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前往道武 ...

  •   “老六,我带兵士先行一步,你和太医带着宁熙在后边正常赶路就行,不用追我们。”大王爷拍了拍完颜洪烈的肩,“一切以自身为重,到了先去找我,别直接进去,万一有传染性呢。”
      “大伯,你到了先问问邢州刺史,看他查没查出来怪病的起源,传播时间,还有告诉当地百姓,我和爹爹带着太医们随后就到,让他们坚持住,我们一定可以治好他们的。”完颜雪从马车里探出头“一定要让他们重拾信心,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大伯知道了,我走了。”大王爷翻身上马,带着三千兵士开始了急行军。
      “各位太医,我们也出发吧!”
      “全凭王爷做主。”三位太医本就是自愿要去救治百姓,原来还有些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解决,现在听到雪儿说她见过这种症状的,信心倍增,他们一定可以战胜这次怪病。
      不过一天半,大王爷就带人赶到了邢州,在刺史府见到了周刺史,听他详细汇报平乡县的情况。
      周刺史看到大王爷开心地不得了,终于来一个大人物可以帮他分担一下了,他最近真的是忙的焦头烂额,要将病人隔离,找大夫给他们救治,开粮仓给他们提供食物,还要买药材,新的病人也要送去隔离点,这么多事桩桩件件都由他一人安排,他真的是分身乏术,更可气的是还有一部分人浑水摸鱼,说这不是病,是得罪了鬼神糟了报应,必须给鬼神道歉上供才能解决这次的问题,他就快顶不住了,还好大王爷及时赶到,他才松了一口气,激动的开始汇报“禀王爷,这次怪病是从平乡县的道武镇爆发的,目前还没有人员死亡,症状有:前颈肿胀,一般出现在脖子的根颈部位,尤其是在伸脖子的时候,这种肿胀会更为明显;脖子增粗,部分病人出现皮肤潮湿、搔痒、肌肉乏力、疼痛,有一个严重的出现了周期性瘫痪的症状;咽喉部位有压迫感,并出现咳嗽、声嘶及吞咽困难等情况。我这边的大夫没遇到过,把把脉说是阴虚肝郁,肝阳上亢——”
      “停。”大王爷打断周刺史的话“说点我听得懂的,比如到底传染不传染,从发病到现在多长时间了?”
      “王爷,大夫初步判断不传染,但是病人的数量确实还在不断增加,所以下官也不敢肯定,只能还是封锁镇子,等太医到了看诊后再决定,从病发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大夫开的药治好了一部分,但是很快病情又反复了,还有一部分宵小作乱,四处散播谣言,说脖子肿大不是病,是报应……”周刺史开始抱屈,他真的太不容易了,等熬过这件事,他就还回边境当他的将军,再也不弄这些事了,他真的不是这块料,他就喜欢北边的风沙。
      “周刺史,你放心,皇上知道你的辛苦,已经派了六王爷带了三个太医正在赶来的路上,你再坚持坚持,内政还由你做主,本王的兵一部分去跟你的人继续封锁道武镇,一部分去抓那些造谣的人。”大王爷看他一脸苦涩急忙安慰他“你放心,这次来的还有皇室的宁熙郡主,她是神医的徒弟,跟着走南闯北看诊的时候见到过这种病,她知道怎么治,你去告诉百姓,让他们燃起信心,封锁不意味着不管他们的死活,反之,这是朝廷非常重视,所以要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方便救治,让他们不要害怕,太医带着药材随后就到。”大王爷挥手让兵士跟着当地人去封锁各个要道,没有下令之前任何人不准进出,顺便告诉百姓,这次的病有人会治,让他们放宽心,朝廷会提供治病的药材和银子,病治好后相应的赋税也会减少的,要让他们充满希望。
      过了一天,完颜洪烈一行人也赶到了,周刺史把他们迎进了刺史府,给他们汇报了一下怪病的情况,“王爷,郡主,这个怪病症状是……,所幸目前还没有病人死亡,病人主要集中在道武镇,我把他们安排在了隔离病坊,因为还不能确定会不会传染,所以道武镇还是封锁状态。”完颜雪一听,心里就有数了,这应该就是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周刺史,发病的有多少人?”
      “回郡主,发病的差不多有一千多人,严重的有几十人,已经出现了瘫痪的情况。”周刺史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他们的到来,“不知郡主和太医可有良策?”
