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的这首五言绝句虽然我老早就会背,可我还是把它抄在笔记上,并且时常带着,对于这首诗,我总有深深的亲切感,因为作者精确的表达了我所想说的话。
      童年时,我家住在老淮河路东边一条曲折幽深的小巷里,虽然搬家已近十年,可那儿仍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倘若能“夜来幽梦忽还乡”,清晨,我会笑着醒来。然而,梦中的那条老街,已经不复存在了。
      巷里的屋子都很旧,爸爸说,他小时侯这些房子就有了。我只知道从外面看,这些房子的房顶上是鱼鳞般的黑色小瓦,瓦缝中还有嫩嫩的小草和小花,墙壁是青色的;从里面看,墙壁是黄色的。倘若下雨时,屋里地上要放许多盆,我很乐意从盆之间蹦过来,跳过去。如果下雪,更有趣!爸爸会在雪地里挥舞着粗竹竿将房顶上厚厚的雪赶下来,并不因为房顶上的雪干净,是我堆雪人的好材料,而是怕积雪把房顶压塌。
      记忆中的院里有口古井,那可是口不折不扣的老井,据说有一年还从井底捞上来许多银元。这井冬暖夏凉,井沿上爬满了许多深绿的青苔,印象中井水里冰的西瓜可好吃啦!小时侯,大人总不让我到井边玩,怕我不小心会掉下去,可我趁大人不注意,仍喜欢悄悄跑到井边,爬在井沿向向小看,看见井里也有一个小女孩,伸着脑袋向下看,心里还扑通扑通跳呢!
      我家那时所处的,是游玩的最佳地段。向南过一个马路,是繁华的九狮商厦(当然,已成云烟),再过一个马路,就是逍遥津,西边是热闹的淮河路,北边是我认为我市最美的包河,东边,则是我童年的极乐天堂——小花园。
      我不知道这个花园有没有正规的名字,反之从小就这么叫,很顺口。其实是环城公园的一段,北承鲲鹏志,南接九狮苑。小花园的外围是一排老梧桐树,绿叶层层叠叠,亭亭如盖,若恰逢日历天晴,树叶间隙中会渗下星星宝光,随风翩然闪幻,别有一番情致。
      迎门是一列矮矮的青石梯,拾阶而上,步入园中,先会看到一大丛迎春花,初春怒放时,就象一团团金色的光芒向四周炫耀开去。花园中间有一棵浓阴委地的老梧桐,下围一圈石凳,于是大家也坐成一圈,聊起来,只管海阔天空。梧桐树边有好几棵桃树,每年都开的十分齐整,满树满眼一片粉红。至于园中微露的羊肠碎石小径,以及各具奇妙的多种花木,都是我和小伙伴们游戏的得力素材。
      园中南北两端各有一个亭子,北边的亭子上依势缠绕着紫薇藤,藤上攀翼的翠叶似一袭凤尾铺撒而下,紫薇花开时,白中泛得粉红,说像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我看更像凤尾顶端的彩翎。爷爷最爱带我到这个亭子,因为每当“夕阳在山”时,爷爷就会在这里和许多爷爷一起下棋。往往除了两个对弈的人之外,还要围上一大圈得老翁,各自为政,揎拳捋袖,为一着棋争得激动时,会指手画脚,唾星四溅,非得坐稳军师交椅不可。而我们这些缺齿顽童,也会在橙红的阳光下,拖着自己细细长长的小影子,或放风筝,或捉迷藏,或逮蚂蚱,在五线谱般的小道上,跳跃着我们快乐的音符,整个花园都沐浴着详和与快乐!
      时过境迁,我已经长大了,而爷爷也年事越高,早已不再下棋,如今的小花园中,消失了当年的音符,只有草木无言,徒添了几分苍翠。
      每天放学时,透过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时能看见老爷爷带着孙儿在街边道旁悠闲的散步,总能令我想起我的童年,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爸爸常笑我爱怀旧,可能吧!怀旧如同雾里看花,细细的白雾筛出来,撮其要,删其粗,再经依稀的记忆润色一遍,后展入眼帘,则集众妙之大成。
      忽然想起崔颢的《黄鹤楼》,以做结尾: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