜脚上,面向衣柜而亡;而小荣氏与念荷则分坐于柳木椅的两旁,在一根绳子的两端分别打了两个结,绳子中间系于椅背上,两端的结则分别套住两人的脖子缢亡。

      看到屋内的惨状,杨炳惊吓不已,赶紧报官。京州府刑房派了捕快和仵作前往勘察。经察,四人身上都没有伤痕,不是凶案;四名女子皆无被男子侵害迹象,不是奸案;家中无财物被盗,不是盗案;四人皆着新衣,从容妆饰,也无争吵打斗痕迹,也应该不是殴斗互杀而亡。

      京州府刑判便推测荣氏久病卧床,又觉得医治无望而轻生,其母亲仇氏心疼女儿,养女念荷要追随养母,而小荣氏是出于同情姑母,因而四人商量着换了新衣,一同自缢而亡。京州府尹张峤也同意刑判所推之死亡原因,于是便结了案,上报大理寺备查。

      看完案卷之后,江沅眉头轻轻皱起,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儿。看起来是自缢身亡,可每个人的死状似乎都与一般自缢之人不同,江沅总觉得这其中有古怪。

      正在江沅思考之际,一个少年清亮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许评事,我来拿平龙镇蒋家客栈那个案件的卷宗。”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江沅心头一跳。她抬起头来一看,与许宜说话之人,正是卫瑄。她心里“咯噔”一下。卫瑄也在大理寺做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