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分手后的第三天,我终于起身收拾他的东西。在一起太久,他留下的痕迹太多,清理起来太累。我开始懊悔当初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可有可无的玩意,为什么要在我的私人物品留下他的痕迹,害我擦不掉,也舍不得丢掉。那时候我从没想过这些东西全都是我一个人的,我只想着他和我是一体的,他应该属于我的一部分,我也是。
我把他送给我的衣服打包,撕下他在我的随笔本上写过字的纸张,他用过的毛巾、牙刷、剃须刀,一并清理。不得不说,把一份东西撕成两份真的很麻烦,我越清理就越焦躁,就像放假在外还没玩尽兴就被母亲叫回家收拾房间的小学生。攒了一袋衣服,一袋叮叮哐哐的东西还有废纸,抬起放在门外,如释重负。
收拾完后顺便打扫屋子,拖地的时候不小心磕到他送给我的单人沙发,我才幡然醒悟这大块头也是他送的。天都快黑了我还没收拾完,脚趾头痛到发麻,一屁股坐到地板上才想起刚拖的地板还没干,玻璃窗倒映着我蓬头垢面的模样。
我已经失眠整整三天了,尤其今天。我窝在沙发上休憩一会,盼望着今晚不再失眠,屋子太安静,我看到了空气中的尘埃,想起他写的句子,笨笨的,轻轻的。我笑他不看多点书,别老是写坏我的本子,他送的衣服也不好看,不是黑色的字母T恤就是白色的字母T恤,因为他喜欢黑白和字母,他喜欢简单,还有他去玻璃厂给我吹的玻璃杯,歪七扭八的,能看不能用。他送的东西现在看来好多都不完美,那时的我却欢喜又无所谓。
我用尽力气把沙发推到楼道,今天总算结束。
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后我才想起今晚要参加一个读书交流活动,带上你想要交换给对方的一本书,一周以内与该读者互相联系交流,一周后活动结束。
我来到书桌边犹豫了好久,最终选择了那本留有他的字迹的书,总比扔掉要好。
我赶到现场时,活动已经开始了,大部分人都已经交换了书籍,我一个人站在原地尴尬地四处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人向我走来。他穿着宝蓝色宽条纹衬衫,宽松的灰色西装裤,刘海较长微微烫过,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眉眼,眉峰略微高过常人,看起来精神抖擞带点戾气,单眼皮的柳叶眼,似乎半含秋水。
“你还没换书吗?”他拿着手里的书问我。
“还没,你要和我换吗?”我慌乱地从包里拿出书来。
他伸手指了指前方说:“我们去那里坐下来说吧。”
我们坐在书店的角落,他高出我半个头,灯光照射下来,他上半身的影子落在我身上。我看到了他手中的书——《挪威的森林》。
“你喜欢村上?”
“还好吧,挺喜欢日本文学的。”
他随即看到了我手上的书:“你的书也是村上写的?”
我这才反应过来拿起手中的书,仓促地解释着:“嗯,刚好看到桌面上放着这本就拿过来了。”
他无声地把书放在桌面上以示交换,我则慌乱到直接把书放在他的手上,他的手颤了颤,显然是被我的局促吓到了。我和他都低头专注看书,但我实在无法静下心来,读者间的交流声不断地在我耳边萦绕,而且,我看过这本书了,出于礼貌和无选择的情况我不得不接受这本书。这时的我竟不自觉地偷瞄他,想知道他是否和我一样因尴尬局促而读不进书,没想到我微微抬头正好撞上他看过来的目光,事实证明,两个不善交谈的人不宜在角落独处,只会将安静和尴尬无限放大。
“请问…这句话是你写的吗?”他的指尖滑过书上的笔迹,纸上写道“我不再如此渴望,让幸福围绕身旁”,字写得笔直用力,像小朋友练字,翻过一页肯定能看到字迹的印子。
他总是在我的书我的笔记本写句子,去年被我狠狠骂过,不再偷偷写字,可这句话下面的日期,分明是在三个月前。
我想起来了,那天我和他去看陈珊妮的演唱会,她在台上唱的那首歌叫做《不要爱我》,我和他在台下安静地听着,没有牵手,没有对视,我甚至有些害怕他看过来,这股莫名的恐惧逐渐占据了我全身。这首歌结束后,他自言自语地说要去一趟厕所,我点点头,居然有眼泪掉下来,我想一定是这首歌太感性的缘故。等他回来,我对他笑了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我脸上的妆花了,他坐下后我握住了他的手,湿湿的,凉凉的。
“爱就像一阵烟,又一转眼,来去你和我之间,是无所谓又最飘忽的感觉”我记住的是这段歌词。
我回过神来,说:“不是我写的,但也算是吧……”
他无法理解我的话,我补充道:“如果你介意的话我可以换一本给你。”
“不用了。”他转过头,不再说话。
我决定缓和一下气氛:“这是一句歌词。”他转过头来,略感好奇地看着我。
“陈珊妮唱的,叫《不要爱我》。那天我和他一起去现场听了这首歌,我和他都听哭了,你不说我都没发觉……”
原来我们从那时候开始就对对方感到疲倦和恐惧了!我感觉自己说的有点多了,而且很矫情,我拿起书和外套打算离开,表情灰得像乌云。
这时他抬头说了一句:“没关系,都会过去的。她在不久之前离开我了,没有任何征兆,她总喜欢分享一些句子,我以为这只是一个习惯,没想到是她想对我说的话。”
习惯?没错,的确是习惯。习惯到我忽略了细节的存在,感受不到他复杂的情绪,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结果以为自己没错,我没变过,问题一定是出在他身上。
我坐下来,忍不住问他:“人们是不是都这样?都把想法寄托在歌词和诗句身上,不会表达。”
“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也是不会表达的人。不,应该是不懂表达,我不说话的时候给人很冷漠的印象,我一开口说话了,他们会问我是不是生气了?前提是,我只不过把我的话说清楚了,说简洁了,怎么会是生气?”
