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第九十二章 张家村(二) ...

  •   这个王家婆婆做事很精细,看看,说着不招待一碗鸡蛋茶,却不吩咐新媳妇去做,而是偏偏吩咐抱着胖墩的桃花,诚意充满了敷衍的意味,好在白姝鸢并不在意这些虚头巴脑的客套。
      看着放在手里沉甸甸的海鲜,王婆子开心的咧开嘴,转眼看桃花的时候,听到了清脆的铃铛声,这才发现大孙子胸前挂着一块成色不错的玉质锁子,手腕上纯金的手镯,我的乖乖,今儿你发财了啊,遇到这么阔绰的亲戚,恨不得上前抢过来放到柜子里存着。
      “呵呵,看王家亲家说的,我们都是亲戚,桃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还请多担待些,出来时辰也不早了,还有一段路途,就此告辞。”
      王婆子回来,她跟桃花的谈话就不那么顺利,也没有留下的意思,来日方长嘛,不必在意一得一失,福了福来到房间里,拿上帷帽,摸了摸胖墩的脸蛋,对着桃花眨了眨眼,轻轻的拍了拍袖笼,里面放着桃花全部的积蓄,也是她的希望。
      王婆子最喜欢这样的亲戚,出手大方还不用管饭,乐颠颠的把人送到外面,看着她坐上小毛驴,不一会儿功夫离开好远,这才回到院子里,伸手抱过大孙子。
      “老大家的,小孩子不能佩戴太贵重的东西,玉锁还是放起来吧,金镯子就算了,看着胖墩这么喜欢,就让他戴着吧,张家族姑奶奶是做什么的,家境挺富裕啊。”
      “叔祖早年出去闯荡,挣下的家业,他只有姑奶奶这么一位娇闺女,还有一位义子,考取了举人功名。”
      “啊,读书人啊,好,好,桃花啊,以后你就好好看着我大孙子吧,家里的活计有老二家的,老三家的平摊,哎呦,看着我家大孙子,比什么都开心,呵呵,王家铺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我家胖墩这么好命,以后啊,有了这么一门亲戚,将来我们也去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我呀,就是大老爷的奶奶了哟。”
      老二媳妇牛氏听到以后的家务活跟新妇儿分担,自家大嫂只负责看顾胖墩,心里那个气啊,可是又不管开口反驳,谁让她肚子不争气,一直没有鼓起来呢,眼里差点掉下来,转身回来房子。
      杨氏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她刚来王家,可没有什么资本跟婆婆对着干,当务之急是怀上孩子,不能落得二嫂的下场,看着大嫂的风光无限,心中羡慕是羡慕,但是不嫉妒。
      到了晚上出外劳作的男人都归家,看到餐桌上突然多出来的鱼,都惊讶的看着当家主事的娘,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大方,不过年不过节的,竟然见了荤腥?
      “今天老大媳妇儿娘家族姑奶奶来探望桃花,她送的礼物,说是跟桃花自幼一起长大,感情十分的要好,出手真阔绰,胖墩手上的金镯子你们看到了吧,还有一块玉锁呢,
      我让老大家的放起来了,太扎眼了不好,容易引起人家的嫉妒,惹祸上身,啧啧,还有大孙子的衣服,整整八套呢,就是那个虎头帽,虎头鞋真精致,就是财主家的儿子都没有这么大方呢。”
      全家人一起看向胖墩,果然发现小家伙不安分的动弹,铃声就响起,刚开始以为是普通的铃铛,谁知道竟然是金灿灿的材质,小女儿不干了,嚷嚷着也要金镯子。
      本来兄弟几个只有一个小妹妹,全家人都宠着,可是胖墩来了以后就让贤了,俗话说得好,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心尖子,王老汉,王婆子眼里心里就是他。
      “给你脸了是不?侄子的东西就惦记着,眼窝子怎么这么浅,给我一边哭去,别影响我们吃饭,海鱼就是香,人家送了不少呢,他爹,我寻思着,给亲戚们散散,尝尝鲜。”
      王老汉知道她惦记着娘家,但他也惦记着自家爹娘啊,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是也不远啊,对于老大媳妇儿,心里很满意,放眼整个王家铺子,谁家的儿媳妇能陪嫁二亩良田?
      “行,孩子奶奶家,姥姥家都要一模一样,一碗水端平,其他的就算了,农忙的时候,给孩子们加加菜,没有体力可不成,庄稼行不行全靠勤快不勤快呢。”
      王婆子明面上当家主事,但是王老汉开口,全家上下还是没有人可以反驳的,这一夜特别不太平,新婚夫妇如胶似漆难舍难分,老二两口子却不太平,听着妻子唠叨,
      本来就不耐烦的男人,心里更加烦躁,你肚子鼓不起来,能怨我不辛勤劳作吗?哭哭,整天就知道哭,老子的好运都让你给哭没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王顺看着在床上熟睡的胖儿子,心情很好的对着给他缝补衣衫的妻子看了又看,越看越喜欢,他也见到了做工精良的小孩子衣物,还有那些细棉布,得妻如此夫复何憾!
