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战栗杀机(BANANA FISH)★ ...


  •   ★战栗杀机(BANANA FISH)★

      ★【剧情简介】

      纽约。有着非凡的姿容,和卓越战斗力的少年·亚修。

      因为其哥哥在越//战中的悲惨遭遇,一直追查着名为bananafish的毒//品,并因此和黑/手/党首领帝诺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

      此时从日本来的摄影师助手少年英二一次偶然下与亚修结缘,两位少年开始了携手对抗势力庞大的幕后黑手,并在台面上复杂交错的势力冲突下一路厮杀寻求生机。

      ---------------------------------

      ★【作品分析】

      1:改编自吉田秋生原作的同名漫画。动画由MAPPA负责制作,全24话。

      2:主角亚修的原型,为美国知名影星,极具才华和演艺天赋的瑞凡·菲尼克斯。

      3:一部以纽约为故事背景的、涉及到黑/手/党、毒/品交易、枪/战军/工、政/府黑/幕等现实题材的长篇硬派少女漫。

      4:作品命名本身《banana fish》便是来自塞林格的小说《逮香蕉鱼的好日子》,同时漫画中也有大量致敬海/明/威等一系列典型的“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作品桥段,所以看这部动画的结局请做好看文艺作品结局的准备。

      5:现在能接受上世纪的画风,主要得益于林明美的人设,动画的人物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画得比较符合现在的审美观。漫画本身质量非常过硬,剧情异常丰满,主角鲜少有闲暇的时候,整部漫画中至少有80%以上的剧情是在街头追逐枪//战厮杀绝境求存生死pk。

      6:虽然很多人在新番归类时都将其归于b/l向动画,但实质而言原作中亚修和英二并没有发生过性//关系,两人也没有明确表达过带有“爱”的字眼的台词。吉田本人的创作理念受二十四年组一代的少女漫画家影响明显,这一时期的少女漫画家在情感关系的塑造上追求的是只属于两个人之间的无法剪断的羁绊,强调的是绝对唯一的心之安眠之处以及精神救赎,无关肤色、国籍、地位、瞳孔颜色、年龄与性别,是非常精神柏拉图的纯粹式情感诉求。

      7:用原作的表述就是“超脱于爱情之上,在灵魂深处相连”,某种意义而言虽然画风剧情硬派但本质上还真是很有少女漫的特色,浪漫主义到了极致。而这种关系由观看者的视角和理解的不同又会衍生出“最理想的男性//关系”“soulmate”“最佳拍档”“终极挚友”或者是“基//佬”等多种解读。正所谓直者见直、腐者见腐,基者见基~

      ---------------------------------

      ★【知乎引用】

      【时代的疤痕,伊卡洛斯式的少年】作者:Phantom。

      *关于亚修和英二*

      关于亚修和英二的关系,原著漫画借“辛”之口描述为:“没有性//方面的关系,类似恋爱的感情或许是有”。这种灵魂的共鸣与救赎,可以理解为友情,可以理解为柏拉图式的爱情。更何况对于从小就有悲惨经历的亚修来说,爱和/性/根本就是对立的。

      如果从作品中两人对手戏占比看,二人对手戏更是少的可怜。作品主线是越//战之后,冷//战时期(动画将时间线改为了现在)围绕“banana fish”这一精神//药物而展开的各方势力斗争。随着主线进行,二人的命运红线也牵连得愈发紧密。如果硬要概括,这是一个灵魂被另一个灵魂所拯救的故事。就像《空之境界》除去晦涩庞杂的“蘑菇哲理”,实际是一个“男孩儿遇见女孩儿”的故事。

      *为什么是英二?*

      初始:结合亚修悲惨的童年经历,在他的认知中,“/性/”是权利者鞭挞奴隶的利器。这样的亚修会不信任“成熟”的人,也因此思齐普这样的孩子会成为他的心腹。英二初登场时,已经借伊部之口描绘了英二幼齿无害的长相,再加之英二本身孩子般纯粹干净的性格,所以才会在刚出场就获得摸枪的特权。亚修本人也形容英二“你还是个小鬼啊”。亚修对思齐普和初始的英二的保护应该是源于自己不幸的童年阴影,即亚修在小孩子身上看到儿时的自己,从而有一种拯救他们就是拯救儿时自己的义务感。

