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
-
——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却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张无忌一呆,接不上口,只道:“你……你……”
最近没事就在网上搜周芷若那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可能是因为我把倚天屠龙记看完了,所以潜意识里总是想搜这句话,今天上午又花了点时间看了看电视剧版的倚天屠龙记,很多地方和我看书时想得不太一样,但是看看演员地颜值,也是极好的,可惜殷素素没说那句就当我死了,略微有点可惜吧。
最近老是感觉金庸误我,那时候本来都打算放下这段往下走的,翻了朋友圈都是纪念金庸,我就去网上找了神雕侠侣来看,一看就是两天,看完就知道要糟,有些东西怕是过不去了。可恨的是偏偏金庸总是喜欢写这种任性刁蛮的女子,不由让人恨恨不平,若是书中的女子尽是贤惠之人,想来我也不会误入歧途。
张翠山死后,除了他师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其他人莫不是扼腕叹息,都说他是受惑于妖女,落得自刎而死,也算是身败名裂。张翠山自己身处其中,自然清楚是什么滋味。只是外人看来,再加点佐料和更强烈的立场,就可以放进警世恒言中了吧。
搜那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搜出来不少东西,第一便是赵敏的那句我偏要勉强,赵敏来到张无忌的婚礼,姓范的跟他说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些事情勉强不来,赵敏道:我偏要勉强。大家的意思好像都是赵敏这种感情和行为一致的人很理想化,人人都想做赵敏,因为人人都想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但是实际上人人却都是周芷若,只能等一切尘埃落定,暗暗的说一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倒是觉得张无忌答应赵敏三件事情,其中有一件赵敏要他悔婚,后来又答应芷若一件事情,书中的意思自然是等到赵敏结婚周芷若也要他悔婚,两个人互相搞对方的婚礼,想来也有点意思。不过芷若却是少算了一着,张无忌还欠赵敏一件事情,她至少要他答应两件事情,才能让他们谁也成不了。
另外还搜到了一个人的随笔,故事嘛倒是大同小异,无非是两情相悦却又分开,作者应该是那个女方,分手多年收到前男友的消息,聊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音讯全无,留的一地狼藉:“
武汉下了一整天的雨,我也被各种杂事淋得透心凉,由内而外的湿透透,各自躲在武汉的暴雨里发霉。晚上回家窝在沙发里揉着湿得一缕一缕的头发,饥肠辘辘地边玩手机边等着开饭。微信上突然没头没脑冒出一个好友请求。是他。”
作者给他起名无忌。估计是高中同学,然后有一段故事。
“我不记得上大学之后我删了他多少次,只记得两年前某一句话说完我删了他,他再也没有过联系了。
再拿起手机,我看到无忌发来好几条消息。说他过得很好,说他很惭愧,说他这几年已经改过自新,这话其实有点儿奇怪。本来空无一物又何谈歉疚呢。这几年的时间,远远回望一片空白,只有一堆一堆的空欢喜苟延残喘。突然间不饿了,从胃到喉咙再到眼睛都被情绪填的满满的。原来没心没肺久了,还是会疼的。
我曾经也问过他一句话,若是我问心有愧呢。这话本不是一个问句,我也不记得他怎么回答的了。”
话说倚天屠龙记后记中金庸写到,张三丰闻张翠山死讯时的心情并不真实,因为他那时并没经历,后来他儿子自缢而死,他才明白这种痛心远非笔力所能及。我有点心怀侥幸,万一金庸写的儿女之情也不真实,就可以全当玩笑,只当作一场开心了。
这篇东西是前年的12月份写的——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我明明感觉是去年写的,算了算竟然是前年。现在是2020年,2019年的十二月寒假我在波士顿的家里宅了一个月,美名曰看书,真正看进去却很少。2019年上半年忙着谈恋爱写毕业论文,终于到六月份毕业,也算是告一段落,2019年下半年来到了波士顿上学,仍是不够认真。2018年年底在复习GRE,中间好好复习了一段日子,然后考过了GRE
,三月份的时候和wyw分手,等到十一二月的时候终于又在cc和她之中犹豫。最后买票去了上海找wyw,又没有复合,但是当时心里很难受,然后就写了不少东西。现在看的时候,还是能体会当时的感情。现在的日子仍然不算是开心,仍然是对自己不满意。这件事情也许能说得清,但是我日子一旦过得糟心,就不由自主的会想cc——以前是,现在竟然也是如此——我当然懂为啥——当你自己觉得自己软弱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自然会希望通过别人来救赎。
那天坐在地铁上一瞬间我突然的后悔,想到大一那会我和cc考完一门英语的口试,然后从那个门里走出来,英语老师好像挺羡慕我们,我们给她留了一个苹果。如果当时我和陈聪就这么走下去最后会是怎么样子——那时候就算我的线性代数一段糟最后的排名也还可以,英语课做出来的东西也被拿到别的地方去表扬,物理期末之前啥也没看就去考试最后也有八十几,那样学着学着估计也能混出奖学金——说不定还能混保研。cc本来还计划一起攒点钱去旅游——这么想想本来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是神仙。咋说呢,我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生活吗?我这么做总是有原因的,当时心里不清楚,懵懵懂懂。5年之后,2020年,心里依旧是只有隐约的感觉,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吧。回想起来,真正的大学时光应该只有一个人在沙河的那段日子,一个人制定计划,一个人去自习,写写东西吃吃饭,该学懂的都学懂,也有些地方不清楚,这时候,才是我可以接受的那种不完美。——这也许是一种认知失调,心里的自己和表现的自己不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要么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越想越觉得自己那个时候快乐吧,又能吃,学的又开心,偶尔还看看书,虽然有些细节问题,但是总体而言仍是感觉良好。
你知道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吗?越来越多的人的行为并不能让他们自己开心,但是人们总是安慰自己,有用吗?至少我觉得没用,并且想想认知失调,这的确没用。
那时候泰勒唱的还是red和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歌词里面写的还是前男友说自己变了她就信了。现在的歌词全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话。及时行乐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及时行乐的时候确实很爽,偶尔在孤寂中也想浮躁——但是这里我本来想用快乐,但是我犹豫了,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快乐或者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感,实际上就如那个人所说,说白了就是努力,做了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有些事情就很明白了,比如为什么在沙河的那会我会回去给yx和zhw讲题目,然后晚上再一个人坐校车回来,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我觉得快乐,现在你应该明白了。
后来给陈聪发消息,我跟她说一个人能更专心,她却告诉我她又不爱学习。问题不是学习,而是一个人能更加专心,一个人这样静静的走,让自己可以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可惜她并没有懂我的意思——我以为她会懂,也许以前的她会懂,但是现在的她是没懂。每当我过的不好的时候总是会想cc,比如后来从沙河回到本部的时候,这种时候并不少。总是觉得当初没分手现在的xxy应该比我要优秀很多,也更能明白自己。但是说白了,无非是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想依靠别人来完成救赎。这种事情究竟是不靠谱的——大家自己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救赎别人。所有的人都在海上,大多数人都是相互取暖而已——两个人一起沉入海底,总比一个人孤单的沉入海底要强,事情就是这样。扯了那么多救赎,无非就是改变,改变得让自己满意为止。
又突然想起这题目叫“倘若我问心有愧呢”这题目真的合适——尽管一开始的时候这题目是说感情,但是别的地方道理自然是相同——感情中会问心有愧,别的地方自然也会问心有愧——我当然是问心有愧,问心无愧的时候,才是已经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自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