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女儿当自强 ...
-
随着英语科目的交卷铃声响起,文敬贤解放了。
她那些被压榨到极致的脑细胞们回光返照,积极的,热烈的,邪恶的商讨着如何把家里面堆积成山的万恶试卷碎尸万段。她不一定真的会这么做,但光想着就觉得特别爽快!
外面,薄云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翘首张望的家长们与挣脱了枷锁的学生们交汇在一起,喜忧参半。
文敬贤低头走着,再一次回想昨天考的那道数学题。符号到底搞没搞错,她努力回忆起任何不容错过的细枝末节,仿佛它们的无序此时倒可以相互佐证了。
兜里的一只手捏着记满答案的考试专用橡皮擦,那橡皮擦的表面被握的湿浸浸的,明天还得回学校估分。
心情很复杂。
比起估分这座大山压上心头,那些卷子反倒是无足重轻了。
她略一抬眼,便望见马路对面站着等待她的章小华,文敬贤忙小跑几步过去与母亲汇合。她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公交卡,尽量语气轻松的说:“英语挺简单的,考的还不错!”
若无其事,故作轻松。可惜只是表面现象。
示波器。
理综的物理实验题居然考的示波器!呵呵呵,是不是很惊喜!反正文敬贤是很惊喜。就好像你发现无字天书的奥秘其实就是没有字一样,那么简单,辣么的……无力吐槽。
教材中有关示波器的内容不必动脑,全靠死记硬背,物理中的送分题是也。
高考会如此送分么?她以为她很聪明,所以她每回复习至此都选择“几过此章而略过不见”,一眼没多看!这会儿考起来,才发觉有关示波器的任何名词,在脑海中都是那样的模糊且不确定。而她煞费苦心练习的串,并联电路设计与计算的解题技巧没派上任何用场。
万万没想到,高考会有送分题,17分。只是她不会,心碎了无痕。
罢了,装的再高兴分数又不会陪你演。
她没有再说下去的欲望。
L省的高考志愿是出分前填报。
文敬贤的预估分数只比学校给出的一本预估分数线高20分,不上不下,填报志愿变得很棘手。想去一个985,想选一个差不多的专业,没有绝对优势在选择上就会受限,所以还需要考虑专业之间的分数级差。
愁云惨淡万里凝。
她啃疼了指甲,分分小命根,诚不欺我。
章小华摆了满桌子菜,此时正等待还在闷着的米饭:“你报师范类吧,女孩儿当老师,受人尊敬还稳定。”
文德成本期望女儿考飞行员,无奈她鼻梁上架着一副500多度的近视眼镜,彻底击碎了他所有的殷切期盼:“学医也挺好,有技术,救死扶伤,功德无量!”
学医?这个分数恐怕还差得远吧,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章小华递过去一碗冒着尖尖的米饭:“要不要考虑报去京城,京城很多学校往年分数线也不高,大城市机会多,见见世面也好。”
轨迹被提前设定的感觉令人沉闷。受电视剧的荼毒,文敬贤那时的想法是:吾辈岂是池中物!她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做一名精明强悍的office lady女强人,一朝成名,八方来拜!赚最多的钱,争最响亮的名!在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里,笑看职场风云!
她扒拉着碗里的饭,征询父母的意见:“J大怎么样?邻居周姐姐考过去读法理研究生了,全国前十,这学校性价比高。”
章小华说:“那你问问你周姐姐吧,我们也不懂,不好拿主意,毕竟是你的人生大事。马虎不得。”
意料之中。
章小华和文德成的人生,是典型的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他们两人都未读过大学,工作也是各自接班,在温水煮青蛙的环境下舒适许多年。
古人语:当未雨绸缪。
两人没有一技之长,三十多岁后,工厂改制,一夕之间,双双下岗。因为要供文敬贤读书,经济来源不能断。但再就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人在社区的安排下学习计算机,不得要领。便只能做临时工,补贴家用,很是辛苦。赚的钱几乎都攒下来,不舍动用,全部留给女儿读书。只要是文敬贤需要的,章小华会买最好的给她。
所以,在很多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文敬贤都在想,她也算是被富养大的吧,家里再难也没亏过她。她觉得自己就像趴在父母肩膀上的蚂蝗一样,茁壮成长。
自她上高中起,她的神经就时刻紧绷着。要好好学习,多做几本练习册投入的成本要远小于周末补课的一小时50块钱。暗恋着板砖小哥哥,心事可以写在日记本上,但心要收起来。周末,她不会跟同学们结伴去图书馆学习,待在家里效率会更高。她也不会在晚自习之前的大课间跟小伙伴们跑去买安大妈小丸子,她有意识缩减不必要的开支。
新概念作文里那种45度仰望天空的忧伤,她没心情体会,因为同桌刘苯环秒懂的物理过程,她却反应不过来。横竖也就那些熟悉的小破球,正撞反撞花样撞,撞来撞去之后怎么运动都思考不明白的物理渣渣,还有个毛线心情思考何为忧伤呢?忧伤就是,理综卷面物理科目丑陋明艳的大红叉!
与很多小说设定不同的是,往往家世好的同学学习成绩并不差,就比如刘苯环。而往往家世差强人意灰头土脸的土丫头,脑袋也没有多灵光,就比如她自己。所以diao丝逆袭登顶世界之巅,永远是她追求极致的快意人生!
不过倚天在手不如米饭在口,日子还要过,人在地上走,再牛逼也要呼吸氧气不是。文敬贤很早的便意识到她的路只能靠自己,旁人帮不了她,如果不能考上好的大学,没人能帮她找到好的工作。没有好的工作,人生该有多惨淡,想想就很怕。
压力大的时候,她就去家附近的小广场疯跑几圈,出点儿臭汗,分泌几毫升多巴胺,没有什么是跑几圈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她把这句话写成大字报贴在书桌前,认为这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箴言。
她不能放肆,她确信自己无力负责任性的人生。虽不至于行差踏错万劫不复,也怕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章小华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看《哈佛女孩儿刘亦婷》,书的页脚好多都被折成了道。这本书是当年最流行的学霸养成攻略,深受家长们的欢迎。文敬贤在做题的时候,章小华就倚在沙发上拿铅笔在上面划来又划去。没事儿给她灌几口心灵鸡汤,其实还挺受用。文敬贤也不知道章小华究竟看了多少遍,每当她考试做错题归于马虎时,章小华就翻到某一页,一板一眼的说:“你看,刘亦婷她妈说的很对,什么叫马虎,你就是不熟练,你怎么自己的名字不会写错。”文敬贤竟无言以对。
那些日夜,也多亏了母亲如此的陪伴。
辗转反侧,酷暑难眠。
分数终于下来。文敬贤拿到了J大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