“没错,刚刚见到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面相挺凶的,话也不多。”我终于能自然地和他交流了。
他摆摆手:“不是,我不是易怒的人。”
我笑着点点头,接着说回刚刚的话题:“我一直觉得他不会表达,他话少,而且他的行为本来就有点孩子气,有点心不在焉?但挺乐观的,随和,是我最喜欢他的一个地方。所以我总把他当一个大男孩看待。”
“喜欢大男孩的人不多。我曾经被两个女友要求成熟一点。幼稚,这是她们无法容忍的。但她们每次喊着‘可爱’、‘好吃’,迷恋粉色与卡通图案的时候,难道不是幼稚的行为吗?”
“好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幼稚,都在渴望一个比自己成熟的人出现而已。”
“看来你又在心里默认我刚刚生气了。”他窃笑道。
我无法避开他的眼神和问题,他说的话是真的,眼神也是真的,直视着的,明里暗里都看透了一个人,所以他才学不会避讳与闪躲吧。
活动结束后我回到房间呆呆地坐了好久,觉得自己挺愧对他的,分开后脑里想着的不是我们在一起时多好的回忆,全是对不起他的地方。想发信息给他,让自己做个善良的人,却又无法理解这种自私的行为会不会给他带来烦恼与伤害。
“这么多年来给你一个答复,对不起。不要以为我是不是又情绪化了,这次我没有,不是发疯。”我按下发送键。
明明拼命想忘记,想要做出期待明天的样子,可是那些记忆全是关于他的小细节,像海浪一样席卷而来。我记得那天他换上刚晒过的T恤,我笑着扑到他的怀里狠狠地吸了一口阳光的味道,我记得那天午后,我躺在他的身上,太阳照射进来,照到了他那褪成棕黄色的发梢,我用手抚摸过去,一手粗糙的手感。
就连傍晚的风,都裹挟着记忆冲我来,我说:“我太喜欢下过雨之后吹来的风了,是有味道的,泥土和青草味,你闻到了吗?”后来他带我搬来了这里,窗外有棵大榕树的旧小区,树下的水泥地长满了苔藓。
洗完头坐在椅子上心不在焉,心好像被什么一点一点塞满那样难受,这种感觉顶上喉咙,每呼吸一次,都好像要用上全身的力气。
我一直想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到底错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找出对错?如果没有绝对的对错,那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不是流水线啊,这不是,原来这不是流水线,也不是计划,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
但其实我还有很多话没说完:“我今天去参加活动了,和一个陌生人谈起了你,回想起了三个月之前的约会,那是我最后悔最痛苦的一次约会,因为那天我们都哭了。我和你在一起时明明是开心的,没想到我们竟害怕一起相处了。我今晚特别克制自己,没有情绪化,和陌生人聊起你时特别冷静,看来我伪装得很好,但没想到我还是被他看穿了,因为他也跟我谈到了他的前女友,他一下就说中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那么我今天的心情一定被他知道了。我刚刚一定很丢脸,他一定知道我今天想你了,他一定知道我还没走出来,我骗不过别人,也没瞒住自己。”
要是我没有选择在今天收拾回忆就好了,整个空间被分成两半,另一半破损消逝,剩下的一半无处安放,埋葬我疲惫的心。
“我不再如此渴望,让幸福围绕身旁。只想让统统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