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夕阳下的长安城尽显一派祥和之色,城内的一处茶楼旁挤满了人,来往的行人也有不少驻足旁观,一群人围在一起,听着老先生说书。
“哎,正所谓,古城铸忠魂,寸寸皆埋骨,半壁山河沦丧,可怜多少儿郎啊”
语落,醒木儿一敲,随着人群里一阵掌声和喝彩声响起:
“好……讲的好啊……再来一段……”喧哗声沸反盈天,乱成一片,连绵不断。
不远处一个瘦小的身影,背对着西边缓缓落下的太阳,匆匆忙忙地朝着这边跑来,夕阳把他的身影拉的老长,他跑到茶楼旁,麻利地钻进人群,弄得不少人甚为不满地叫骂着,他也没有理会,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在地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红扑扑的脸上滚滚落下。
他叫顾长安,年九岁,家住长安城十里之外的一贫穷村落,家里靠打渔为生,一次和爹爹进城买卖,偶然听见说书,从此每日都往这跑,只为了听说书先生讲故事。
顾长安刚坐下,满心欢喜地准备听故事,这时,只见说书人起身弯腰,抱拳道:“今儿个,这故事啊,就讲到这,若是觉得小老儿我讲的好,各位看官若听得满意,有钱的捧个钱场,赏给几钱,没钱的也多谢各位给小老儿我捧了个人场,改明儿啊,还是同样的时辰,还是这个地点,小老儿继续在此给各位说上那么一段”说罢就准备收拾摊子,
顾长安见此,满脸皆是失望之色,他垂头丧气地起身,准备离开,这一切都被一旁的一个听客看在眼里,
这时,一吊铜钱啪地从顾长安眼前飞过,落在了长案上,小老儿一惊,看了眼案上这一串铜钱,甚是欢喜,接着满脸笑意的望向人群,佝偻下腰,对着一男子连忙说道:“这位看官,承蒙关照,承蒙关照啊,小老儿不胜感激”边说着拱起双手重重地行了一个礼,
只见他面前站着一肥头大耳的男子,身着一身的绫罗绸缎,满手皆是玉扳银戒,一身富贵之象,旁边还跟着几个随从模样的人,看样子不是达官显贵也是个超级有钱的主儿。只见那男子对着他满脸憨笑,一笑还露出一口金牙,闪得亮眼,这一看,确实是位有钱的主儿 。
随即那憨厚男子开口道:“老先生,我说啊,我这才刚来,你就给我讲完了,还没听过瘾呢,要不你就再给我讲上那么一段?”说完边打着哈哈,边看着垂头丧气的顾长安。
“是呀,来一个,再来一个,讲一个,讲一个……”人群里又附和道。
说书人抬头看了看熙熙攘攘的人群,又看了看案上的铜板,两眼满是贪恋之色,但他又若有所思着什么,就在这时“啪”又是一吊铜钱摔在了长案上,见此,说书人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仿佛达到了目的,但表面又故作镇定,他捋了捋胡须,装作犹豫状,迟疑片刻之后,又脸色一沉,连连摇头叹道:“唉,人生不易啊,这人活半辈子也只图这一点钱财,罢了罢了,也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既然各位这么有兴致,那就是给小老儿我长面子,那我也就不吝啬,就给各位再讲上那么一段”边说着赶紧把两串铜钱收入囊中。
随即他又看了看眼前憨厚的男子道:“这位客官,不瞒您说,这上从三清无极,玉皇诸天,下至前史后诗,历朝兴衰,只要您说的出,我都能给您讲。
“哎呀呀,竟说这些文绉绉的,我就想听听故事,图个乐呵”憨厚男子连忙摆手道。
说书人摇了摇头笑道:“得了,爷,我这就给您讲一个”。顾长安见此,满心欢喜,兴奋地跟着人群叫喊着,见他咧着嘴,盘坐在地上,一手撑着下巴,痴痴地望着说书先生。
“咳咳”只见说书先生含了一口清水,润了润嗓门,长衫一摆,衣袖一扬,这么一看倒也有几分模样,像那么回事的感觉。
“啪”醒木儿一拍,看客皆静,说书先生神秘的脸上带着些许严肃,两个眼睛发出精茫,用他那深沉又浑厚的独特嗓音喊道,各位看官听好了啊”
“这故事,从何说起呢,相传啊,这大业618年,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群雄混战,这江湖上早已是动荡不已,各路英雄豪杰称霸一方,武林门派拔地而生,其中更是能人辈出。
江湖上一直相传着一句话,太虚烟雨灵花宫,日月云冥在其中,玄凤侠隐清风外,天玑锁雾武林风。
这分别啊,指的就是江湖上威望最高的十大门派,太虚教派,烟雨门,灵花宫,日月盟,云冥岛,玄凤谷,侠隐山庄,清风院,天玑阁,以及锁雾岭。
