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东晋咸安元年,国都建康城内。漫天飞雪天色晦暗,一队晋兵闯进了一处高门大宅,椽檩巍峨院落毗连栉比。
      为首那人朗声道:“奉大司徒、大将军、录尚书事桓温之命捉拿庾氏余孽!”随后脚步震地,兵刃和腰甲碰出一阵金戈之声。
      一位妇人在左右拥簇中缓缓走出正厅,微微抬眼看了一圈,挑眉轻声对为首之人道:“你可知你进的是谁家?”
      这妇人约莫三十岁的模样,不算极美,然散朗清雅颇有意气,穿着一身青纱色广袖拂地双裙,腰束云气纹坤带,外罩灰白披风。
      领兵那人似乎迟疑了一下,退步粗声道:“我自然知道这里是王府,天底下琅琊王氏若是称名门望族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了……”
      琅琊王氏为何?琅琊王氏在西晋已有根基,后族人王导与琅琊王司马睿友善,一手促成晋王室南渡,辅佐司马睿为帝,联络南方士族,助司马睿即皇帝位,开创东晋王朝,官至大司徒,位同丞相,历任三朝,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虽然王导已经去世,但琅琊王氏依旧是名门望族风头不减。
      名门望族兴于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得以入仕途,但这不够,还要人丁兴旺,且子孙秉承家风人才辈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世代高官,才能继承良田庄宅,才能荫客遍布天下,恰好琅琊王氏都符合。
      王导兄弟众多且子侄众多,子侄辈中有王允之等在朝为官,还有王羲之一支,虽在田野但广交好友游历四方,诗画、音律、清谈不说,书法更是一绝,琅琊王氏以门第标榜天下,以家学渊源传世。到王允之、王羲之子辈时,即便是颍川庾氏代兴,谯国桓氏后起,也难望其项背。
      那妇人微微笑道:“知道就好。你是桓氏哪一位啊?”
      领兵那人低声道:“在下桓石虔,领宁远将军之位,桓大司徒是我伯父。”
      “哦。”那妇人不冷不热应了一声,又看着他道,“还不走?你莫不是还想说如今琅琊王氏不过都是些文雅散士,朝中什么大司徒、大将军、录尚书事的命令自然是要遵上三分?”
      桓石虔又退了几步,陪笑道:“不敢,只是有人见到马车去了谢府后直奔您这间院子了。”
      那妇人突然拔出他腰间佩剑,望着粼粼寒光,隐怒道:“什么意思?也是,桓温连废帝立新都做了还有什么不敢,借此机会,排除异己,诛杀庾氏,再连坐几位朝中大臣又有何不可!”
      桓石虔瞠目道:“您,您是王凝之的夫人谢……”想着暗扇自己一个嘴巴,说什么谢府,这位可是王羲之长子王凝之的夫人谢道韫。
      一则谢道韫本身才名在外,二则彼时谢家已在望族中展露头角,谢道韫堂伯父谢尚、父亲谢奕、叔父谢万、谢安相继在朝中为官,桓氏虽起,但要一连得罪王氏和谢氏,那是万万不能的。
      桓石虔随即转口道:“想来马车就是绕了谢府一圈,慌不择路进了您的院子,您让我进去看一眼,搜了人就走,至于扰了府中清净,我给您赔不是。”
      谢道韫愣了一下,望了一眼朱门棂窗,不禁有些着急,照桓石虔的说法,已经摘干净王家和谢家的干系,但还是要搜查。庾夫人重伤,就躲在一墙之隔的客厅中,桓石虔若真的硬冲了进去,凭她一介女流是挡不住这些久在沙场之人的,事后桓温为息事宁人大可以做戏罚桓石虔一顿军棍,可庾夫人母子三人命就保不住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高唱而出:“无也者,开物成务,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天地万物皆以虚无为本……”便见一个男子穿着鸦青色鹤氅,头戴逍遥巾出来了,一面坐到台阶上拔鞋,一面眯着眼打哈欠,仰头问谢道韫道:“夫人,何事如此吵闹啊!?”原是王凝之。
      谢道韫道:“这位宁远将军奉了桓大司徒的命令,说我院中藏着庾氏余孽,非要搜查一番不可。”
      桓石虔忙道:“哪里是搜查,就是看一眼。此剑锋利,伤了王夫人就不好了。”说着双手微抬顺势接过了谢道韫手中的剑。
      王凝之这才看向眼前之人,道:“看一眼?来来来,你看看这片。”缓缓起身拉着桓石虔,抬手指了一圈问:“有什么?”
