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洱囹源头 ...

  •   可能这种无根的生活过久了,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一直没有什么概念。我是在传统英式教育中成长的,可是,除了会一点点英语和听过不少英国歌曲外,英国人在我心中没留下太多东西。说是中国人,除了小时在老爸的命令下,母亲让我念了三字经、唐诗三百首那些,绝大部份都还给母亲了。算来算去看的最多的书大概就只有中文小说和日本的翻译漫画。
      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在这骨节眼上说这些跟旅游拉不上边的私事呢?主要是这天,从九河到剑川的路上看到一些令我莫名感动的事情,老实点说,从九河到剑川大概就只有四五十公里的路程,相对平缓的一段路程,路上风景也不算太特别,路的两旁大部份都是农田,种着小麦、蚕豆、油菜花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农作物。路旁也就是几道若有若无的小溪流,山不算高也没啥看头。除了农田外,能看到的就是一般在这里生活的平民老百姓。这里不是旅游区,也不是骑行的热门路线,这里的人不会有在游客区里那种过度的热情,有的就是简单的打个招呼,或者友善的笑笑。但是不知怎的,我这天就给这毫不起眼的山水,毫不起眼的简单笑容打动了,眼眶湿了一圈。好大一段路都是挂着泪水在骑行。就是两年后的今天,回想当天看到那一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土地,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都能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伏,就别说当天我心里有多激动。那是心里想到的是,这就我祖国的土地,就是我要终老的地方,那个是我的根,也是可生根的地方。我不知用什么来形容那时候的心情,是游子回家的感觉?是孤儿重找回家人的感觉?我不知道,我也没了解到那是啥子。只知道当天山脚下那一片塑料棚反映着阳光,可比我这生我看过无数朝阳,夕阳,还有后来在藏区看到的阳光都到震撼。
      我记得当年看格列佛游记有关飞行岛那段,有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说人的生活必须接连着土地,人一但离开了土地,生活就变了。我呢,在城市中生活太久了,一直过着无根的生活,我也曾经以为这就是我天生就是过这种无根生活的。到这天我才明白过来,也许,我不是天生就是无根的人,也不是不想落地生根,只是没碰到合识的土壤而己。也许,只是也许,我本来就该做过农民的生活,安顿下来,而不是像个牧民一样追逐着城市的资源而一直漂着。也许,也只是也许,我这种逐水土而居的现代牧民压根儿就没有所谓的安顿下来这回事,只能继续的流浪,直到那一天走不动了,就在上天给我早安排好的地方安详的躺下来好好的休息下去。也许,也许,这天看到的只是一种上天的安排,好让我心理上早点为骑行下定决心。又也许,那天看到的才是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回事,一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土地,一群纯扑的不能再纯扑的平民老百姓,过着这种普通而纯扑的生活。不需要什么精彩万分的人生,不需要跨山渡海去找海外仙岛,只要踏实活着就比什么都强。以上一切只是我个人的忆想,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都不重要,也没有确实的答案,人生不是考试,没有正确答案这回事。有听过说,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有时候生命的长度和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过程里你有没有时间好好的欣赏身边的事物,有没有抛开所有的伪装,欣赏生命的本质。
      废话说了一大堆,都是跟旅游无关的,可是上面一段我是不吐不快的话,不能说这是我最后选择留在云南的原因,但最起码,那天心里的感觉相当大程度影响我要参加骑行队到西藏的想法。我不敢说没有这天的经历我不会参加骑行队,但是我会不会一直坚持到底,一直骑到神山岗仁波齐呢这个我不敢说,我也不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大概只有在背后安排这事情的命运之手才知道了。

      剑川到洱源,浓缩了的风光
      我、磨菇头和老朱三人骑行往大理的进度比预计理想,这也对我能走完哈奇骑行西藏的计划增加了不少信心。可能是一直骑着公路车走山路的关系,磨菇头差不多每个上坡都是推着走的。虽然这样,直到下午六时,我们休息下来为止,己骑行了快一百二十公里,计算我们十一点多才从丽江出发,除去午休和食饭的一小时,我们仨实际骑行的时间才六小时左右。对哈奇计划的每天骑50到70公里是卓卓有余,就算是藏区和高原的利因素影响下,我大概也不会掉队。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至于老朱,我是一点悬念都没有,问题只是他想单干还是跟着哈奇走而已。
