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立下婚约 ...
-
“潘兄,好久不见。。”杨肇一看到多年未见的好友,立刻放下手上的事上门迎接。
“这是你儿子吗?”杨肇看到好友隔壁的小孩,很是清秀便问道。
“是啊,是我犬子,”潘芘回复着好友,然后回头拉着小儿的手说:“岳儿,这是你父亲多年好久杨叔叔,他可是跟着大将军带兵打仗的,以后要好好学习。”
“小生潘岳,字安仁,见过杨叔叔。”
杨肇看这么小就风度翩翩的,就笑着点了点头,“来,坐,给叔叔啊,讲讲这些年跟着父亲到处行走的趣事。”
然后吩咐下人:“去,把潭儿姬儿瑞儿都叫过来,见一下他们的潭叔叔。”
潘岳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的,见识了不少的东西,见到杨叔叔,就说起了自己的童年趣事。
潘岳一直讲,杨肇边笑着边点头,尤其是潘岳在8岁时救了一弟弟,杨肇就觉得他好友这小孩啊,有担当,以后必成大事!而且脑子想问题的角度和平常不一样,但也能解决问题的,跟姬儿有点相像。最主要是有文化涵养,随口能道古诗词语,在军营待惯了,看到有文化的人也很是欣赏。
“潘兄,岳儿聪明,有才干,以后啊,必成大事”举着大拇指对着潘芘说。
潘芘摇了摇手“哪有啊,岳儿啊,也只是会点东西就班门弄斧而已。”
“哈哈,这少年,很是难得呐,不是犬子可有婚约?”
“岳儿亲事未定,不知杨兄可有介绍啊?”
“犬女今年10岁,名为容姬,道跟岳儿相差无几“杨肇想起姬儿这些年”不过啊...”
还没说完,潘芘便打断道“不可啊,杨兄,我们现在无名无分的,怎可高攀呢?”
“我两都认识那么多年了,怎能说高攀不高攀的,再说了,我也只是一介东武子,岳儿打小就这么聪明了,长大后肯定比子爵高,哈哈哈。。”
“杨兄如此说了,潘某也不知如何回复了,心想着也想应了这门亲事,只是不知道姬儿可否愿意呢?”
“姬儿她正过来呢,也不知岳儿你意下如何呢?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如果岳儿有意中之人,杨叔叔也是理解的。”
潘岳想起在军营中见到的女子,她叫杨大小姐,估计与杨叔叔所说的姬儿八九不离十,边站起来道:”岳儿的婚事由父亲与杨叔叔定夺。“
”嗯..哈哈哈,不过啊,岳儿,我的这个女儿,她生性不喜女红,活泼爱自由,不似其他女子,可能以后你要遭苦哦。”
潘芘觉得他自己肯定不知如何回复,便准备回应。
而潘岳现在更确定是她本人了,“杨叔叔,岳儿从下跟着父亲到处游走,了解各地区的许多趣事,相信容姬妹妹肯定会喜欢。”
杨肇笑着点了点头,没想到这孩子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儿,自己行兵打仗的,再加上大将军要求更严格训练兵队,应该快打仗了,也怕又朝一日无法回来,现在把姬儿的婚事定下来了,自己也放心了很多。相信姬儿也会把瑞儿给好好照顾的。
姬儿瑞儿潭儿从门口进来了,每次都是这样,要见个什么人,潭儿都会等着两个妹妹然后一起进来的。
“姬儿拜见父亲。”
“瑞儿拜见父亲。”
“潭儿拜见父亲。”
可别看那么整齐,也就有不熟悉的人在才那么有礼貌。
潘芘看了看站中间的这名女子,才发现他儿子的小心思了,便笑了笑。
潘岳看到中间的女子,心里暗自兴奋,果然猜得没错。
杨肇看到岳儿看自己的女儿,眼睛都是发亮的,觉得自己刚才的决定是对的。
杨肇站了起来,“来,孩子,这是你父亲多年的好友潘叔叔。”
“姬儿拜见潘叔叔。”
“瑞儿拜见潘叔叔。”
“潭儿拜见潘叔叔。”
“你就是姬儿啊,嗯..”潘叔叔突然说。
潘叔叔突然这么说,肯定是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不说明,难道我脸上有东西?
我转去瑞儿“瑞儿我脸上有东西吗?”
还没等瑞儿回复,父亲便拉着我走向另一边一个小男孩哪里,“姬儿啊,这是潘叔叔的儿子潘岳。”
“你好,潘公子”这人皮肤白皙,五官长得也是极为端正,脸型很是可爱。
杨肇皱了皱眉头,“叫哥哥”
“哦,姬儿名为杨容姬,见过潘哥哥”
潘岳停了一下,定了定神,“小生潘岳,名安仁,见过容姬妹妹”
杨肇把弄着胡子,点了点头,又说:“对了,姬儿,父亲刚才为你和潘哥哥,定了亲事,既然见面了就熟悉一下,培养一下感情,以后好好辅助潘哥哥。”
潭儿一听第一个反对“父亲,姬儿妹妹还小,不能这么早就定下婚事吧?”
