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真相 ...
-
我知道夏言一旦做出决定是没有人能改变的,从当初的薛侃案就能看出,何况如今贵为首辅。只是我没有想到夏言这次的大刀阔斧会来得如此猛烈,因为从上一次之后,我再也没能见到严世蕃,大理寺给出的理由是牵扯过广,所有人犯一概禁止探望。
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最糟糕的,再加上如今陈寅一手督办锦衣卫的事情,我好像就被完全隔绝在外。
我去找了严嵩,彼时,夏言和翟銮都不在,只有他一个人在文渊阁里整理着那些无足轻重的文书。
“严大人,浙江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你该比我清楚,你想想办法,求求夏言,如今再闹下去,我怕连——”我没有说下去,因为不止严世蕃,赵文华等人,我怕连着敬之,郭浔都逃不脱。
“老夫身为朝廷命官怎可徇私枉法,多谢陆大人的提点,不过老夫也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哪怕是到了如今,他悄无声息的伪装下仍然不动分毫。
我失望的坐在了椅子上,我知道,这注定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是年前的最后一个月,距离严世蕃被关三个月,距离我上一次见他一个月零十六天,也许作为父亲的严嵩也耐不下去了,在府里备席宴请夏言,然而,这场尽心竭诚的宴席最终却成为了严嵩的难堪,因为夏言根本就没有去。
一时,满朝沸然,谣言里有说夏言自视甚高,也有说故意刁难严嵩,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这样赤裸裸的政治敌对,都明显不是一个好的预兆。
玉佩在手中反复摩挲,看着窗外的梨树又落成了光秃秃的杆,我最终拿起笔在信封上落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杨博亲启。
那一年没有冬雪,所有的寒冷都降临在了嘉靖二十一年的春天。
我揣着袖子从西华门走出,一直呆呆的盯着地面,心里一步两步的数着,总会忍不住的猜测起距离监牢的路途,距离那个人的路途。
天空飘起点点晶莹,落在脸上是刺刺的凉,我走在街上,仿若抽离灵魄的游魂,直到一双白底黑缎的朝靴映入眼帘,我才停下了步子,慢慢抬起头,他撑着一柄油纸伞,那如阳春白雪般久违的笑容就露了出来。
我嚅动嘴唇,带着所有难以承受的崩溃在那一刻开口:“惟约······你回来了······”
“阿炳。”他伸出手给了我一个全世界最安心的拥抱。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没有一个人告诉我春雪会如何,后来听老人们说春雪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我左手一盒人参,右手一轴画卷,踩着地上的薄雪跟在杨博后头,一路上我不停的问他:“你说,我要不要再准备点其他的?这些够吗?”
他摇头道:“早和你说了,不用准备东西,恩师不会收的,你这样做反而会让他误会的。”
“可是求人办事哪有不送礼的,你再和我说说,他还喜欢什么?”
“放心吧,只要此案确实与他们无关,好好解释一番,恩师会通情达理的。”
“那如果有关呢?”
“你说什么?”
