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顾问 ...
-
助理龙龙在他耳边絮絮说着剧组见面会的事情,据说剧方从京都大学请了个古文化领域的学者来进行现场指导,这次的见面会正是为了欢迎那位来自京都大学的艺术顾问。
说起来,京都大学还是他的母校,算是国内学术研究的圣地。记忆中,京都大学的学者,大多专注于学术研究,性子多少有些清高,堪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业界楷模。像担任剧组现场指导这种事情,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尤其是在古文化研究这个领域,能称得上专家学者的,很多都已是白发苍苍,对历史改编剧多少都会有些诟病。
比请到古文化领域的学者出任艺术顾问更新奇的是,剧组居然专门为这位召开见面会。要知道在讲究论资排辈的娱乐圈,耍大牌的明星艺人司空见惯,这么大牌的幕后工作者倒是少见。
沈远哲不禁对《丝路风雨》这部电视剧多了几分期待,在良莠不齐的影视圈中,崇尚专业、尊重幕后的剧组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制作出来的作品通常更为精良,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这样的剧组,自然也是演员们竞相争夺的目标。
见面会安排在下午三点,沈远哲两点半到的会议室。他带着龙龙,在进门不远的位置坐了下来,对面正是《丝路风雨》剧组的总导演刘安。
三十几平的会议室,平常时候看起来还算宽敞。但对于人数不少的《丝路风雨》剧组来说,却显得有些拥挤。
导演、编剧等幕后人员大部分已经到了。演职人员中,几个主要演员,除了出演女二号的莫美美,都相继在两点半之后到达会议室。
会议室里,相熟的人三五成群地闲聊着,沈远哲默默地坐在位置上,双手交握放在桌面上,看似有些百无聊奈,实则不着痕迹地将会议室里众人的议论听了个七七八八。
坐在他对面的刘安,拿着笔的手指,在桌面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微胖的身躯在座位上左右挪动,椅子脚不时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八月底的室内,空调呼呼的吹着,虽然抵消了夏日的炙热,空气中的沉闷却无法驱除,颇有点风雨欲来的蓄势待发。
虽然不时低头与坐在左手边的副导演孟成卓商讨,刘安的眼睛却几乎是以五秒钟一次的频率,瞟向入门处,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
沈远哲的角度,很轻易就能捕捉到刘安的状态,那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不难揣摩出他对那位传说中的京大学者的重视。
兴许是他的注视太过明目张胆,刘安向他微微颔首,有些歉意地笑笑,低声与孟成卓耳语了几句,拿起手机走到门外。
“大家先熟悉熟悉剧本,看看有什么想法。这次的见面会,主要还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做进一步的改进。杨教授因为飞机晚点,会晚一点到。”孟成卓拍拍双手,发出声音示意工作人员将剧本发到每一个与会人员的手中。
做事认真的人,总会让人更放心一些,剧组同样如此。几乎一入手,沈远哲就感受到剧组对作品的态度。
剧本的厚度,差不多要赶上他收藏的精装版四大名著,几乎是他之前收到的那本的两倍厚。一翻开,密密麻麻的详解,鞭辟入里又浅显易懂,无一处不让人感受到编剧们对剧本内容的用心。他想,有这样的剧本在手,即便是表演新人,也能将角色拿捏个七八分。
沈远哲不禁沉浸其中,随着剧本的详解,他对剧中人物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揣摩。仅凭这本全新的剧本,他就相信了剧组的传言,不愧是经过京都大学专家学者指导的产物。
拖动座椅的声音,将他从惊叹中扰醒。距离三点还差五分钟的时候,出演女二号的莫美美姗姗来迟。身姿妖娆的莫美美,在他的右手边坐下,视若无睹地将厚厚的剧本从面前推开,旁若无人地拿出手机,堂而皇之地玩了起来。
虽然被特意调低了音量,宫廷类游戏特有的人物娇嗲,在他这个位置仍能清晰可闻。他在心里叹息一声,将剧本合上,手指轻轻摩挲剧本的封面,略略放松地靠在座椅背上。
抬头的瞬间,清晰地看着坐回对面的刘安,眉头不自觉的皱起,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到底还是忍了下来。
会议室的自鸣钟响了三次,刘安拍了拍话筒,正准备说见面会的开场白时,会议室的门被人从外推开。
“抱歉,我来迟了!”说话的女子,声音中带着运动之后的些微轻喘。
熟悉得仿佛刻入骨髓的声音,带着些许久别的陌生。他情不自禁僵直了身体,不敢置信地回头,只见一堵微胖的身躯,极为灵活地穿过会议室拥挤的人群,将门口处的女子遮了个严实。
“不迟,刚好三点,杨教授很准时。”刘安紧蹙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欢喜的迎了上去,热情而诚恳,“麻烦杨教授从京都赶过来,刘某实在是感激不尽。请这边坐!”
