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 59 章 ...
-
七天之后——
皇宫御书房:
自从上次从临宜寺回宫之后,文澜公主就整日整日的与皇帝待在一起,虽然每天都是在御书房中看书或者吃零嘴,其他的什么都不做。
好在她从前也愿意粘着皇帝,所以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毕竟,若是皇帝有要事与朝臣商议的时候,文澜公主也会识趣的告退,从来不曾插手前朝之事。
而且朝臣都知道,皇帝自幼便宠爱文澜公主,兄妹二人感情深厚。
这日,文澜公主还是照常窝在御书房里,皇帝下朝回来还没多久,门外便有太监通报:“陛下,相爷求见。”
文澜公主一下子警觉起来,她看着林家舅舅缓缓步入御书房,脑海之中苏若云的话怎么也挥之不去。
——【若是林相请陛下出宫,就说明,他可能是要对王爷出手了。】
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难道说,今日,便是林家舅舅决定动手的时间吗?
文澜公主晃了晃自己的脑袋,似乎将脑海之中种种想法都清空一般。
嗯,在林家舅舅说清楚来意之前,她还是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说不定林家舅舅只是有政事要与皇兄商量呢。
林相进入御书房之后,先是对皇帝行礼,而后对着文澜公主说道:“公主也在这里,许久不见,公主越发光彩照人。”
文澜公主讪讪地笑了笑,“我在这里不会打扰您和皇兄吧?”
说着,她站起身来,若他们二人谈论的是政事,她自该避让。
林相却是摇了摇头,“前几日臣在宫外发现了一处好地方,今日特意来请陛下前往一观。”
文澜公主瞪大了眼睛,苏若云的话又不可遏制的在她脑海之中盘旋。
林相从来都耽于政事,合适会注意什么好地方?况且他于皇兄既是朝臣又是长辈,从来都自持身份,做不来什么分享趣事的事情。
林相拱手躬身而立,没有注意到文澜公主的异样,不过皇帝将她的异常看在眼里,疑惑的问道:“文澜,你怎么了?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文澜公主支吾了许久,却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她说不出来,那皇帝只能自己猜测。他笑道:“怎么,你也想出宫看看?”
文澜公主还在犹豫,她不知道该不该按照苏若云所说,阻拦皇帝出宫。
可是林家舅舅在一旁“虎视眈眈”,她心中没底,但她始终相信,苏若云不会害她,王叔也不会害皇兄。
至于林家舅舅——她见的不多,自然是不甚相熟的。
心里的天平慢慢的偏向了苏若云和喻遥,文澜公主也渐渐做了决定,她鼓起勇气,“皇兄,我不想出宫,母后不会同意我出宫的,所以你也不要出宫,陪我好不好?”
文澜公主说完之后,便垂下了脑袋,只有小手还惴惴不安的拉着皇帝的衣袖。她甚至不敢看一眼林家舅舅如今的神情,就觉得自己好像莫名的很是心虚,就像是做了什么坏事一样。
皇帝哪里知道她心里的弯弯绕绕,只是单纯的以为文澜公主不想让他出宫,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母后是绝对不会同意让文澜出宫的,要是他随林相出宫,那么文澜又要回到自己的宫中,被母后派去的嬷嬷盯着,行走坐卧、任何事情都要循规蹈矩。
或许平日里他还要打趣文澜公主几句,只是今日见文澜公主的表现实在是异常,他暗自嘀咕,莫非这些日子母后又给文澜加了什么苛刻的规矩,以至于文澜如此害怕?