      “屋顶……”桓石虔道。
      “不对,这里看起来屋宇森列,然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什么也没有!你再看看那边,有什么?”
      “什么也没有……”
      “这回对了,本来就什么也没有。”
      桓石虔噎了一下,传闻琅琊王氏重玄学,还真是不假啊。
      王凝之又指着正厅道:“再看看那里,有什么?”
      “门窗墙壁……”
      “不对不对,刚教了你,什么也没有,既然门窗墙壁都没有,如果颍川庾氏余孽躲着里面如何会看不见。”
      桓石虔有些不耐烦了,道:“叔平1先生再这样我可是要硬闯了。”手肘已然用力。
      王凝之讪讪躲开,背身附在桓石虔耳边低声道:“我都告诉你了,什么都没有,你怎么就不信呢?那你是非要看完这王府百余间屋舍?”
      这下桓石民犹豫了,庾夫人重伤易搜不假,万一躲在那个角落里,他真要大动干戈搜遍整个琅琊王氏府邸不成?再有万一,这会子只是拖延功夫,庾夫人已然真的不在这里了呢?再看看王凝之和谢道韫的脸色,道了句:“今夜打扰叔平先生和夫人,得罪了。我先去别处搜捕。”
      谢道韫顺着影壁望过去,堪堪松了一口气。
      王凝之也走远了摆摆手,依旧道:“无也者,开物成务,天地万物皆以虚无为本,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亦终究为虚无!”
      谢道韫浅笑一下,摇了摇头,吩咐道:“关上门!嘱咐各院巡夜!再去请郭郎中来我院中。”说着几步上台阶绕正厅入西厢。
      谢道韫握上一位年纪相仿妇人的手,道:“庾夫人放心吧,人已经走了!你伤势太重,腹中还有胎儿,我吩咐婢子扶你去厢房诊治。不会再有人来琅琊王氏的府上搜人了,莫再费心劳神。”
      庾夫人摊坐在地席上,脸色煞白,眼泪断断续续,身上血迹斑驳,抓着一块玉佩,按在小腹之上,点点头,强撑着拉过身边的小女孩,道:“嘉南,你替娘和未出世的弟弟谢过谢侍中、王郎君和王夫人吧。”
      被叫嘉南的小女孩期期艾艾拜倒道:“谢过王夫人。”
      “快起来。”谢道韫忙扶起她,见她不过四五岁的模样,虽在孩童间五官却甚是秀丽脱俗,只是哭红了眼,替她擦了眼泪,道:“嘉南,好名字!王郎君和谢侍中也是不必谢的,我夫君整日炼丹,你去烦他还嫌你呢,我叔父看不惯桓温所为,更是想帮你们庾家。好生陪着你母亲吧。”
      庾嘉南看了看谢道韫,又看了看母亲,好不容易止住的泪水又下来了。
      谢道韫见婢子来扶庾夫人,想来郭郎中已经到了,又交代道:“替庾夫人和嘉南备好干净的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度,还有精细的吃食,如今天凉,房中炭火也要备足。”
      庾夫人不知如何开口,微微颔首算是致礼。
      谢道韫撑了撑身子,慢慢跺步到天井之中。
      天井之中一人捻须回头道:“世人说王夫人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果然如此。”说着上下打量起谢道韫。
      谢道韫仰首,颇有自得之意,道:“叔父教得好!”