刘安将杨教授引到预留的座位上,亲自为她拉开座椅,又忙示意工作人员端茶倒水。殷勤的模样,不禁让主演们颇为惊讶,就连一直跟着他的剧组工作人员也是意外之极。
刘安在导演圈素来有“神之推手”的美誉,凡属他导演的作品,不仅收视可观,就连奖项都是拿得手软,捧红的明星艺人更是不知凡几。
往往都是别人求他,他还不一定答应。如今,却对一位如此年轻的京都大学教授这般殷勤,确实让人意想不到。
“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剧组特聘的艺术顾问,京都大学的副教授杨书。”刘安对在座之人介绍道,“别看杨教授年纪轻轻,可她在学术上的成就却是让人望尘莫及,获得的各种荣誉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她在古文化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更是一般专家教授不能相比的。”
“刘导过誉了,叫我杨老师便是。大家刚才说到哪了,我们继续吧?”杨书笑容浅淡的转移话题,似乎不愿在这些世俗恭维上浪费时间。
语意委婉而坚定,就如她性情。
是她?杨书!
沈远哲的身躯瞬间僵硬,捏着剧本的手指泛出青白之色。虽然已许久不曾见过,她的模样比之当年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他却仍能一眼看出,眼前之人就是记忆中的她。
十年了吧?他想。从她离开的那年算起。
她还是这般的耀眼,一如十年之前。
她眼中浅淡的笑容,比起十年前的明媚傲然,多了几分内敛从容,更多了几分无法言说的陌生。
沈远哲放在桌面下的左手,隔着西裤深深地掐在大腿上,仿佛要将这一刻的心悸烙印在身体上。
她怎么能够,在那么突然的消失之后,又如此若无其事的出现?
既然已经决意离开,为什么还要再出现?
为什么?在他已经死心之后,还要让他再见到她?
他在心底默默喝问,激荡的情绪仿佛海底的暗涌。
世上总有些感情,在漫长的期待与失望之后,悄然化作时光掩埋下的一抹灰烟。有的随着时光流转,变作心底淡淡的遗憾,多年以后感叹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有的恰逢其会,便成了那死灰复燃的灰烬,再也无法说服自己安守原来的生活轨迹,誓要燃尽最后一丝余热才肯罢休。
他便是那后者,经历过别离的恒久空虚,如何甘心在重逢之后,再次成为她生命中的过客?
他看着刘安一一向她介绍在座之人,不愿意放过她脸上哪怕极其细微的一个表情。直到刘安导演将手指伸向他,她似乎有些讶异,“沈先生的名字,有些熟悉,我以前有个同学,似乎也叫这个名字。”
呵!似乎?刺骨的寒意,从他的四肢百骸渗出。时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十年之后,那段一起努力的青春年华,留在她记忆里的,难道只剩下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
他沉默不语,死死地盯着她的眼睛,似乎要刺入她的内心深处,窥探那些时光掩埋的记忆。
“杨教授的同学,肯定也是业界精英。”还是刘安打破了现场的尴尬,不着痕迹地恭维道。沈远哲是他看好的男演员。这一句话将两人都夸了一番,情商之高,让人叹服。
“我毕业于湘属师大附中高347班,不知道杨教授,可还记得?”沈远哲直视杨书的眼睛,他听到自己与她置气的声音,恨不得将埋在心底整整十年的情绪,一股脑地泼在她面前。
她怎么能在那样的不告而别后,这般淡然的用旁观者的语气,说起那些过往?
“沈同学,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杨书的惊愕很快从眼中消失,脸上的浅笑似乎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温度,她将右手伸向沈远哲,做出握手的姿态。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多么熟悉的说辞,几乎与初见时如出一辙。只是这一次,她加了“再次”两个字。
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都是出于礼貌的客气,连寒暄都算不上。
轻轻在她的手上搭了一下,沈远哲突然有些意兴阑珊。他曾设想过很多次重逢的场景,激动的拥抱,或者愤怒的怨怼,却从未想过是这般轻描淡写的握手。
他记忆中,那个热烈温暖的女子,什么时候变得这般疏离淡漠?他十年的坚持和等待,到底还有多少意义?
他茫然地看着演职人员与剧组编剧们的互动答疑,连开口说话的气力都没有。
由浅及深,听着她对剧本人物和故事背景信手捏来的解读,一个鲜活的世界,在她的描述下诞生;人事的变迁、家国的兴衰在她娓娓道来的阐述里越加生动明晰。
众人对她的态度,从最初的质疑,变成深深的叹服。那些或明或暗的吹捧,熟悉而陌生。
他不禁满脸怅然。
是啊!她一贯是最有耐心的老师。即便是在十年之后,即便在星光璀璨的剧组,她的光芒仍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人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