其中这天玑阁与锁雾岭,实力强大,在江湖上最为人所知;至于其他几派,行事低调隐秘,它们之间实力对比又如何,咱暂且不谈,但是能排上武林十大门派,绝不容小嘘。
故事太长,今儿个,这主要给你们说说这锁雾岭。
相传,这锁雾岭位于黔中道溪州一带,其名字由来,有传闻讲这丛山之中,有一湖,名曰‘锁雾湖’湖面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寒气逼人;更有人讲,这湖底,镇压着一条妖龙,这妖龙正是当年大禹所斩杀,但是怕其邪灵作祟,为祸人间,故取万年之严寒,将其封印在此。
但也只是听闻,没有人知道是否真有此事,更没人知道这湖底到底有什么,这个故事,也只是当时在当地百姓口中所流传。
而在当时,据说有一著名相士名为袁天罡,此人善观星相,阅风水,精通天文历法,更是能凭风声风向断吉凶,其下门徒众多;
此人踪迹常年飘忽不定,为寻丹问药之事四方奔波,只为寻得一味名为“仙蕈”的药引,这“仙蕈”便是一种灵芝,与平常灵芝不同,这仙蕈乃是集赤,青,黄,白,黑,紫六种颜色于一身,万年成形,极为罕见。
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天机泄露必遭天谴,这占天算命,本就是有违天命之事,这逆天而行,必然会耗损阳寿。
据说啊,这“仙蕈”就有着借寿续命之效。其寻丹问药,游历四方,这目的自然也就明了。
好了,言归正传,故事回到当年:一次游历途中,袁天罡率弟子二百有余,在机缘巧合之下,路经此地,见此异相,心中大悦,甚是称奇;于是他便卜出一卦,卦落,方才他那满面春风的脸上却顿时黯然失色,至于卜出什么卦象,无人知晓;
只见他当时,满眼迷离,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独自在一旁自言自语着,隐隐听见几句话:“平湖锁秋雾,云雾囚秋湖,万物皆天定,归路或歧途”众人听完皆是不解。
半晌,他满是忧愁的神情,才恢复了些许平静,他看着湖面,轻捋着那半撇胡须,时而点头,时而摇头,自叹道:“时也,命也啊”
思索良久,他便把众弟子召集过来,借以问药之名,交代众弟子,自己决定独身先行寻药,若时日成熟,能够早日寻得仙药便回,如若无果也乃天意;
他告知众弟子,此处是为一处绝佳风水之地,在此修心炼身,乃不二之选,只要持之以恒,待以时日,必有大成,并嘱咐众弟子务必驻守于此……,众弟子听完未有丝毫犹豫,齐声应道“谨遵师命”。
其实他早已算出,此地乃是一处天地灵脉,这灵脉乃是关乎着家国兴亡的命脉,也关乎着天下苍生,其中藏有着太多太多的秘密,其担心引起动乱,并未将全部实情告知于众人。
是夜,他又观天象,测星云,掐指问卦,后又召来自己唯一的五名亲传弟子,根据卦象所指,寻得湖边一处空地,排形布阵,立坛作法,欲将此地封印,只见一时之间狂风呼啸,电闪雷鸣,五根光柱从天而降落入湖中,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响起,便一切又归于平静。
次日,他取来大批金银钱财,将这批钱财下分配于众人,以便在此维持营生,交代事宜后便独自起身,一路北去,这批弟子也就在此安定下来。
这一去,时日漫长,一载,两载过去,杳无音讯,随着归期无望,这批奉命驻守的弟子,也便慢慢在此靠着足够的钱财,得以生存发展维持生计,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伙势力也日渐壮大,于是便开宗立派,从此自成一脉,借着这仙湖之名,得名为“锁雾”
锁雾湖位于群山峻岭之中,锁雾一派,故也被人称之为锁雾岭,这锁雾岭也不知有何本事,在短短数年之间,便把“方圆百里”所有村寨尽收麾下,在外人看来,这锁雾岭不过就是群山中的一些偏远村寨,又有谁知,这所谓的偏远村寨,充满着神秘,一些能人异士,武林高手,皆匿隐在此。
锁雾岭共设五堂,绕湖而建,其中四堂各居一方,分别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至于中堂最为神秘,少有人知晓,据说立于湖的正中央;这各堂掌事,便是当年的五名弟子,他们谨遵师命,驻守在此,一起维护着门派的发展,共同守护着这一片神奇土地。以及那无人知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