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听说全宇宙都讲中文? ...
-
也就在子叶懵逼的这一会儿,火球已经抵近了“漫游者”。
“漫游者”待机的探测系统被高能量反应激活,无需子叶手动操作,飞船自动开启护盾。惜命的模样比子叶还怂。
可惜飞船给力,护盾给力,但是能源不给力。无形的护盾在火球面前□□了一下,然后就消于无形,剩余散开的火球并没有足够的威力来对飞船造成伤害。
但是,子叶欲哭无泪。
飞船完全没有能源了。
此时此刻的“漫游者”距离地面还有大约三千多米,而完全失去动力的飞船,就如被抛出去的纸飞机一样,只能靠着机翼滑翔着陆。
而且更为绝望的是因为能源不足,“漫游者”连自动飞行模式都无法开启。只能靠子叶手动操作。
“希望不会翻车吧。”子叶也只是在游戏的模拟中开过飞船,“漫游者”根本就没有飞行许可。但是此刻子叶也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三脚猫驾驶水平了。
子叶一边努力的调整着飞船的方向,一边尽量想找个荒芜人烟的地方着落,他在火球爆炸之后有看到火球飞来的方向隐约可见一座巨大的城池。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子叶只好努力避开有人烟的地方。
但是偏偏因为之前子叶期待着想要见到智慧生命,将“漫游者”着落的方向指向了有人工建筑的地方。此时此刻,单凭飞船的滑翔已经无法远离人烟了。
而子叶看到显示后方画面的屏幕中又有火球飞来。此时飞船距离地面只有一千多米了。地面上的画面已经无需放大就可以看到一些了。
吃一堑长一智,子叶这次早早就看到了火球的红点,很诡异的是,无论“漫游者” 怎么转向,火球都会跟着转变方向,直直的冲着“漫游者”而来。
子叶算算好像“漫游者”着落前火球就会追上“漫游者”并给它一下狠的。
“只有这样了。”子叶心一横,在离地面还有几百米的时候,把“漫游者”的机头对准了底下的山脉。
太阳能板立功了,在滑翔过程中太阳能板为“漫游者”补充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能量,但是就这仅仅点亮了能量槽边框的能量,也足以救下子叶一命。
在即将撞击地面的时候,子叶用补充的一点点能力开启了能量护盾。能量护盾在保护飞船不受外来伤害的同时,也可以保护飞船内的人不受飞船动能的影响,不然就飞船推进系统动不动几十上百个G的加速度,早把人挤成酱了。能量护盾的存在才是子叶敢于直接撞击地面的信心来源。
就如烧红的铁蛋被扔进了雪地当中一般,“漫游者”顶着能量护盾一头扎进了山脉当中。而后面追来的火球,也只得无奈的炸在了山上。直接炸塌了半座山峰的同时,也堵死了“漫游者”一路冲下去的岩洞。
不知冲了多深,能量护盾将“漫游者”的能源再次耗尽。好在古代的材料技术靠谱,“漫游者”靠着机身的材质向下一路横冲直撞,最后卡在了不知多深的一片岩石当中。
“漫游者”作为曾经的“高科技”,除了正常充能以外有很多可以补充能源的方式,除了太阳能以外,星球的地热能同样可以补充能源。只不过正常的地热能补充能源是需要将专门的设备打入地下深处来将地底的宝藏传输给飞船的能量补充装置,而“漫游者”的设备早在无数遍的转手中不知道被哪个中间商拿去赚差价去了。
好在“漫游者”冲的够深,飞船本身的充能设备已经可以缓慢的吸取一些地热能了。
“所以我现在在多深的地下。。。”子叶等待充能设备再次点量能量槽边框后打开了探测系统。
“地下38km。。。”子叶不知该怎么说是好。“我莫不是开了个掘地机。。。”
“系统自检”
“右翼断裂,飞船主体结构受损30%,推进系统受损99%,护盾系统正常,维生系统正常。。。”
“幸好飞船的维生系统没有受损。”子叶放下心来,继续看检查报告。
“也就是说我现在衣食无忧,但是被困在了地下38千米的深度。”子叶看了看检查报告的细则,“飞船主体损坏的都是外装甲板,但是推进系统和右翼的损坏基本等同于“漫游者”失去了行动能力。我是个生物学家,又不会修飞船。”
“现在要么宅100年等救援,要么自己想办法回家。”子叶想了想,“那当然是,宅着了。”、
“我一个生物学家,哪有办法回家哦。”
确定完飞船的状态之后,子叶解开安全带,本来有能量护盾存在是不需要安全带的,但是飞船是以船头竖直向下的姿态冲入地面的,为了将能量全部充给护盾系统,子叶手动关闭了飞船的重力系统。所以才会需要用到本是为了情怀才装上的安全带。此时飞船的重力系统已经重新上线,子叶也不用再被挂在座椅上面。
不过说起来,这个星球的重力有些偏大,悬挂的这一会儿子叶感觉自己的鼻血都快流出来了。“漫游者”的重力系统是按照人类最初的母星的重力设定的,在重力系统上线之后子叶瞬间感觉身体一轻。
不过好在现在可以正常行走了。子叶从维生系统的出口拿了份营养膏垫垫肚子,再取了瓶灌装的汽水解渴。“现在该看看我的宝贝们怎么样了。”
“漫游者”只是子叶的诸多收藏品中的一个,“漫游者”内的大部分舱室都被子叶改造成了仓库,用来存储子叶的各种藏品。
此刻,子叶就找出了第一样宝贝,量子传输装置。量子传输装置大概的原理就是通过量子干涉将一个物体转换为信息态,然后传输至另一个地点重组。当然了,活体传输因为大脑无法完美还原的原因无法实现,但是尸体就没有问题了。
子叶现在想做的,就是把他的探测器传输到地面上,先收集一下这个行星地表的信息。子叶的传输装置传输半径只有38.1km,而“漫游者”到地表的距离,是算上了撞击的坑的深度。也就是说,想要传输,只能传输到撞击坑里。
量子传输系统操作起来很简单,探测器子叶选了一个仿生学的小耗子,小耗子活灵活现,但是却内置了各种探测系统和一个小型护盾发生器。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不是,串戏了。小耗子就被送往了地面。
子叶期待的搓着手手,等着小耗子传来的信号。
“有了”子叶快乐的看着画面出现,先出现在视野里的是满目疮痍的撞击坑,本来应是圆形的坑被火球炸塌的山体掩埋了小半。小耗子在子叶的操作下慢慢抬高视角,一直到看到另一侧的坑边。坑边是树林,树的平均高度约有三十米,树冠多枝叶,而树干部分则很少有分叉。树底长有灌木和杂草。
就在子叶操纵小耗子沿着坑边往上爬的时候,上方的灌木和杂草晃动,突然钻出来三个穿着简朴样式皮甲的人形生物,暂且说人吧。三个人两女一男,都是一头金发,黑色瞳孔,肤色偏白,身高最高的男性190cm以上,两个女性也有180以上的身高,一个看起来身材消瘦,另一个则是较为圆润,但是瘦的那个人胸却比另一人大得多。三人在皮甲下面穿着应该是麻制的衣物,裤子紧紧的扎在皮靴里面。三人围成一团,瘦一点指着坑里在跟另外两人说些什么。
子叶看看自己180的身高,陷入了沉默。。。
而同时,小耗子也在子叶的操作下凑近了三人,想听一听他们在聊些什么。
小耗子终于到了能听清的地方,三人中的男性开口说话了,子叶迫不及待的开大了音响想听。
然后。。。
“叽里咕噜叽里咕噜。。。。”
???
“原来真的不是全世界都讲中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