“没什么,待会还要烦劳你再帮我多美言几句。”
“说什么客气话,见到你来信的第一刻我就赶回来了,放心吧。”
扣响铜环,开门的管家虽不认识我,但见到杨博却很亲切,“原来是杨大人,快请进,我这就去通报老爷。”
我跟着杨博一路往里走,经过院子时,草堆里却突然窜出一只兔子出乎意料的撞在了我的腿上。
我惊了一下过后,拎起它的耳朵,对上它的红眼睛道:“好你个兔崽子,敢吓我。”
“哪里来的无礼之徒?快把我家小姐的兔子还来。”这时一个婢女模样的丫头也跟着跑出草堆生气道。
我一看这丫头片子还挺横,正欲张嘴,杨博却先我一步开口道:“环儿,不得无礼,这是锦衣卫的指挥使陆大人。”
“啊?”小丫头一听立马失了脸色,赶紧闭上嘴巴,害怕的低了头。
原先想要教训教训她的那些话也都咽回了肚子里,“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
“好一个不知者无罪,素闻陆大人之名,今日一见果真不同。”一道清婉的女声自背后传来,我回过身去。
只见那踏着莲步而来的女子不过二十妙龄,生得端庄秀雅,虽没有寻常官宦千金以面纱示人的忸怩,但暴露在阳光下的美丽容颜却也自有一种矜傲之韵。
“小女子见过陆大人。”她一欠身,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乃恩师之女,夏小姐。”杨博道。
“原来是首辅大人家的千金,方才是在下得罪了,这就给小姐赔不是,望小姐莫要往心里去。”
“岂敢,锦衣卫指挥使小女子可不敢得罪。”她扬起颚,带着几分不悦的样子。
我僵在原地,突然不知如何回复,只有求救的看向杨博,他却也笑了,“兰泽是和你开玩笑的。”
只见那小姐掩嘴一笑,我才恍然明白。
“还不赶紧回屋里去,身为女子,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夏言的厉声传来,我回头只见首辅大人正站在通往厅堂的石阶上朝这里望来。
果然,夏小姐吐了记舌头,饶是再不情愿,也只能带着丫鬟转身离去了。
我心里算明白,原来首辅大人不光是在官场,在家里也是严于律己,我不免朝那位夏小姐投去了同情的一目。
夏言站在石阶上瞧着我们,过了一会儿还是做了一个进来的手势。
想着自从沿海的事情发生后,我跟夏言的关系委实不算好,所以静静地跟在杨博后面。
中途我按捺不住八卦的心,附耳问他:“你和那夏小姐什么关系?”
“什么什么关系?”我还没说什么他就红了脸,急道:“你莫误会,我就和她见过两次而已。”
“只见过两次,人家会把闺名告诉你,兰泽,咦,是那个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兰泽吗?”
“恩,不对,重点不是这个,我真的就和她见过两回,其中一回还是昔年赶考时府上拜谒所遇,你莫要瞎想。”
“行了,行了,我心里有数的,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我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
“阿炳······”
“好了,快进去吧,要不然你恩师发起火来,今儿的事就全泡汤了。”说着,我赶紧推他进门。
我带来的东西,夏言果然一眼都没瞧,我只能尴尬的放下东西,腆着脸皮坐在他家里,好在一旁的杨博还帮着缓和一下彼此的气氛。
“依学生所见,闽浙一案重在多年的亏空耗损,当着重审理那些盈私主犯,至于其余牵连者,按罪论处,若有主动伏法者当宽宏处理,方能彰显朝廷恩德。”
“你的意思是老夫在牵累无辜?”
“学生不敢,学生的担忧是,案情迟迟不结,难免引发人心惶恐,猜忌四起,此非幸事。”
“倒不是老夫不想结案子,是有人不想。”说着夏言的目光看向我。
我不自在的笑笑,道:“今日而来,也是为之前的事情与首辅大人致歉,望首辅大人莫往心里去,其次,有些事情,还望首辅大人能网开一面。毕竟,毕竟,大家都同朝为官。”
“陆大人所谓的网开一面是何意思,恕老夫不能理解。”
“我的意思是,是······其实就是,关于严大人和曹国公的事情,这件事情,我也多有查询,一个是私交赵文华,一个是在沿海挪了些银子,但,毕竟罪不至死吧,况且曹国公一门忠烈,都是功大于过,兴许是有难言之隐呢?”
“呵!”夏言冷笑:“看来陆大人还是不了解实情呀。”
“,什么意思?”
“赵文华在浙江的事情,已经有了供词,那沈嵘全招了,若真属实,那么严世蕃顶多治个知情不报的罪,这点老夫可以答应陆大人宽厚处理,只是曹国公的事情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吧。”
我心里一咯噔,“在下不理解首辅大人的意思。”
“陆大人,事已至此,何苦自欺欺人,两广的亏空与沿海的亏空是何缘由,江南的税银去了哪里?那日宫中为何起火,陆大人再仔细想想罢。”
夏言的话如同一盆冷水从头浇下,我倏然间连着掌心都不自觉在桌面打了个滑,支撑不住。
“阿炳。”杨博轻轻扶住我,我强装着镇定。
“如果陆大人,还是不肯相信,老夫不妨与你打个赌。就赌郭浔回京!”