      走过了剑川后,一直都是上上下下的山坡路,真正平路不多,虽然我们没有高度计,但是渐渐上升的气温不断的告诉我们所在的地点海拔是越来越低了。看到的农作物也由长了出种子的油菜花、蚕豆花和青色的麦子渐渐变为清一色的蚕豆和渐渐金黄的麦子了。云南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由于地理的分隔,不光是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天这样的自然和人文区分,就是从南到北走一遍,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不断变化的景色,拿我们从丽江走到大理这一百多公里来说,如要在同一地方看到这变化大概就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又或者,从华中地区走到广东最南端才能看到这种变化。而能把这时空,空间浓缩在这有限距离内的,大概就只有云南能有这神奇的力量。
      过了剑川以后的风光又跟太安一带是两码子的事,太安一带看到的是连绵的山坡,植披不多,有是只是小量低矮的植物和一些稀稀疏疏的松树植林。加上这年云南大旱,到这时候已有九个月没下雨了。就连丽江的标志玉龙雪山的山顶都没有雪了,只剩下一块黑秃秃的光石头了,就别说太安这个在丽江这出了名缺水的地方了。我也是在快要离开丽江出发去西藏前才看到白雪覆盖下的玉龙山的样子,如果哈奇车队没因各种原因一再推后出发日期,我就没机会看到玉龙山的真貎了。太安的景色真是荒凉的可以,不光荒凉,就是颜色也欠奉,连点缀一下山头的岩石也没有。除了我们吃饭那地方能看到一点绿色的树外,太安给我的印像就是一个连一个的泥色山包,再没别的。可是呢,车子到了剑川一带,景色又是一转,满眼的绿色,农地、山头、就连河水都彷彿带上点绿色,再加上山头上的野花,蚕豆花的紫。跟不久前看到太安的景色完全是两码子的事,没亲历过的很难相信这是两个相邻的乡镇,两地之间只有数十公里之遥。
      我们下午就在这绿地中骑行,风景不算很特别,可是还是蛮舒服的。骑自行车旅行有这个优点,可以得仔细地观看路过的风景。特别是在云南这种景色变化特别大的地方;我想,走过这段路的游客每年可能成千上万,但是会这样看沿途风光的人大概没几个,更别说会停下来细细比较了。可是,骑自行车出门也不是没缺点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每天的骑行距离有限,所以啊,有时候,跟路线有点差距的景点那些可能就要错过了。也是这个原因,当我们过了剑川不久有一个好像叫啥子西湖的景点我们就直接pass了,一来是来回要多骑近二十公里,再来就是听那名字就想到是专门设计出来吸引游客的地方。我不是对参观景点有什么意见,只是对那种新建出来,打算吸引游客的地方不怎感冒,老朱和磨菇头也有同感,所以没看景点,继续前行了。
      打从开放改革到现在,每年都会听到不少的地方发出消息话百万千百打造什么地方特色景点,在我看来大部份都只是地方官员争取政职或者圈钱的活动,对老百姓或者游客一丁点好处都没有。游客嘛,除了小部份喜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有空个照、回啥都不知道,出门纯为让人知道他去了好多好多地方那种人外。更多的游客喜欢一些更原生态的人文景色,不是重新规划,新建成的“地方特色”景区,与其花大钱建新景区不如多花点心思精力保存现在地方特色的东西。文化这东东啊,需要时间需要地方人民一点一滴的累积下来的。像老酒一样,初酿好了就好好的放在酒瓶里让它休息下来,年份够了自然会有它该有的醇香,不用添加人工的香味和修饰。中国有这么多年的历史背景,各地的本身的自然人民风俗就是一道道的风景线,只要细心了解就会发现其中的特色,可是那些常年像走马灯一样轮换的上大人有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些呢?我可不知道了。
      过了那个没去看的景我区后我们仨继续向大理进发,一路上连绵不绝的农村景色,不知怎的,虽然同是农村景色,对我来说却没有了在九河后看到那景色时的感动,也不能说是审美疲劳之类,只是心里的一些感觉跟那时间感受不一样吧。
      那天我们骑行到六时左右,便在离洱源有十来公里的一个类似农家乐的地方下脚了。这地方看来是本地人组建的,基建不多,就五六个客房,加上几个新建没几年的竹棚,因为与储水库相连,跟大理才一个多少时的车程,所以客人大多都是自驾到这里钓鱼的。这天晚上除了我们仨外,就没有别的客人了。因为不是旺季,店里没啥预备,我们仨又在这吃了一顿什锅菜。老朱呢,又拿出他的绝活,让老板做了二人份的,再加了点不另收费的豆付和青菜,不用说白饭自是管饱。因为这里是山区,早晚比较清凉。再加上骑行了一天,我们仨都累了,吃过晚饭后,约八时多就全体休息去了,为第二天的早起作好预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