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十六寻亲终所愿,闻人府中下棋仙 ...
-
第二天整个洛阳城都知道了苏府寻了十几年的儿,终于得偿所愿了,苏大少爷回家了。
但众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之突然,有人说是为闻人府给帮了大忙,也有人说是苏老爷十几年没有放弃寻子的恒心感动了上天,使原本已去世的苏大少爷起死回生。反正众说纷纭,什么说法都有。但是众人也都为苏府庆贺着,为此津津乐道着。
苏府,今日为迎苏大少爷回家也大摆盛宴,几十个仆人前前后后的忙碌着,苏夫人在知道昨晚发生的一切后,也激动地落下了泪,一晚上都沉浸在十几年寻儿的心酸心路与找寻到的喜悦之中。
在饭桌上,苏夫人道:“今天是我苏家天大喜事的日子,我们要好好庆祝一番。”说着众人举起酒杯饮酒。
饭桌上坐着的有苏老爷,苏夫人,苏家二少爷苏万,苏家三小姐苏沐和苏醉。在苏醉与弟弟妹妹互认后,苏慕道:“哥哥这名字取名苏醉 ,可有什么说法?”
苏醉道:“并无什么深意,是我师傅给我起的。”
苏夫人问道:“师傅?”
苏醉道:“是。在我被掳走之后并未落入贼人之手,而是被一位山上的老夫收养,他传我武艺,授我武功,教我武德,对我恩重如山。”
苏老爷道:“哦?那便是我苏家的贵人,改天要登门拜访。”
苏醉道:“爹,这便不必了,我那师傅不喜与外人打交道,而且那翠竹山也非常人可以攀登,还是不要打扰他老人家了。”
苏老爷道:“如此的话,你代我们要好好谢他老人家。”
苏醉点头嗯了一声。
苏夫人道:“苏醉这个名字带些江湖气,怕是与家风不符,按照族谱改一个才好。”
苏老爷道:“是如此,但为了引起儿不必要的麻烦,也不伤了那山上老师傅的心,取个字便好了。那按族谱的话,起先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我便已想好了名字,‘苏笙远’我儿,如何?”
苏醉道:“爹起的自然是好。”
苏万道:“生而为竹,向远而生。好名字!大哥以后有我帮得上忙的,定当尽力而为。”
苏醉,举杯致意,一饮而尽。
苏慕也打趣道:“恭祝大哥,喜提新名。”
饭桌上众人皆笑。
苏夫人,苏老爷看着孩子们其乐融融,欣慰地相视一笑。
吃过宴之后,苏醉向苏老爷叔夫人跪下,道:“孩儿不孝,让父亲母亲担忧了。”
苏夫人,苏老爷看到苏醉这一跪,立即上前扶起,道:“我儿快起来。”
苏醉起身 ,道:“孩儿还有一事相求。”
苏老爷道:“你说。”
苏醉道:“师傅已经年迈,对我恩重如山,我以后也不能长久,待在家中要时不时地上山去照顾他老人家,还请父母亲答应。”
苏老爷看了一眼苏夫人,苏夫人点头以应,道:“这才是我的儿,不念养育之情,照顾他老人家,我们绝无反对之理。”
苏老爷道:“远儿,可学过棋艺?”
苏醉道:“并没有。”
苏老爷道:“那正好,我请来了下棋师傅来教你,从今日起你就练习棋艺,不光能陶冶情操,还会有大用处的。”苏老爷意味深长地看着苏醉道。
苏醉立马会了意,心道:肯定是与那传家宝有关。便立即答应道:“好,孩儿学。”
午饭过后,苏醉便抽空回山了一次。
刚进庭院,就看见师傅在熬竹笋莲子粥。道:“师傅,徒儿回来啦。”
师傅微微抬起眼,闷声道:“你还知道回来啊,你是不是在外面吃饱了回来的啊?你是不是想饿死我啊。”
苏醉一看师傅因为自己彻夜未归生气了,连忙上前拿过扇子对炉火扇风。道:“师傅,你看我这不给你带回来一只烤鸡嘛~。”
说着从腰间拿出包好的烤鸡,在师傅面前摇了摇。
师傅道:“嗯,还算你有点良心。”
苏醉见师傅不生气了,道:“师傅你都不知道徒儿昨晚经历了什么,走,回屋,徒弟慢慢跟您说。”说着挽着师傅的胳膊就往屋里拽。
师傅脚未定,身已倾,踉踉跄跄地说道:“哎,我这粥咋办?”
苏醉一边拉着师傅往里走,一边说:“哎呀,那莲子您都没剥干净,都是苦的,走,咱们进屋吃烤鸡啊。”说着把师傅就拉进了屋。
苏醉趴在师傅膝前,看着正在啃着鸡腿的师傅道:“师傅,徒儿昨夜已经找到家人了。”
师傅停下啃鸡腿,又惊又喜道:“当真?! 是哪户人家那么倒霉啊。”
苏醉道:“师傅~你又淘气了。”
苏醉嘻嘻一笑,继续道:“原来我出生在一户书香世家,难怪我显得那么学识丰富。”
师傅道:“那也是‘显得’,那户人家认你了没有啊?”
苏醉眼中透着欣喜道:“认了认了,哪有不认之理,我可是洛阳成苏府的大少爷啊。”说着拿出颈上吊坠以示凭证。
师傅看了一眼道:“就凭这一吊坠?”
苏醉迟疑了一下,眼神飘忽道:“嗯...当然还滴血认亲啦。。”
师傅道:“滴血?...”
苏醉道:“是啊,滴血,苏老爷的血与我的血交融在一起,那我可不就是如假包换的苏大少爷了。”
师傅眉眼舒展了一下,道:“嗯,找到了就好啊,那你还在这儿干嘛啊?”
苏醉道:“徒儿如此重情重义之人,是不会离开师傅的。”
师傅道:“我是说你还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快去把那熬糊了的粥倒了去,再重新做一锅。”说完继续啃起了鸡腿。
苏醉没想到说出的是这句话道:“哦。吃吃吃,你就知道吃。”说着就走出房门,一看确实一大股子糊味,心道:这老家伙几十岁鼻子这么灵敏的嘛?
于是把那糊粥到了去,又重做了一锅。
此间,闻人府的二位公子正在在雅室下棋。
闻人晟道:“无命,这些天服用的药可奏效?”
闻人烛道:前几日我去集市上买了些药,那药贩甚是可爱有趣。买的药我服用过后也比寻常的草药有用,兄长不必担心我了。”
闻人晟道:“哦?竟也有你觉得可爱之人?”
闻人烛似不知刚才怎的说出这样的话,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闻人晟笑道:“你身体无恙就好。”
闻人烛落下最后一枚黑棋子,道:“兄长,赐教了。”
闻人晟见这棋局势已收官,起身道:“果真这洛阳城第一棋手不是白叫的,贤弟,这棋艺如此精湛,怕是无人能敌。”
闻人烛道:“兄长过奖了。”
二人正说着,闻老爷便进屋了,看见二人已下完棋,正在讲话,便道:“你二人这是谁赢了啊?”
闻人晟道:“爹不问也知道。”说着看了一眼闻人烛。这话是在回答,又似是在变着法的夸耀自己的弟弟棋下的妙。
闻老爷走进棋盘一看,道:“嗯。。招招致命。烛儿这其余又长进了许多啊。”
闻人烛谦逊一笑。
闻老爷道:“看你二人下棋,我也来了雅兴,不过还有一件要事要商,烛儿你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