那时我看着他,突然如鲠在喉,吞吐不出。
原来,我曾经不顾一切追求的绝对公平与正义,就像坚信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可是很多年以后,我才终于明白,这世间,其实是没有什么绝对的真与假,对与错,不过是人性的另一种掩盖罢了。
郭浔回京的消息被传的沸沸扬扬,继江南案后,群臣里已经有人开始猜测郭浔此番是否还能逃脱一劫。
与此同时,仇鸾却在狱里写下了多年来两广的明细账务,其中更是涉及到与安南国莫登庸父子的私贿,顿时惊起一片哗然。
将账本移交北镇抚司的第三天晚上,我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手指从案上擦过,在一片漆黑的寂静里似乎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我闭上眼睛,听见门外逐渐接近的脚步声,有人从窗口矫健的翻入了,他一步一步向前,摸索到桌案上的账本。
我瞬间抽出身旁的剑,寒光一现间,那人一惊,未来得及躲避,只听布料嘶拉的破裂,手臂上被划出一道血口。
但他速度很快,转身飞踢,一张椅子在面前碎裂,阻挡了我和他的距离,他迅速跳窗而出,遁入夜色。
这时,锦衣卫们迅速赶来。
“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大人,卑职愿随您一同去。”
我摆摆头,独自跨上了门口的马。
金字打造的匾额在门口悬挂的灯笼下折射出一丝薄弱的微光,上头提着的敕建曹国公府几个大字在夜色里忽明忽暗,即便是式微已久的望族仍不减其昔日风采。
我驾轻熟路的越过墙,落地的时候手指触到了地面的点滴血迹,心里一声苦笑。
这时,四周风起,草木窸窣,一枚短镖忽然飞来,我当下一个后退闪身,短镖擦过我的脸颊定入身后的墙上,我亦抽出随身的杀猪刀就朝那道黑影甩去,似乎是再无可躲,又似乎是不愿再躲,蒙面落地,发绳相断,他在散落的发丝里缓缓转过侧脸,月光勾勒出那熟悉的容颜。
“敬之······”像是呢喃又像是重复的自我欺骗。
“阿炳。”他笑了,终于选择对上我的眼睛,这次没有了回避与隐藏。
“为什么?”直到此时此刻,我仍然无法去相信敬之会是那样的人。
“没有为什么,仇鸾和王真不是说过了,白花花的银子谁见了都心动。”
“可你不是那样的人!”不知在气什么,我朝他吼道。
他不在意的笑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清楚,只是很抱歉,让你失望了。”
“你不是让我失望,你是让廉之失望,让你父亲失望,更让,更让小七失望。”我努力平息着内心所有的悲愤,想去试着原谅那些过错,然而他轻描淡写的态度还是让我难以平复的痛心。
“小七他那么相信,那么维护你,你怎么可以······你知不知道他到死都没说出是你!”
他垂眸了一会,若无其事那样的说道:“至少证明了他是个合格的锦衣卫。”
“你混蛋!”
我一拳打在他的脸上,嘴角渗出的血衬得他更加的满不在乎,他看着我的脸继续笑道:“是,我是混蛋又如何,为了坚持你所认为的我,选择和夏言决裂,如今后悔了吧?”
“后悔,对,我最大的后悔就是这辈子认识你这样的人!因为你永远都比不上你哥哥!”我带着恶毒口吻的说道。
不知为何那一刻我恍惚在他的眼里看到了一抹痛苦的神色划过,然而很快又被他掩盖在了不屑一顾的笑容下:“是,这样的话我已经听过很多遍,如今的我也不会有什么可在乎的。换句话来说,苏州城外的刺客是我密谋的,秦准也是我派在东厂的人,阮昱成最后没敢说出来的就是东南沿海的秘密,这,不就是你想追寻的真相吗?如今可还满意?”
我踉跄后退了一步,尽管是早该知道的事实,可当这些从他口中亲自说出时,心里犹如重击,难以承受。
“这么说,诣陵那晚和郭浔火烧营帐的也是你!还有东华门失火的账本,刘成是你的人吧!”