      “周刺史,你放心,我跟着师父见过这种病,待我去看看病人就能确定。”看他一脸希冀,又补充了一句“你放心,不出我所料的话,这次的怪病很快就能解决,应该不会有人死亡,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多谢郡主。”周刺史对着雪儿重重鞠躬拜了下去,得了一句准话,他的心也放了下去,看着自己治下的百姓受着病痛的折磨,不停的哀嚎,他的心里也不好受,虽说一个月了都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但是谁也不能确定明天还会不会是这么幸运,所以听到雪儿说这个病不会有人死亡,他提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只要人还活?着,一切就还好,他会向朝廷申请,减免赋税,道武镇的人一定可以同心协力,渡过难关。
      完颜雪带着太医去看了看,病人都是脖子变粗,精神不振,乏力,头晕,身体肿胀,诊脉则是肝阳上亢,就是典型的甲状腺肿大。
      赵太医诊了诊轻症患者的脉,发现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肝郁气滞“郡主,可以用理气解郁,软坚散结的药,青木香五钱、陈皮三钱、海蛤粉三钱、海带二两、海藻二两、昆布二两、海螵蛸二两,水煎服,每日2次,半个月应该就可以好。”
      钱太医又去看了看比较严重的病人,舌质淡红,苔厚腻,脉细滑,脾虚痰湿“郡主,可以开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连翘、半夏、甘草节、独活各一钱,海带五分,水煎服,一个月后若症状减轻再换方子。”
      孙太医看了看,补充了一下“腹泻的可加薏苡仁,怀山药,陈皮;脖子较硬的加三棱,莪术,僵蚕,地龙;胸口闷痛的加柴胡,郁金,枳壳。”
      完颜雪把了把脉,发现三个太医都很厉害,虽然他们不知道病因,但太医不愧是太医,开的方子正合适,“三位太医,这个病和我师父当时遇到的一模一样,就是大脖子病,这是由于缺碘造成的。”
      “敢问郡主,碘是什么?”孙太医十分奇怪,他从医四十载,从未听过碘这个东西。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就像猪骨可以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一样,海带,昆布,和一些海里的裙带菜里边含有碘,人吃了这些海带,海鱼之类的东西,就不会得这种大脖子病。”完颜雪只能尽量用他们听得懂的去解释。
      “那这次怪病是因为我们没吃这些东西吗?可是以前也不经常吃这些东西啊,为什么以前没事?”周刺史发出了疑问,海产品这种东西,大部分人都嫌它腥,再加上他们这属于内陆,土地广阔,根本不缺蔬菜,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吃那些干巴巴,腥兮兮的海产品。
      “含碘的食物不仅是那些海产品,内地也有很多,比如芹菜、菠菜、小白菜、大白菜、青椒等蔬菜,只是没有海里的东西含的碘多,所以这次的病情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你可以顺着这个方向查。”完颜雪提示道,她让系统已经查过了,但是她没办法告诉别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地的一个富户为了自家的盐铺生意,恶意降价竞争,玩阴的赶走了卖海盐的商户,不允许人家继续在平乡县卖盐,那商户势小,只能是忍气吞声换了一个县城继续卖,所以别的县城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少,只有平乡县的道武镇,因为吃的都是富户的湖盐,里边不含碘,日积月累,人的身体就抗议了。
      “是,郡主,我这就去查。”周刺史看隔离病坊已经没他的事了,就带着人出去顺着完颜雪说的开始查,走到大街上,一个跟着他的衙役戳了戳他的后背。
      “王五,怎么了?”周刺史问道
      “大人,郡主不是说海里的东西含碘多吗?小的就想起来一件事,这道武镇以前吃的是海盐,最近变成了湖盐,是不是因为这个啊?”王五是平乡县县衙的班头,因为处事圆滑,成了周刺史在道武镇的引路人。
      “哦,有这回事?”周刺史觉得衙役的话有几分道理,“我记得你是县衙的班头对吧,这里你熟,你带人顺着这条线往下查,我去查查别的,看这些患病的人有没有什么别的共同点。”
      “是,大人。”王五领着一堆人退下了,他原本是不知道这些的,还是他媳妇抱怨吴记盐铺不讲信用,原本是卖的20文一斤,现在把刘记海盐挤走就涨成了35文一斤,早知道当时就买刘记三十文一斤的海盐了,真是不该贪小便宜,现在吃大亏了,只剩一家卖盐的,不买他的都不行。
      王五是平乡县衙的班头,比那些普通衙役权利大多了,而且他为人圆滑机敏,从不像别人那样恃强凌弱,有点权利就要使出来,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是个官似的。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上到县令师爷,下到乞丐游侠,跟什么阶层的人都能处的很好。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就找了自己之前的一个兄弟——林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