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开机 ...

  •   刘安特地挑了个黄道吉日,作为《丝路风雨》的开机之日。
      在搭建好的摄影棚里,沈远哲和一众演职人员,换上了特制的戏服,手捻几炷香,同其他人一起对着香坛拜了拜,算是完成了开机仪式。
      开拍的间隙,他不由得看向林继辉,东方传统美男子的脸型,眼角微微上扬,带着些许隐约的张扬,浑身的气质清冷中透着温和,看似矛盾却没有一丝违和之感。
      因这仔细的端详,便是沈远哲也不得不承认,单从外表气质来看,林继辉与她确实极为相配。
      想到她,他不禁回头望向摄影棚的一角,那是刘安导演特意吩咐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无论是光线还是温度,比起演员拍摄之处都要舒适得多。
      只见她无视拍摄现场的喧闹,安静地坐在木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左手支着下颚,右手滑动鼠标,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神情专注而肃穆。
      “六分三十二秒,经坐的姿态不对,应该是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而不是坐在小腿上。”
      “十八分四十秒……”
      剧组工作人员刘晓晓,坐在她的身旁,细致地做着记录。
      低声的絮语,隐约传来,待穿过人群已不太清晰。
      她的一举一动,并未受到现场的喧闹所影响,她所在的角落沉静得自成一个世界。
      直到刘安走向那个角落,沉静被打碎,仿佛滴入清泉的浓墨,瞬间将她从隔绝凡俗的所在拖入喧嚣的尘世,画面渐渐变得生动了起来。
      刘安在刘晓晓让出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对着那记录本,与她一起看着电脑屏幕。
      她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指着屏幕比划,时而侧耳倾听,举动间透出一种隔绝外物的专注,眉眼间尽显专业的从容。
      “好的作品,不仅叙述历史,还应折射现实、感染观众。以现代手法处理历史没有问题,但是历史的精髓不能丢失。”剧组渐渐安静了下来,她的声音变得清晰,“我们所有的准备工作,从场地搭建到服化道,再到演员的表达,最终融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仅要符合历史的习惯,还要考虑观众的审美。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点,而不仅仅是强调演员的个人爆发力。”
      “平衡点!”刘安的脸上透出一种恍然大悟的喜悦,眼神中迸发的惊喜不加掩饰。
      “是的。”她的眼神坚定,滑动鼠标拖拽画面,“您看这一段,就拍得特别精彩,演员表达自然流畅,道具摆放切合生活习惯。虽然没有大悲大喜的情节,但细细品味,却又有回味悠长之感。”
      “见过的生活!”刘安若有所思,嘴角渐渐有了笑意,“杨老师,谢谢你,我懂了!”
      “京大的教授,即便之前没听过名头,也是不容小觑啊!”不知何时,站在他身旁的柳月感叹道,“实在惊艳!粉丝们经常夸我演技不错,我自己也一贯这么认为,但听了杨教授这番话,突然感觉自己之前的表演还是有太多窠臼。”
      是啊!惊艳!她的性子,从来都是非得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才肯罢休,又怎能不让人惊艳?
      沈远哲在心底感叹道,翻开龙龙送来的复印件,看样子正是刘晓晓做记录的那一本。陌生的字迹,如幼童学字初期的工整,显然不是出自她的手笔。
      因了这一场对话,刘安决定把《丝路风雨》之前拍过的戏份,重新再拍一次,这样的决定虽然有些出人意料,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两个追求完美的人碰到一起,总是免不了对作品的精益求精。
      导演和编剧的解说,演员们集体性的沟通揣摩,使得挑灯夜战,成了拍摄的必然。
      一直到晚上九点,片场此起彼伏的饥肠辘辘声,终于让拍得兴起的刘安和演职人员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先吃饭吧!”刘安恋恋不舍的示意拍摄暂停。
      场务招呼工作人员将装满盒饭的餐车推了进来,众人纷纷围了上去。
      “龙龙,多拿几个盒饭过来,拿一份没有洋葱的。”看着她稍显苍白的脸色,看着林继辉若无其事地吃着助理抢出来的盒饭,沈远哲不由自主吩咐道。未婚夫的避嫌,她即便理解,却未必不难受吧?