      这人便是谢道韫的叔父谢安。谢安少时便风神秀彻,兄弟谢尚、谢奕、谢万均为官,谢安却一直不肯奉召入仕。
      反倒是隐居东山,教导子侄、耕种圈地,愈发显得才高而隐于市,以至于谢安因哥哥谢万罢官被迫入仕时,世人奉为“东山再起”。
      谢道韫有些娇恼道:“刚刚可差一点桓石虔就要冲进来了,叔父您倒是悠闲。”
      谢安笑笑道:“我记得你才同庾夫人说‘不会再有人来琅琊王氏的府上搜人’,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
      谢道韫这才恍悟,与桓石虔对峙时不免思虑不周,安抚庾夫人时未及细想便脱口而出这样的话,想来自己尚未条分缕析时却也隐隐看明白了局势,道:“桓温废陛下司马奕、皇后庾道怜,可还是立要遵司马氏正统,立司马氏为帝,他不敢以他一门与天下望族为敌,不敢自绝于天下!
      拒不入朝,镇姑孰2,是为手握一方军权,再缓谋加九锡,实际上桓温是究竟存了谨小慎微之心,桓温如此,桓石虔亦如此,桓石虔适才如果不惜一切代价要冲进来,其实任谁也是挡不住的。此次不成,桓温也不会再派人来赶尽杀绝了。”
      谢安神情亦佳,又背手舒了一口气道:“庾義一家本不必遭此劫难的。”
      谢道韫悲痛道:“桓温杀皇后庾氏兄弟庾希五余人,庾氏子侄、部众、门吏百余人全部遭难。桓温在朝中排除异己,但并未灭整个颍川庾氏。庾義是庾希堂兄一脉,只因助庾希出逃,便遭赐死,连妻儿都不能幸免。”
      谢安道:“说不得,虞夫人带着孩子拼死逃出来,我将她护送到你这,你多费心看护。”
      谢道韫道:“叔父放心吧。只怕百年颍川庾氏元气大伤,谯国桓氏、高平郗氏风头太过。”
      谢安粗重悠长的说了一句:“桓温身为人臣擅行废立,挟天子行权,诛除颍川庾氏,郗超助纣为虐!”
      谢道韫听罢,微疑道:“叔父决意与谯国桓氏、高平郗氏相抗了?”
      颍川庾氏一门胜在久远,早在曹魏便已起家,族人庾亮亦与司马睿相交,晋王室南渡后与王导同朝为相,但严肃遵法,与王导行事大不相同,继琅琊王氏之后兴起,加之出过庾文君、庾道怜姑侄两位皇后,算得上一时风光无限。可这一年桓温废皇帝司马奕为海西公,皇后庾道怜为海西夫人,另立司马昱为帝,清扫颍川庾氏一族势力,庾希、庾倩、庾柔、庾蕴、庾邈及庾氏百人被杀。
      谯国桓氏原非名门,东晋立国后,族人桓彝结交名士,因平定王敦之乱发迹,后桓温少年英雄以武立世,官至荆州刺史,率军三度北伐建功立业,但第三次伐燕惨败,为了重立威名,听从心腹郗超的建议,废帝立新,谯国桓氏数人布列朝中显要,一时间成为名门之首。
      高平郗氏在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之间本不算什么,东晋初年,族中出过一位郗鉴,以清节儒雅、博览经籍名世,官至大司空,在颍川庾氏与琅琊王氏之间周旋,若非如此,今夜惨剧恐怕在当时已经上演过一番了。而如今高平郗氏郗超为大司徒桓温参军,桓温废帝专制朝政的主谋,朝中第二重臣。
      诸事已有征兆,诸事亦会发生,不在这夜便在那夜,总之,颍川庾氏蒙难,谯国桓氏全胜,高平郗氏辅政,谢安已出东山。这夜,颍川庾氏庾亮之子庾義因救族弟蒙难,庾夫人为护腹胎儿与小女拼死逃出,向谢安求救,谢安将庾夫人安置在侄女谢道韫与侄婿王凝之家中。
      谢道韫望着院中花木,再往远处望去一片幽深清澈,雪且逐了微风,在缓缓飞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