从前也是有这样的情况的,所以皇帝并没有多想,反而安抚般轻轻的在她的手上拍了拍,对林相说道:“朕还有许多奏折需要批阅,今日就不去了,若是真有什么趣事,丞相下次进宫时讲给朕和文澜听就好。或者下次若是时间合适,朕与文澜一同去看。”
林相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文澜公主,回道:“陛下,若真是趣事,陛下不能亲眼所见,岂不是遗憾?只怕下次不常见,只能空自叹息。”
皇帝却没觉得有什么遗憾的,“这世间趣事,朕不可能都要目见,耳闻已足够了。”
身为皇室之人,虽然身份尊崇,锦衣玉食,但同时也失去了田园之乐。就比如文澜贵为公主,奴仆成群,却连出宫都是奢望。
人生在世,有时拥有也代表着失去。
世间万千,他一个人,纵然坐拥四海,又怎么可能将所有美好都囊括其中呢,这个道理,喻遥早就教会他了。
林相却意有所指的说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是有些事情,不亲眼所见,仅凭听别人说,是很难相信的。”
皇帝不明所以,文澜公主却猜到了几分,林相说的,分明就是喻遥。
她捏着皇帝衣袖的手抓得更紧了。
但林相却没有再给他们时间,撩袍下拜,“请陛下随臣出宫一观。”
“放肆。”皇帝轻飘飘的呵斥了一声,有些为难的看向文澜公主。
林相身为丞相,又是皇太后的娘家人,皇帝自然是要给他几分面子的,何况林相做出此等做派,虽然有强迫的意味,但是皇帝还是有些犹豫了。
不过是出宫一游,虽然不知道林相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是总归不会于他有所损伤,而且瞧着林相一脸坚定,似乎他若是不答应,林相便要在此一跪到底一般。
文澜公主突然有些气馁,怪不得苏若云会说,即使她阻拦了,其实也是拦不住林家舅舅的,事实果然如此,皇兄已经有所动摇了,她根本做不了什么。
可是……林家舅舅越是执拗,文澜公主就越是肯定,今日的事一定跟喻遥有关。
她又想到苏若云最后离开的时候抱住她说的话,【若是拦不住或者不想拦,便跟随陛下一起出宫吧。】
她又抓了抓皇帝的衣袖,试探着问道:“皇兄……你不要丢下我好不好?”
她不够聪慧,所以想不出林相意欲何为,但是若苏若云说她可以前往亲眼见证,那么——无论今日是谁的胜利、谁的下场,她都要眼睁睁看着,总好过听别人对成王的恭维和对败寇的恶意编排。
皇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若是丞相执意,朕便与文澜一起,去看看这个趣事是否如丞相所言错过便成遗憾。”
只要皇帝同意出宫,文澜公主是不是跟随一同前往,林相根本不在乎。
他心中甚至有些轻视,对文澜公主,也对苏若云——想必在临宜寺,苏若云让文澜公主做的事便是阻拦他向陛下进言吧,可是两个小小女子,未免太过天真。
苏若云觉得凭借文澜公主就能拦住他吗?简直是荒谬。
他若真是要在宫中弹劾喻遥,便属于政事,文澜公主不得在场旁听,还能起到什么作用。
就像出宫一样,他不在乎多一个文澜公主,所以文澜公主可以跟陛下一起出宫。若是他不想带着文澜公主,自然有人可以将她困在宫中。
不过一起去就一起去吧,林相心中带着恶意想着,文澜公主和陛下不是一直亲近喻遥吗,等到亲眼看见喻遥通敌叛国的罪证,他倒要看看,陛下和文澜公主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包庇喻遥。
-------------------------------------
京城白鹿巷——
根据林相得到的消息,喻遥每隔几天都会在白鹿巷中的一个酒楼上会见传信之人。
喻遥身边的能人众多,所以他的人并不能通过跟踪喻遥来发现传信之日。但是与喻遥相见的人身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高手,所以林相的人一直在盯着。
今日盯着的人来报,那人又往白鹿巷来了,林相这才匆忙进宫请皇帝见证。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们身边带着的侍从并不多,文澜公主也换做男子打扮,亦步亦趋的跟在他们二人身后。
不知怎的,皇帝心中有了一个不太好的预感——不是说要欣赏什么趣事吗,这种寻常巷子中能有什么趣事?可若不是来看趣事的,那巷子里会藏着什么呢?
到了酒楼,门口一人上前附耳对着林相说了什么,林相点了点头,又使了一个手势,才转身说道:“公子,玄机就在楼上,请。”
林相眼眸之中浮现出一种狠辣,刚刚他派来盯着的人说喻遥已经上楼了,如此隐秘的事情,皇帝都只带了几个随从,喻遥自然也是轻车简从。
而他早就在这个酒楼附近布置好了人手,今日他要让喻遥插翅难逃。
箭在弦上,皇帝虽然觉得事情并非他所想的那样,但是如今再回头已经迟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踏进了酒楼的大门。
酒楼的二楼之上,左手边第三间房间,林相直接让人踹开了大门,房间之中赫然坐着喻遥,以及他对面一个普通而陌生的人。
皇帝瞪大了眼睛,不明白喻遥为什么在这里,更不明白林相为什么要带他来——林相就像是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故意带他前来亲眼见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