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拜年 ...
-
夏家大姨的热情,化作餐桌上的频频动作。
“小沈,饿了吧?多吃点。”看着被放在沈远哲面前大海碗,堆成尖尖地小山一样的饺子,杨书暗暗咽了咽口水,后怕地与夏冬对视一眼。
“谢谢夏姨。”沈远哲笑着道谢,仿佛全然没有感受到来自大海碗的压力。
“这孩子,尽客气!”夏宛笑呵呵地看向餐桌边的众人,在夏家大姨父无奈的眼神注视下,专注地盯着面前的饺子,仿佛要将饺子看出一朵花来。
“开动吧!”提醒地看了夏家大姨一眼,杨父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白菜馅的饺子放进碗里。
吃完年夜的饺子,众人移步到客厅看春晚时,窗外已飘起了雪花。
“小沈,你今晚就住在家里吧!这外边下雪,晚上开车多不安全。”夏家大姨邀请道,在他迟疑间,看向自家妹妹和妹夫。
“小沈,今晚就在家里住下,明儿天亮了再回去。”杨家群一锤定音道。
“谢谢,麻烦您们了。”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期许,他点头道谢。她生活的地方,于他有种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让他舍不得放弃一丝一毫可以接近的机会。
夜色渐深,杨夏两家人纷纷与亲朋好友打电话互送祝福。杨书看了眼独坐在沙发上的沈远哲,专注电视屏幕的他,浑身的清冷和孤独,让她的心底涌起些许难受。
因为不愿被家人误解,而刻意与他保持距离的自私,在这一刻化作深深的歉疚,几乎将她淹没。她终是忍不住走到他面前,询问道,“要不要去活动室下盘棋?”
“好。”他猛然抬头,眼中迸发出惊喜的光芒,让她心底酸涩。
只有两个人的活动室,黑白分明的棋子,在这小小的棋盘上,展开激烈的角逐。孤寂的夜晚,清冷的棋色,因她的陪伴,而染上了暖意。他脸上温暖的笑容,并未因棋场的败北,而有丝毫褪色。
通话结束的夏宛,侧身与妹妹咬着耳朵。
“云儿,我看小沈这孩子,真的不错。你劝劝书书,错过就可惜了。”夏宛在杨母耳边嘀咕道。
“大姐,书书刚解除婚约,我不想逼她。”夏云无奈地摇头,不是不懂姐姐的好意提醒,只是慈母之心,让她做不到罔顾子女的意愿。
“我知道你心疼书书,可是你们家老爷子,那身体可是每况愈下。”夏宛着急道,“难道你真忍心,到时候让书书随便找个人凑合一辈子?”
“这……”夏云迟疑了,知道姐姐的担忧不无道理。女儿从小被老爷子抚养长大,老爷子对她的影响力确实非同小可。只要老爷子有这个想法,为了让老爷子安心,书书未必不会匆忙走入不合适的婚姻。
“小妹,父母之爱为之计长久。”夏宛继续劝说道,“小沈这孩子虽然亲缘单薄,待人接物却没什么差错。这孩子,一看就是吃过苦的人,这种人往往更懂得珍惜。”
“你让我想想。”夏云越发踌躇。因为心底挂着事,连晚上睡觉都免不了辗转反侧,第二天起床时更是精神恍惚。直到沈远哲告辞离去,一家人到杨大伯家拜年时,夏云还没有想好是否跟女儿开口。
与夏云一样精神不佳的还有杨书,不同于夏云的踌躇不定,她却是心绪难宁。
“杨书,你认为一个男人费尽心思接近你、时常牵挂你,逗你开心、为你担忧。除了爱,还能是什么?”他的话语,配合着不加掩饰的伤悲,让她久久无法平静。
年夜时,他突如其来的告白,她不假思索的拒绝,终究还是伤到了他。
“杨书,我只是想要一个机会,一个走近你的机会。世上没有天生就合适的情侣,是否合适,总要努力尝试过才知道。”早上离开时,他直视她眼眸的话语,仍在她的耳边回响,让她情不自禁开始反思,是否是自己太过武断。
门铃叮咚,让母女俩人从各自的思绪中惊醒过来。
“你们可算来了,老爷子念叨了一早上,拿出新得的好茶,说是要等书书过来一起品。”杨家大伯热情地招呼弟弟一家道。
自从母亲去世,自觉身体不太爽利的父亲,就搬过来跟他们一起住。老爷子平日里与老友论古交心,日子倒也过得畅快,只是空闲时,免不了念叨亲手带大的杨书。
“墨墨今年又是跟岳家一起过年吗?”杨家大伯母也迎了出来,挽着弟媳的手开口问道。
“可不是,总不能让亲家母一个人过年。”夏云笑着道,很是支持儿子的做法。
杨家大伯母赞同的点头,说说笑笑进了家门。
直到看见坐在沙发上,殷切地看着众人的杨老爷子。
“爷爷,你是怎么了?”所有儿女情长的焦虑,在见到杨老爷子的这一刻烟消云散。杨书双眼含泪,蹲在在杨老爷子的膝下,紧紧握着杨老爷子枯瘦的双手,担心地看着突然之间老态龙钟的老人。
“书书别哭,爷爷没事,就是前几天生了一场病,养几天就大好了。”杨老爷子眼中含笑,如幼时般疼惜地抚摸着孙女的头顶,说出来的话语,却满是歉疚,“书书,林家的事,都是爷爷不好,让你受苦了。”
“爸,大年初一的,咱们可不兴说这些,没得让书书难受。”杨家大伯母打断杨老爷子的歉疚之言,快人快语道,“再说,咱们书书这样的人品气质,还愁遇不到良人?”
“也对,林家小子不行,还有别家的。”到底是住在一起的家人,杨家大伯母最是明白杨老爷子的担忧,很快就让杨老爷子找到新的奋斗目标,“书书放心,等爷爷身体好了,就去别家看看,定给你找个合意的。”
“爷爷,您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孙女不急的。”杨书严肃道,表明自己的立场。
“哪里就敢劳动爸亲自走动?”在杨老爷子因杨书的话而表情乍变时,杨家大伯母反应极为灵泛地接过话头,“不瞒您说,我早就给书书相看了一个。就是我们公司老总的儿子,不仅年少有为,还长得一表人才,性情也稳妥随和,跟书书一样是京大毕业的高材生。”
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杨家大伯母已是将男方的情况讲了个一清二楚,顺道也给自己表了一功,“他们家想找个有文化的儿媳妇,我就想着谁还能比咱们书书有文化,毕竟是京大的副教授。这不,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就想着介绍给书书认识认识,也免得爸担心不是。”
“我……”杨书还想说明自己暂时不打算谈感情,杨家大伯母就已利落地打断她,言辞恳切地以过来人的口吻劝说道,“书书,你别怪大伯母多管闲事。女人这一辈子,等结婚之后才知道,爱情什么的都是锦上添花,婚姻到最后就是柴米油盐过日子。女孩子找对象,找个家里条件好的,可以省很多麻烦。”
“书书,别辜负你大伯母的一番心意,去看看吧!”杨老爷子的话,几乎是一锤定音,让杨书将所有的反驳咽了回去。
一家人,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扰了杨老爷子的兴致。即便是爱女心切的夏云,也收敛起自己的心思。
直到杨家大伯母与对方约定正月初五去相看,杨书才回过神来,颇有一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