      升温:英二撑杆一跃,飞出去了亚修飞不出去的牢笼。这里不得不说动画的优秀改变。少年的飞鸟一般的身姿倒映在亚修的翠眸中,英二即是亚修对自由的实体化。由此开始,狱中探望心痛落泪,支持亚修向帝诺寻仇,故乡的相处时光,两个灵魂一步步共鸣,彼此温暖。漫画光之庭一章借辛之口表明,英二捕捉到了亚修内心深处微弱的“求救信号”----世人皆看到强大到危险的亚修,而英二偏偏读懂了他千疮百孔的灵魂。

      *原作背景考据*

      故事背景是越//战之后,美/苏冷/战大背景。新一代青年通过嬉/皮/士文化表达对□□的不满,战争对家庭尤其对幼儿的影响,冷/战大背景的压抑感......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还原令人喟叹。而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造就了亚修个人的命运悲剧。

      创作大环境:80,90年代的日本正是耽//美作品的黄金年代,耽//美作品题材内容涵盖广泛,主旨大到时代之痛人性之悲,小到个人命运敏感情绪。如《间/之/契》早在80年底就对未来人工智能社会分化提出作者的构想(人的人工智能化及人工智能的“人//性”化),《冬之蝉》是生不逢时,个人情//爱面对时代洪流的无力感。还有《炎之蜃气楼》《风与木之诗》等等佳作。与现在“为/肉而/腐”不同,这一时期的“少年爱”作品意在消除性//别在爱情关系中的影响,表现“两个精神体的”共鸣。Banana fish 无疑是其中佼佼者。

      *关于亚修--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Banana fish 里多次提到海明威和塞林格的作品比喻,尤其是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豹子”可以说是整部作品的主题,原作的思想状态也充斥着“迷惘一代”的气息。海明威个人偏向爱默生的精神基/督/教---要把“上帝死了”之后困惑的人民引向自己的内心,“人人皆我主”。

      海明威相信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而亚修又是一个典型的海明威式硬汉。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一书中,无论是花豹还是主人公哈利都没有挣脱“我们生而被禁锢”的牢笼,而亚修以最后半自主式死亡得以彻底解脱“现实与追求”的漩涡。

      亚修的死别具日式物哀美感。他一直生活在理想和现实的漩涡中,他懂得并能很好地运用生存之道,但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在抗拒这样的成//人社会。

      漫画的结尾,英二的信中所附的机票给了他抛却现实追寻理想的冲动(英二是亚修对自由的实体化,也是唯一理想),但那把刺//入腹部的刀将他拉回了现实--只要他还活着,只要他还是亚修,围绕他大大小小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他和英二永远无法站在同一世界。鲜//血不断流出,身体不断变冷...直到英二的飞机起飞,亚修带着微笑在美梦中终将此生,他也终于脱离了命运的漩涡--我将跳进永恒的梦梦境,即使此刻肉//身正在腐烂。

      *MAPPA的优秀动画化*

      动画对原作高度还原并在关键地方画龙点睛。英二撑杆一跃倒映在亚修瞳孔中的身姿,亚修向肖达开枪时颤动的泪光......这些都是动画才能做到的动态名场面。

      神曲OP&ED。如果漫画看到结尾你会发现,两版OP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ED2以“麦田的守望者”为主题化用了画集中“两个男孩最后的夏天”。这里尤其说一下神曲ED1--prayer x 乐队king gnu本身是当年原作粉丝,而此曲更是为亚修一角量身定做。

      “小时候,我从兄长房间的书架上遇到了《banana fish》,那时读得非常入迷。如今,我以这样的方式与这部不朽的作品重逢,在此由衷地感谢。无论是故事里登场的人物,还是现实世界的我们,在活着的过程中,苦恼着,挣扎着,但心灵也仍在不知何处祈祷着。我们最终等来的,究竟是绝望还是救赎,谁也不知道。只是此刻,我们唯有祈祷。无论是谁,都心怀着迷惘与祈愿,我想《prayer X》就是这样一首歌。”

      在如今番剧废萌化,娱乐化的趋势下,banana fish却揭开时代的伤疤,描绘城市血/淋/淋的阴影,实属不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战栗杀机(BANANA FISH)★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