      “桃花,能娶到你,王顺三生有幸,看看家里的兄弟,哪一个像我这样富足,以后分家加上你的两亩良田,足够我们一家人吃穿不愁,农闲的时候,我再去镇上挣一些散碎银子,美满的生活啊。”
      “呵呵,还有好几年呢,咱们慢慢来。”
      “不用那么久,估计也就明天吧,今天爹说了,如果老三家的能怀上今年就分家,如果怀不上就等明年,老二很不满意,他辛辛苦苦还要养着咱家胖墩,谁让他没有子嗣呢。”
      “哎,不知道两个人谁的毛病,两人抽时间去镇上看一看,有病的话,趁着年纪轻轻的早点医治,孩子不是什么大问题,二叔以前挺好的,也就是迟迟不孕给闹腾的,唉,可怜啊。”
      “你说的挺轻快,看病不花银子吗?眼看着老四也要娶妻,那是需要银子的,咱娘不会出的,老二媳妇儿又没有你的巧手,陪嫁的就是几床被褥,哪里拿得出来银子看病。
      老二以前是不错,但是粘连到他自身的好处就难说了,咱们胖儿子一天天的长大,看着多喜庆人,他呢,成亲也一年了吧,连根毛都没有,当然会看着胖墩不顺眼了。
      你看着吧,如果老三家的怀孕,这才是一场闹剧呢,到时候你尽管在旁边看着就好,千万别馋和,免得伤害到了我们胖墩,哦,对了,娘子,我们什么时候给胖墩添弟弟妹妹啊。”
      “你找什么急啊,胖墩如今刚一岁多,如果这时候怀上了,谁来带,万一他淘气伤害到了肚子里胎儿,到时候悔青肠子的还不是你,我们啊,明年再要,如何?再说了,如果新媳妇怀孕稀疏平常,二叔不会伤感,如果是我的话,让老二家的心里如何不怨恨?”
      “哎,也是,也是,那就等一等吧。”
      王顺曾经听妻子说过白姝鸢这个人,刺绣就是她手把手教的,跟桃花一起长大,辈分很高的女孩儿,所以私底下并没有追问其他,夫妻俩又说了一些别的,这才上床休憩。
      第二天白姝鸢并没有像昨日那样,吃罢午饭离开,而是一大早骑着小毛驴离开张家村,凤儿嫁的比较远,离柳树镇最近的大庄子大王庄,那个后生姓曹,叫粮仓,有一门好手艺漆工。
      凤儿出嫁的时候并不像桃花那样富足,那些年她的绣品所得一半都给了自家娘,留在手里的并不多,加上白姝鸢给的五十两压箱底子的,总共也就一百多两,不过成亲之后,手头宽裕不少。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分开单过,曹粮仓挣来的银子都交给她保管,加上她绣品越来越精湛,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花婶婶的眼里,桃花跟凤儿,秀玲都是她主要的大将呢。
      曹粮仓排行三,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人,不过他心里盘算着小九九,并不想外面看起来那么实诚,自幼跟着师傅行走在大户人家,见过的猫腻多,心里自然有一杆称。
      大姐早早的出嫁,大哥娶亲傍着爹娘过日子,还有两个小妹妹一起生活,那些年辛苦挣来的银子都补贴家用,分家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优厚,十二亩良田,他只得了零头。
      不过他也不是傻子,自家大哥一定在里头做了什么,要不然不会这么寒酸,精明的找来里正写下文书,将来爹娘的养老送终趁着分家一并说清楚,免得分家最少养老反而还要一人一半,这就太说不去。
      在四邻的见证下,两家人写了文字,两亩良田他就不计较了,以后爹娘一年两节两日供奉,一个是春节,一个是中秋,两日就是老两口的生日,其他时候一概不管。
      爹娘给了二十两银子扫地出门,老宅都不占分毫,曹粮仓也硬气,愣是问师傅借了银两,购买了别人不要的宅子,翻修重新建设,漂亮的五间大瓦房,很是气派。
      凤儿连一句怨言都没有,埋头苦干,即使怀着身孕都没有停止过劳作,这也让她生产的时候特别顺利,别看是头一胎,也没有狠狠的折磨她,这让她十分喜欢自家儿子。
      春天万物复苏,今天的天气很好,微风习习,凤儿把孩子放到院子里的小床上,自己开始麻利的收拾着院子,曹粮仓接了莱阳县城的大活儿,并不在家,最起码需要五天的时间。
      因为经常只有她一个人在家,曹粮仓特意找来两条小狗养着,如今被凤儿养的凶悍无比,不过极有灵性,对于没有什么恶意的串门子之人,它们压根不予理会。
      白姝鸢来的时候天色不早不晚,因为知道她单独自己过活,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都是平日里能用得上的,张五可家的竹编都带了不少,腊肉,香肠,豆腐乳等等,压得小毛驴直冒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