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32、迎击瘟疫 ...

  •   操场上的人已经渐渐散去。只有我还立在原地,思绪飘得很远,远到我自己也看不清自己想到了哪里。宇文翼昭也不管别人的目光,径直走到我面前,笑着问:“白小姐,觉得这阅兵仪式如何?”

      我怔怔地点点头回答:“好。”随后,我却又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宇文将军这一回,未免有些太过张扬之嫌。”宇文翼昭听了我这话,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下,突然转身离开,一言未发。我不知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还是怎么,又有些不知所措。看着翼昭跑开的背影,我在一瞬间想追上去,却终于还是及时意识到这种行为实在不妥,只得有些担忧地慢慢走回乾清宫。

      两天后,便是特战部队从北京南下华中地区的日子。宇文翼昭亲自带着她的学生,实地考察疫情。同行的除了临时从军中抽调回来的几位特战一期生加上留校教官,还有几乎全部特战三期生。至于二期生,翼昭将他们留在北京,留守特战学堂,同时还要担负四期生的教学任务。

      而我和一些宫女,在翼昭的坚持下,也随军同行。如果类比与我们的时代,也许我们的身份,实际上就是专门的女护士吧,或许还算不上护士,更像是护工。因为宇文翼昭坚持说在治疗女性病人的时候,出于对病人的尊重,还是应该让女性医护人员和病人直接接触。在她的坚持下,便有了我们这一批有些不伦不类的“护工”队伍。

      虽然事先我也有些心理准备,可是真正看到疫区的实际情况时,我还是被当地的情形所震惊。尽管地方政府多少采取了一些措施,可能有效的比如免费发放药物,大概没什么效果的比如集体祭天,疫情的扩散仍缺乏有效的遏制。

      然而我们第一眼所看到的,仍然不是完整的真实。当宇文翼昭真正开始介入,我们才发现情况有多么严重。到处都有背井离乡的难民,他们带着尚未明确的病原体辗转迁徙。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地方官却仍坚决不肯对疫区进行隔离管制。

      实际上,现在整个中部地区也已经无所谓“疫区”,早已经处处皆有疫情。对于其他方面,各级地方官员们都当宇文将军是“钦差”,给她高规格礼遇,然而一提及民众隔离,却都是面有难色。翼昭问不出原因,我也想不通,莫非是怕隔离管制的做法会引起民乱?不过疫情如此严重,谁还有心情“作乱”呢?

      水源的情况更加糟糕,上游还浸泡着腐烂残缺的尸体,下游便聚集着干渴的难民贪婪地喝着腥臭的河水。在这样的卫生条件下,瘟疫迅速扩散是必然结果。处处都是蚊蝇滋生、哀鸿遍野,宇文翼昭皱着眉,咬着牙,交待了手下的“工作人员”,既然戴着青天白日徽章来到了这里,就要做好牺牲的心理准备。

      按照宇文翼昭慷慨激昂的“训词”,她对特战学员的要求是:鲜血不能无谓地抛洒,然而当胜利需要用生命去换取的时候,便不畏惧奋战到死。对她这番慷慨陈词,我想,在翼昭的理解当中,这应该也就是北伐和抗日时代国民革命军所宣扬的精神吧。

      宇文翼昭又实地考察了一下疫区各个省份,发现最为严重的当属安徽这个水网交织的地方。既然是最严重,翼昭便义不容辞地担起了最重的责任。她自己率部属镇守安徽,除了手下的一些三期生之外,我也被她留在了身边。白桐、赫尔伦、林谦、安敏森、魏熹、华襄外加从军中紧急抽调的另外八位特战一期生则两两一组,分别被派到了另外七个疫情严重的省份。

      每一组一期生的手下都配备有特战三期生辅助,而派上前线的三期生基本都是他们教出来的,这时候应该很有默契。我问她为什么留下二期四期,翼昭回答我:“我对这个时代的医学没什么信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知会有多大的牺牲,而我总还要留下承前启后的人才。况且学堂里的四期生还在学习和训练,二期生还有教学任务。”

      面对狼藉的现状,特种战队只能先从最基本的开始——遏止难民迁移。为了先遏制疫病的传染扩散,宇文翼昭指导着特战三期生建起了简易的医疗点。在各个医疗点,除了招募健康民夫来搭建简易医疗救助和食品供给的机构之外,她还招募了一些手脚利索卫生习惯比较好的男女护工,拨在我的手下,帮助宫女做些粗活累活。