“我不否认。”
天!我闭上眼睛,往日所有的画面与娃娃脸的少年终在心中轰然坍塌。
“你为了这些,你自私的利益,和郭浔狼狈为奸,你——”我攥紧了拳头:“知道吗,仇鸾根本就没有写下什么账本,设下这个局只是因为我和夏言说你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现在,我感觉这就像个笑话。我输了,不是输给夏言,是输给你,敬之,是输给我对你绝无仅有的信任。”
在我自嘲的苦笑声中,他却望着远处那棵光杆杆的树枝沉默了许久,然后眼神带着一些哀伤与讳莫如深的道:“阿炳,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你要记住,哪怕是到了以后,哪怕——是再过很多年。”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远不能理解,然而墙外不远处传来的马蹄声与脚步声却让我此刻听得更加分明,他们急切又匆忙。
“他们来了。”我说。
“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他夹着一丝幽幽的叹息。
“你想知道的我已经告诉你了,这个局结束了,夏言该是在等你回去交差,动手吧。”
我倔强的站在原地,不知在等待什么,或者想熬过什么,那些本该做出的抉择在今晚却迟迟下不了决心。
“别逼我再动手,拿起你的配刀,阿炳。”他突然用命令的口吻道。
“我······”手掌抚上腰间的绣春刀仿佛是一件很可怕的东西,那些踌躇与犹豫使我迟迟握不住它。
我听到了敬之的一声蔑笑,只是没料到下一秒他却扬手抽出了我腰间的配刀,剑光过眼的那一刻,我大骇,赶忙伸出手去抢,然而就在我刚抓住刀柄那一刻,另一端却刺入了他的身体,一种巨大的冲力引得我猛然向前一倾,那利刃就全部没入。
“敬之!”
就在这时,有人冲了过来,那撕心裂肺的哀吼是这个夜色里最响亮的诀别。
敬之一下子跌到在地,那些血液顺着刀刃不住的往下滴落,他伸出了沾满殷红鲜血的手,目光始终追寻着我的身后:“阿浔……”
“敬之!”郭浔一把推开了我,那把沾满鲜红的绣春刀就从手中掉落,愧疚与震惊不断从心底涌出。
他抱紧了那个满身是血的人,恐慌,惊惧,悲伤,这些都是我第一次在郭浔的脸上看到,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就明白了什么。
“敬之,你怎么样?”
“不······不要怪他,是我,是我的意思,你怎么·····回来了······他们在抓你······”
“这些都怪我,是我没管好仇鸾,是我的错。我们去给皇上请罪,你不要死。”
“事已至此,我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只是······”敬之看向我,他艰难的吐息着:“阿炳·····”
“我在,我在这。”
“阿炳,不必因为今日之事而内疚······从踏出第一步的时候,我已料到会有今日,死在你的刀下……我很满足,以后……北镇抚司就交给你了·······”
“敬之,你不要说了,我去替你向皇上求情,好不好。”眼泪落在手上和斑斑的血迹混合。
他摇摇头,气若游丝,“阿炳,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求你······看在我们多年的交情·······务必答应我······”
“你说,我一定做到。”我哽咽着。
他吃痛的皱眉,目光越过我们投向身后的屋子带着一丝忧虑道:“那个孩子,经儿,他······他其实是我兄长的遗孤,······今日一事,我自知李氏一门在劫难逃,所以我想拜托你······”他没有说下去。
“我答应你,我全都答应你,我发誓会待他如亲生。”
我握住了他的手,那一刻他像把所有的希望都交托过来了那样释怀的笑了,“那就好······”
他最后一次抬起沉重的眼睛看向郭浔,声音变得越来越低:“阿浔,若有来生······我们,我们······”
他好像还在轻轻地说着什么,然而他的手已经从我的掌中滑落,那微微颤动的睫毛停止了,周匝吹来一阵清风,带走了他最后的呢喃。
“敬……敬之…”
我从没想过这辈子第一次将绣春刀出鞘,染上的却是敬之的血。那个会唤我阿炳的娃娃脸少年再也不会回来了,至此从记忆里碎去了······
整个夜幕里只剩下郭浔悲痛的哀鸣。
锦衣卫比想的更加快,他们破门而入,烛火将四周照的一片通亮,府里的老少仆妇纷纷四散而逃。
那新任的锦衣卫同知将圣旨奉于我:“大人,圣上有命,内阁授旨,经查明翊国公郭浔与曹国公李敬之私相勾结多年,更在两广、闽浙巧立名目,贪没军需,罪无可恕,如今查抄国公府,并缉拿郭浔待审。”
“哈!好一个私相勾结多年,好一个巧立名目贪没军需,我若说此罪是莫须有的凭空捏造,这冤屈又该向何人去诉!”郭浔说罢,抽出一把利剑瞬间将同知手中的圣旨砍成了两半。
那位锦衣卫同知顿时战战兢兢的说不全话:“你·····大胆!”