      “好。”龙龙挤进人群,抱了七八盒饭走了过来。沈远哲帮着将盒饭分发完,把没有洋葱的一盒递给杨书。
      “谢谢!”杨书浅笑致谢。将饭盒打开,一边扒拉着饭食,一边与刘安一道细看重拍的片段。
      “就是这个效果!”刘安滑动鼠标,面色惊喜地说道。将手里的盒饭随手放在桌面上,“等后期处理完,效果肯定更好!”
      “拍得太好了!”有工作人员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哭得稀里哗啦。
      “杨老师,我们这部剧,肯定会大爆的!”刘安激动不已,兴奋得完全停不下来。虽然他拍过许多品质精良的作品,却坚信这一部作品会是他导演生涯的里程碑。只见他在摄影棚里来回踱步,拿着手机念念有词道,“要请最好的后期制作团队,跟投资人商量追加投资金额。”
      刘安异乎寻常的激动,让片场众人忍不住围了过来,一起看向电脑屏幕,那里正播放着新拍的片段。
      蜂拥而来的众人,让杨书无奈地放下饭盒,从人群包围处挤了出来,以免阻挡众人的视线。
      “吃块糖垫垫吧!”看着热情高涨的围观众人,沈远哲从裤兜里掏出两颗香橙味的牛奶糖,摊开在掌心。
      “谢谢!”杨书剥开糖纸,细细咀嚼。酸甜的味道从喉间咽下,安抚了她不太明显的心悸。
      “沈哥,也给我一颗。”龙龙惊喜地看着沈远哲的手心,饥肠辘辘的他,帮忙分发完盒饭,到头来反倒将自己给忘了。
      “再吃一颗。”就在龙龙的手指即将触碰到仅剩的那颗糖时,沈远哲摊开的手掌瞬间紧握,拿起杨书的手,将奶糖放在她的手心,仿若未觉地叮嘱道。
      “这?”杨书尴尬地看向龙龙,被明显偏袒的她,有些不知所措。
      “别管他,大男人吃什么糖!”沈远哲斜睨了龙龙一眼,不放心地叮嘱道,“你不是有低血糖症状吗?别不放在心上。剧组吃饭没什么规律,以后记得备点零食在身上。”
      “谢谢。”杨书哑然,多年的老毛病,让她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唯有龙龙,眼神由哀怨变成疑惑,到最后成了恍然。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人,他从不吃任何甜食,却在包里揣了七年的糖果?”吃着自己花钱买的糖果,龙龙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
      作为沈远哲的助理,龙龙因为协助打理沈远哲的工作室微博,使得他的私人微博同样有不少哲粉的关注。
      这条无关广告、无关事业的微博发言,隐含的信息却让不少粉丝惊疑不已,看似只关乎心情,细品却又关乎风月。
      相比龙龙微博动态激起的点点水花,柳月的最新微博发言可谓是滔天巨浪,短短半个小时,点赞数近百万、留言数十数万。
      “古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直到今天,我才深有体会。在转型的这条路上,我跌跌撞撞,从未成功。抱怨过剧本,吐槽过人设,批评过制作,怒怼过粉丝,唯独忘了演技的进步才是演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丝路风雨》的片场,我终于触摸到了冲破演技瓶颈的契机,兴奋、激动、惭愧,一时之间五味杂陈。未来,我将更用心地打磨演技,用更好的作品回报大家!”停留在22:56分的长微博,显示着发博之人内心难掩的激荡。
      “月月,你是最棒的!”
      “月月,期待你的新作品!”
      “月月,咱们向前看,永远支持你!”
      ……
      凭借一线女艺人的超高人气,柳月的微博动态瞬间上了微博热搜榜,关于《丝路风雨》的话题,尚未开播就已在网络掀起超高的讨论度。
      其他几位主演的点赞,更是将话题热度推向高潮。
      看着满屏关于《丝路风雨》的话题,导演刘安高兴得合不拢嘴,借此良机顺利说服投资人新增了数千万的投资金额。
      这场关于《丝路风雨》的意外惊喜,让很多人乐开了花,却并未影响到一些事情该有的轨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