瑞儿也附和道:“对啊,父亲。”
“姬儿不少了,已经10岁了。”
是啊,不少了,我在这辈子都活了4年多了,这边的孩子的亲事都是听父母安排的,并且以前看那些电视剧男女都是早早地听父母安排,反对都是没啥作用的。男人都三妻四妾的,嫁谁都一样,这个潘哥哥生得俊俏,也好过嫁给那些官兵。
“我是同意,毕竟父亲安排的肯定不会差”也安慰了潭哥哥和瑞儿妹妹“不过啊,我要潘哥哥答应我3个条件,我才肯嫁”
“姬儿,别太过分。”杨肇反驳道,但也觉得女儿这么做是对的,毕竟同意得太快,嫁过去怕不被珍惜啊。
“杨兄,别生气,有条件是好事啊,这也给他们制造多点相处时间嘛”潘芘道。
“不知容姬妹妹有那3个条件呢,潘岳定当全力以赴。”
回复的这么快,我上哪找3个条件啊。。
“我...我还没想好,这样,我想到了我再找你”便找了个座位坐了起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岳儿,姬儿现在是你的未婚妻,姬儿的3个条件,为父可不帮忙的哈哈”
“父亲不用担心,容姬妹妹的条件,岳儿相信岳儿会做到的”
“好哈哈哈哈哈”
“对了,潘兄,不知后期你会到哪里去呢?”
“后期想到河南周边走走,可能会先回中牟一趟,跟家人说一下这门亲事,也好做准备。”
“其实岳儿聪明,从小就学习儒学,洛阳太学过几月招收新生,岳儿年龄也到了青年时期了,可以去考试一番。”
“岳儿是聪明,只是洛阳太学里招收的不是官家就是政客,潘某不才,可能连报名都进不去呢。”
“说什么呢,岳儿只要想考,未来的岳父写个推荐信的有什么难呢。”
“岳儿自知自己资质不深,可也想学习一番,为长大后能有所作为。”潘岳道。
“好,能有此想法很不错。”
太学?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呢?“父亲,我想到第一个条件了,就是让潘哥哥考上洛阳太学”
“姬儿,你别为难你潘哥哥。”杨肇道,也会潘岳能考上太学,但如果考不到那姬儿不就着一辈子都在等吗?
“杨叔叔放心,岳儿目前12岁,岳儿给自己一个目前,3年里考上洛阳太学,完成容姬妹妹第一个条件。”
也好,还有3年自由,我也可以再玩个3年。
潘芘父子吃过饭后便准备启程回老家了,途中看到姬儿他们还忙着为军兵们熬药,便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进洛阳太学,这样才能给容姬妹妹一个交代!
带着未来的岳父给的推荐信,潘家父子回中牟看望一下父老乡亲,潘岳带着从小的玩伴任子咸往洛阳行走,任子咸从小学武,虽不精湛,但两个人一起去洛阳也有个伴,潘芘往琅琊方向行走了。
其实杨肇也想女儿有个好归属,潘家父子到处游走也不是办法,便想起大将军司马师曾让他在民间选一优秀学者,去琅琊当琅琊内史,内史相当于一个行政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学知识,潘兄从小学习儒学,管理财政自然对潘兄不在话下,便又写了一封信交由给潘兄。
潘岳一开始进洛阳,人生地不熟,一开始只能住一些城外废弃的庙里,后来知道作画能买些银钱,便白天以作画为生,晚上夜读。因为潘岳颜值高啊,任子咸也是销售能手,很多的作画都被洛阳城的小姐购买,很快存了银子便在比较偏的地方买了一个小院子。
没多久,便传来了父亲当琅琊内史的消息了,后面潘岳也没再作画,用父亲给的银子购买了很多诗书,全心全力的为这个考试而努力。任子咸也一直伴读,虽没人推荐考太学府,但也是学些知识。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进洛阳的第二年,便是259年了,洛阳太学每年一考,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考了两次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洛阳太学。
也认识了一起在洛阳太学学习的,将军女儿贾南风、石崇、夏侯湛等人,在太学里和石崇、夏侯湛玩的居多,贾南风小时候比较含羞,又因为生得比较貌丑,眉后一大块胎记,面目黑青,身材矮小,鼻孔朝天的更是自卑地不敢与潘岳言语与任何接触。
每逢夫子提问时,潘岳回复得优雅得体,一举一行便也引来洛阳太学的每个学生的思慕里,因为潘岳敏而好学,夫子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石崇这人上洛阳太学都是父亲走关系的,因为自己不好学,整日都只喜欢玩,但个人敏捷聪明,有勇有谋的,也希望他跟着潘岳玩,能跟潘岳学习学习。
夏侯湛,淮南太守夏侯庄之子很有才华,文章宏富,善于制作新词,又容貌美丽,常与潘岳作诗作对。对比潘岳的才华,夏侯湛更胜一筹。
潘岳白天在洛阳太学学习,晚上便教授任子咸学习,有时候不想学了,就一起山边游玩,当然也不会让洛阳太学的同学知道。
潘岳在洛阳太学时,虽然时常笑容,但跟别人感觉一种高冷的,不容靠近的感觉,而在任子咸这个发小,性格就暴露地体无完肤,爱玩,爱抓弄别人,做着很多与他样貌不相符的事情。
因为从小跟着父亲游走,很多事情都能轻易解决。任子咸就喜欢这样,胡闹还有人解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任子咸在白天的赚钱中存了一些银子,因为吃住都是用潘岳的,自己又不怎么花费,便存了不少钱。
任子咸看中了京都的吃食行业,发现所有门店里,就吃食业是最多人去的地方,便开了个客栈。
开客栈后,开始生意很差,后来潘岳经常带着洛阳太学的同学在客栈闻诗作对,也给客栈带了不少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