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招生 ...

  •   近年来,璞石镇中心小学发展势头迅猛,校园越来越美丽,设施越来越齐全,师资越来越强大,管理越来越完善,质量越来越好,成为当地触目的明星学校。受品牌效应的影响,加上造城运动带来大量的人口迁移,给学校每年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能在璞石镇中心小学谋得一个学位,使尽了千方百计、混身解数,因此学校的招生工作必须做公平、公正、公开,才能让家长信服,才能让师生安教乐学,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如果有某个环节出现疏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5月中旬,正是教学工作紧张忙碌的阶段,学校的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却在密锣紧鼓地筹备着。为了使招生工作做到滴水不漏,此刻,肖校长正主持召开招生工作人员大会,他用庄重的语气强调道:“招生工作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尤其是我们学校,必须要实行阳光招生,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行。因此,大家在招生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公正、公平的态度,完全按照上级制定的招生政策、招生程序进行操作,千万不能马虎对待,弄虚作假。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谁出问题,问责谁。另外还要执行保密制度,不能随意公布招生情况。具体安排和要求由教导处黄副校长来进行布置。”接过肖校长的麦克风,黄副校长便一丝不苟地进行工作的部署。他首先详细地解读了璞石镇中心小学招生方案,从指导思想、原则、政策、措施、范围划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解读完毕后,接着公布人员的具体公分工。人员共分成四类:保安处、分导处、咨询处和登记处。他把每一处的人员安排和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讲得非常清晰详细,每一个细节都不遗漏。布置完毕后,他便让大家进行提问。
      有老师问道:“黄校长,如果有学生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但未入住,这类人员一定不登记吗?”
      “是的,按政策必须要入住才行。”
      “黄校长,如果有学生的房产是小产权房,拿不出正式的产权证,这类人员登记吗?”
      黄副校长肖校长低声交流了一阵:“这类情况比较特殊,暂列入特殊生一类进行登记。”
      “黄校长,五年社保一定要满五年吗?差几天也不行吗?”
      “完全按政策执行。”
      ……
      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肖校长和黄副校长都当场给予了清晰的回答。会议开了近三小时,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招生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学校门口早已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家长。保安处的全体安保人员早早回到学校维持秩序,门口的人员不断地用扩音器提醒家长:“开始登记时间在8.30,请家长们耐心等待。校门打开时,请家长们听从指挥,排队进校,千万不能争先恐后。谢谢您的配合。”除了保安处的人员及时到位处,咨询处、分导处和登记处的人员也厉兵秣马,提前十多分钟摆好了摊位。时间一到,学校的大门准时打开,家长们都自觉地听从指挥,有序地排着队鱼贯而入。很快,几个处便排满了人。为了尽快让家长报完名,几个处的工作人员忙得像风车一样,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为了能让家长不因排队等候而产生焦躁的情绪,学校还推出了许多贴心的服务,如为家长提供了凳子、饮用水和风扇,甚至还做准备了应急包。由于事前准备充分,整个招生工作能做到忙而不乱。绝大多数家长们都顺利拿到了报名回执,当然,也有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在些家长因社保差几个月没买够五年而被拒之门外,有些家长因房子还没入住而碰了钉子,有些家长因户口没及时迁入而吃了闭门羹……他们为了能谋得一个学位,软硬兼施,死缠烂打要求工作人员网一面,但最后都在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耐心劝说下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招生登记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完成了。可还远远没到庆祝的时候,接下来还要进行上门核查。上门核查主要针对的是非户籍生,要逐一核实住房信息和入住情况。由于非户籍人数众多,为了避免有人浑水摸鱼,弄虚作报,因此,上门核查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肖校长和黄副校长同样召开了上门核查人员工作会议,同样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同样进行了解疑答惑。一切准备就绪,核查小组成员又马不停蹄地走村进巷、登堂入室地开展核查工作。当核查信息全部汇总到黄副校长办公桌上时,多日紧绷的神经才终于稍稍得放松。接下来,黄副校长便要安排人员对六百多份报名资料进行核对、分类整理,实行一生一档。
      六月下旬,按照招生程序,要对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进行公示及发放入学通知书。肖校长黄副校长又忙碌了一番,作了精心的布置,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又顺利平稳地闯过这一关。招生工作才算基本落下了帷幕。
      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总算是平稳结束了,可还有二至六年级的转学工作同样压力山大。每个学期,都有不少学生从想外校转学到璞石镇中心小学就读。但由于学校的学位已经基本上达到饱和的状态,许多家长的要求注定满足不了。如何分配有限有学位呢?这个问题年年困绕着肖校长和黄校长。为此,他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明确的转学细则。凡是不符合规则的学生都会被拒绝接收,可总有家长不理解的。
      这天,黄副校长刚送走一批家长,还没来得及喝杯茶,突然又来了一名不速之客——不用问,肯定又是来办理入学的。
      他走进来后,叫了一声“校长”后便打开了话匣子:“校长,这个学期我的孩子应该能转回来了吧?”
      我便问:“从哪里转过来,读几年级?”
      “从横山小学转过来读二年级!”他说。
      “二年级没学位了,暂时转不了。”
      “可去年你们说过今年能转回来的。”
      听他这么一说,黄副校长情不自禁地多看了他两眼。身高体健,强壮得像一头牛。啊,原来是“老熟人”了,去年的一幕便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他来是为读一年级的女儿“兴师问罪”的。因为学位的原因,加上他是外省户籍,不符合招生条件,因此他的女儿不能分配到我们学校。为了能达到目的,他采用了“先礼后兵”的策略。他用诚恳的语气请求道“校长,我家就在附近,我们夫妻俩都要上班,去其他学校读书不方便,请照顾一下我们。”
      考虑到学位已经满,加上他并不符合招生条件,黄副校长还是委婉地拒绝了。看到请求无效,他便打起了同情牌,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肚子,不停地□□,并喘着粗气说:“校长,我不能生气,一生气肚子就会疼,请你们网开一面,给我一个学位吧。”当黄副校长再次用同样的理由坚决拒绝他的时候。这时,他从椅子里一下弹了起来,脸上杀气腾腾,双拳紧握。他用威胁的语言说道:“校长,如果不给我一个学位,我要到教育局告状——为什么同样的条件,有的人能入学,而我的女儿就不行呢?这太不公平了”面对他的气势汹汹,黄副校长都觉得不能开先河,否则以后会一发不可收拾。于是,黄副校长继续有理有据地向他解释招生政策。后来在中心学校的协调下,把他的女儿安排到另一间稍远一点的学校,同时承诺:下一年如果有学位,优先照顾。无奈之下,他只好乖乖地结束表演走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没想到一年转眼便过去了,这个“刺头”又再次找上门来。当黄副校长告诉他没有学位的时候,他又再次故伎重演。最后,他坚称:“不解决问题,打死也不走,告到中央也告。”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就近入学,人家的孩子行,为什么他的就不行,太不公平了”反复解释、劝说无效后。黄副校长也不禁火冒三丈:“你老说就近入学,从政策角度来说是没错,但就近绝不等于最近。你老说人家的孩子行,你的不行,太不公平了。那么你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很多附近的学生想读横山小学,为什么他们不行,你的孩子就行呢!你觉得这样公平吗?”黄副校长的一席话说得他哑口无言。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当别人动了你的奶酪时,我们都渴望有一个公平的社会;可当你动了别人的奶酪时,我们却为此心安理得。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