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太和 ...

  •   修道之人讲究清静和苦行,因而多数门派都选良山而辟,开出那一方天地以供后人乘凉,又因果真神力而被俗人供奉,便是清修也讲究起了生养,将各个殿修筑得颇为贵气。
      世人皆知太和山上的道长多,由此推出太和山上的仙人也多,从远方慕名而来的香客络绎不绝,因此山下的商户也不似别处那般荒凉。而这些个本地山民通常为求庇护,便见太和弟子时口中皆称“仙长”。

      太和山上有条惯俗的规矩,不知是从何时定下的。
      外人拜了太和这一门的不了解其中内情,但自小与太和修行的人都知道,他们未来留在太和有三条路可走。
      一条路走俗世,经营太和香火,若是能保证门派延续,其人品又能得到公认,成为武当各个拥有实权的掌事,基本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二条路走武学,剑之极,武之巅,寻武学大殿之路,揽排山倒海大能,做个绝世高人、太和门柱,甚至成为掌门,号令江湖。

      最后一条路,通天道。
      做天上仙人、存世仙长,享万劫永寿。

      坐观太和上下,愿意走这第三条道的人寥寥无几,流传下来行此道的口诀自然也留存极少。
      到底是通天道,本身就听起来如天方夜谭。
      只是,总有人会走这样的路。

      太和山上有个怪人,凡太和中人就没有不认得他的。
      当年此人满身浴血地昏倒在太和山脚,是被负责下山采买的太和弟子发现并带回来的。

      据闻那弟子所言,他撞见此人时,有那么几只太和的灵宠乌鸦及世人公认高雅的白鹤,竟都徘徊于那血人身旁。见弟子接近,鸦群拍翅惊叫不止,白鹤踱步前来叼住他的衣摆,直把他往血人所在拽过去。
      也正因此,他才敢冒着风险与师兄师长们联系,艰难地将人带回山门。
      万物有灵,这人哪怕是被泡进了血海之中,也因素来被太和养出道心的乌鸦敢近于其身、清雅高洁的白鹤敢救他一命等惊人举动,而临大难却不死、处柳暗又花明。

      待此人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后,旁人问他的真实姓名,他却始终默不作声。
      就连太和掌门亲自询问,他也宁愿避而不谈,来回反复只说他早已抛却俗尘,只求掌门能收他为太和弟子,再赐予他一个姓名。

      若是看外表,此人已然是个年龄足以成家立业的人,哪怕是太和掌门也不好直接予他一个太和之中也有辈有份的姓名。
      更何况,浑身浴血却颇受有灵之物的青睐,可见此人有着天定的大机缘,更不是谁人能随随便便替他取名的。

      掌门秦祯雀也并非是什么善言之人,他手中的拂尘须尖稍作摆动,不想取名之事,只淡然问他可有心定的字号。
      而后只听那人略略动了唇舌,道出“五更元”三字来。
      自此,这五更元便于太和定居了下来,人人皆知他,却又都不知他。

      太和之人对待香客,礼数周全、疏离自持,对同门师兄弟,却颇为热情豁达,宛如有着两张嘴脸。
      这个热情到什么程度,哪怕是五更元这样来历不清不楚之人,一旦被他们所认可,就再也没有亲疏之分。
      时日渐久,虽不见五更元变得多么开朗善谈,但当有新入门的小师弟从他身边蹦蹦跳跳唱一句"师兄好”时,他也能稍微露出点笑容,应一句“师弟”。

      而且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尽管他的笑容素来颇为冷谈,却还是叫太和上下一众师兄弟觉得,自家这位道长的长相可真是天生妖邪般的俊美。
      若不是太和是个和尚山,又皆为修道之人,轻易不得求娶、不得结成萍水之缘,这位国色天姿的道长指不定就被哪个开了窍的师兄弟带回家了。

      因为常外出游历的缘故,大部分太和弟子跟不少正派的江湖人都有些交情。许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侠士都依着自己的卜数断言,这位道长是有邪性的,唯有拜入足够端正的太和才正好给他压制住。
      也不知是确有其事还是侠士们对太和山的尊敬,总之这推论也不影响太和众弟子对五更元道长的喜爱。