“陆炳,你瞧见了,今天的这一切。”郭浔转头看着我凄凉的笑了:“他承认了那些事情是他做的,但他一定没告诉你那些银子去了哪里吧,没关系,我现在来告诉你。”
郭浔那种语气更像是在揭开一个鲜血淋漓的残酷,“倭寇何以不断,沿海何以亏空,现在我告诉你,因为从头到尾,那就是个填不满的窟窿!嘉靖三年的亏损要到嘉靖十年才能补上,下有倭民一体,上有官寇相结,海市走私禁不住,渔民要活路,沿海之战打不起,朝廷要银子,从哪儿来银子?”
一时间,我瞪大了眼睛。
他又笑了,笑得嘶声力竭,然而在那种近乎癫狂的笑容里,他还在继续说道:“没错,我在两广认识了发往韶州的阮昱成,我举荐了他做苏州知府,事实证明他比我想得还要聪明,挪江南银子填闽浙亏空的主意就是由他开始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这些事情,然而——”
他停顿了一下,失去了笑容,“我们开始发现这就是个填不满的窟窿,朝廷逼得越严,下海的人越多,倭寇多了,战争就要开始,舰船火炮哪些不要花银子,而那些人,高居庙堂上,每天斗得你死我活,他们何时管过下面的人!”
那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来自于切肤之痛的真相,我屏住呼吸,听他将这些迟来的真相一一道来。
“所以敬之才极力反对禁海,所以——”
“是的,禁海,只要禁海还在,沿海的烂摊子便永远都在,可怜我大明,多少年以后世人将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我们拼尽了所有,却还是补不满沿海的千疮百孔,所以当初你想不顾一切揭开这些的时候我有想过杀了你,就像苏州城外的那些刺客,可是,敬之犹豫了。”说到这里,他无奈又绝望的笑了,我却听得心里再次猛然一怔。
“其实他从来没有让他们李家失望,因为李廉之死后他活着的唯一希望就是保住沿海,那是他所有的梦想。”
“现在,你明白了吗,陆炳——”郭浔看着我道,语气凝成了一种幽幽的哀伤。
原来想要延续另一个人的梦想就是将自己活成他,这就是敬之。
屋内的瓷器碎裂,门板坍塌,锦衣卫们开始查抄府邸,老少仆妇被从屋子里拽出,尖叫声哭喊声映着身后不知何时跳跃起来的火苗,形成一种凄厉的画面,而那跳动着的火红开始越来越大,肆无忌惮的向四周蔓延,顿时火光冲天。
郭浔不以为然的向身后退去,好像将所有的都一概倾诉交托了。
“郭浔,你要做什么!”我意识到不妙朝他喊道。
即将上前缉拿的锦衣卫也一时停在了那里,不知该做些什么。
“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我要恭喜你了,你马上要成为真正的锦衣卫指挥使了。”
“你再说什么呀,你和我去见皇上,我们为敬之正名,说他是冤枉的。”
郭浔笑了,最后一次绝望的笑了:“你怎么还这么天真,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我和敬之最后能为你做的,回去复命吧。”
话落,他从袖中抽出一把短刀,以最快的姿势,在所有人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之时,短刀割破颈项,白刃落地,衬着猩红的血发出清脆的一声响音——铮!
背后熊熊燃烧的大火还在继续,郭浔就倒在了敬之的身旁。
那一刻我抱着头彻底奔溃的跌倒在了地上,天地间好像只剩下了自己嘶哑的呐喊。
敬之,等什么时候陈寅下台了,你上去,咱俩的日子就都好过了。
嘘!以后这种话莫再说,当心被陈大人听去,你我都没好果子吃。
敬之,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