      除此之外,她还指挥着我们用石灰对搭建起来的帐篷和土房进行消毒,并点起艾草以驱避各种蚊虫。这些都在三天之内走入正轨之后,宇文翼昭便开始指挥集中焚烧无名尸体,并用石灰对仍有家人认领掩埋的尸体进行消毒防腐处理。

      宇文翼昭同时以特战将军的名义颁布了禁令,严格禁止在水源附近进行尸体掩埋,一旦发现,马上拉去焚烧。

      我发现这个曾经想成为疾控中心研究人员的热血青年,面对瘟疫之时想得相当周到。对疫病她不仅采取了一系列的正面应对措施,还想到了减少疾病传播途径的方法。宇文翼昭令人在每个难民聚集区域都修建了统一管理的厕所,也采取了撒石灰、点艾草的方式。虽然原始了些,毕竟还是有些效果。

      与此同时,她以特种战队的名义,租用了几家大的酿酒作坊,并对民用酒进行蒸馏,聊作医用酒精的代用品。安徽如此,她的学生们在另外的省份,有她之前在课堂上的教学作为基础,加上效仿着安徽的举措,亦步亦趋,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

      对这些措施,疫区百姓也并非一下子全盘接受。譬如食物发放的时候,就常常会发生混乱甚至哄抢,又譬如要挖出埋在水源附近的尸体去烧掉的时候,经常会遭到死者家人或者族人的阻挠,毕竟打扰死人的事情从来都不甚得人心。

      幸好经历过“农民起义”的宇文翼昭对底层的人性阴暗面早有预料,甚至她想得比现实存在的还要夸张。她早就料到到这些方法比之这时代确实太过超前,在来华中前向康熙申请了一道手诏——相当于全权委托书。翼昭自己不拿它当回事,地方官却不是这样。再加上她的学生们都怀着爱民之心去做“群众工作”,不长时间后,她的基本要求全部落实。

      宇文翼昭终于也成功地使青天白日旗成为了疫区百姓的精神支柱。这面旗帜飘扬在简易难民安置处、物资发放处以及医疗场所等等地方,而有它的地方就一定有与瘟疫奋战的特战学生。只要看到这面旗帜,百姓便会有得救了的感觉。在瘟疫肆虐当中,有青天白日旗帜飞扬之处,都释放着使人镇定的安全感。

      情况初步稳定下来的时候,宇文翼昭突然问我:“菱,你想见你哥哥吗?”

      事实上,在第一次发现白桐被选为特战一期学员的时候,我确实有种强烈的愿望想要和他见面。只是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实现。而又因为特战学堂除了校长之外的其他人是没什么机会看到我这个“传旨代奏”的宫女,因此我竟也始终没有见过白桐,他大概也是不会发现我的吧。

      可是因为其他事情的发生,这件事,在我心中也渐渐地淡了下来,甚至我已经不再想着有一天也许还能见到我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而今天翼昭突然和我提起来,我一时间竟有些愣怔,甚至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我究竟想不想。

      宇文翼昭却自作主张,只当我是默认,便说:“反正现在情况基本稳定,我写封信给华襄和白桐,再派人送你过去就是了。反正他们都是我的学生,有瘟疫的地方,现在都是我的地盘。况且你比我更融入这社会,我不在你身边应该也没问题。”

      我仍没有做声,翼昭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摊开了纸,抽出钢笔写了起来。我在一旁注意到,她的繁体字似乎是越写越熟练,也比她的简体字好看了许多。

      飞快地写了几行,宇文翼昭将信纸折好塞进信封再封好口,便叫一个专门学习驯鸽、负责通信联络的三期生给江苏的白桐飞鸽传书。紧接着,宇文翼昭又替我备了马,帮我准备了一些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制剂让我带在路上按时按量服用,还从宫里跟来负责后勤的公公当中,选了一位比较可靠的,护送我去了金陵。

      一路上,我看到的尽是遍野腐尸、千里饿殍。乳臭未干的孩子不知所措地抚哭爹娘尚且温热的、溃烂的尸体,或者目光呆滞的的母亲抱着早已咽气不知多久的孩子,眼神空洞地飘向四方。然而从这些难民当中,我才更加深切地发现了翼昭这段时间的努力,比我在她身边的时候体会得更加真切。

      在这些相对贫困和闭塞的乡下,也有许多佩戴着青天白日徽的特战三期生在活动。从难民对他们的依赖甚至顶礼膜拜当中,我更加具体地体会到宇文翼昭那些努力。如果她想要赢得民心、树立特战学堂威望的话,看到眼前的这些场景,我几乎深信不疑她已经成功。而我意识到自己今天这结论下得太早之时,却已经太晚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32、迎击瘟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