      众所周知,太和的吉祥物乌鸦最喜欢停留在五更元所在的长生殿外,那些灵性的动物甚至懂得要在别的殿里拉屎,给蹭干净了再飞回到长生殿。
      爱屋及乌是真的,只不过在太和是爱乌及屋罢了。

      生来俊美的五更元道长,平日里不喜欢到处乱晃,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待在长生殿修炼功法与剑术。
      只是身为一派弟子,每日的门派功课总是迫使他天上地下跑来跑去,门派上下的太和弟子总能看见他,他们甚至一度以为这是太和独有的视觉福利。

      某日当五更元再度完成了繁琐的师门寻道之后,翩翩衣摆的一角突然被人攥住,他低头一看才知道是有小师弟。
      若不是速来漠然的五更元道长对旁人接近还是有些许反应,否则这一拽之后,这小家伙也要因着他的轻功而一起被带上天。

      “师兄,我们喊萧师兄、大师兄,前面都只有一个字,”武当山上的小道长奶声奶气地仰头问,“就算是哈哈师兄,那也有字,就是两个字。可师兄,你的前字儿是什么呀?”

      萧师兄是他们稚剑立心班的小监,也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管束稚剑立心班里那些个七八岁的顽童绰绰有余。
      大师兄是掌门亲传,虽然没明说,但大家都猜他约摸也要有三十岁了,再长点年龄,怕稚剑立心班的小娃们也是要喊他一句叔了。
      而哈哈师兄则是另一位师叔的亲传弟子,前些月刚过二十生辰,为人洒脱爽朗,尤其是声音洪亮,哪怕是隔着半个山头也时不时能听见他在山门中“哈哈”一嗓子。

      仅有一个道号的五更元冷酷无情,他修长如松柏的身躯杵得笔直,丝毫不顾及小家伙仰脖子看他的动作到底多累:“没有,师弟喊师兄二字即可。”

      五更元不是亲传,但受了掌门等长辈的颇多照顾,他排上“师兄”这一名号,也纯粹是众人估量着他的岁数来喊的。
      曾经萧小监喊他师兄,他应过;哈哈师兄喊他师兄,他也应过;大师兄喊他师兄,他沉默了好一晌,没应,反过来干巴巴地喊了一句“大师兄”,把一旁偷偷围观的师兄弟们笑得花枝乱颤,大师兄也闷声笑起来。

      “哦……”小道长的圆脸肉嘟嘟的,两只大眼睛写满了恳求,“可是我们给你起了个外号,师兄可以让我们以后喊别的称呼吗?”
      五更元:?
      五更元没说话,低头看了看脚边的孩子,无声地发出了灵魂的疑问。

      “我们叫你——乌鸦师兄!”小道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他大张双臂以显示这个称呼在他心中的重量,然后被不知从哪儿飞扑过来的同伴捂住了嘴巴,发出“唔唔”的惊叫。
      “啊啊啊啊啊没有的事!”小道长口中的“萧师兄”萧无垠从另一侧嗷嗷虎扑过来,一个巴掌便糊上了小道长的嘴,“小羊不要瞎说啊!”
      将小羊道长的小脸捏在手里,萧无垠慌忙跟乌鸦师兄摆手:“没有没有,我们不这么称呼乌……五更元师兄,掌门有事找你。”

      五更元已经把“乌鸦”这个称呼听了进去,却也没什么反应。他看了看呜呜叫的小羊道长,默默点了点头就向掌门所在的地方走过去,徒留自己的两个师弟面面相觑。

      “萧师兄,你干嘛呀……”小羊总算把萧无垠的手扒拉下来,他不满地嘴都嘟了起来,十分纳闷师兄犯什么病。
      萧无垠伸手捏了捏小羊的脸颊,叹了口气:“没什么,你以后还是得记得啊,外号这种东西谁都能知道,可就是不许当着本人说了,要不然被师兄知道是要打手心的……”

      小羊道长挠挠脑壳,眼瞧着乌鸦道长走远,又无助地抓了抓小手,似是感受到那连心的疼了,小嘴撅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萧师兄都这么说了,那,哪怕是如此沉默寡言的乌鸦道长,应该也很会打手心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太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