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一颗青杨桃 ...
-
北京到慕尼黑,7750公里,7个小时的时差,像极了你我感情之间的遥远距离。
曾经在朋友的调侃里,我也一度有了一种“我们是一对”的错觉,然而这错觉就像是泡沫,风吹就破。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在一起是理所应当,只有我们两个知道一切都并非如此。我们两个,是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朋友,好朋友。
1.
季杨杨去了慕尼黑之后,很少在群里活跃,大多时候都忙着准备预科课程和学习新的语言。偶尔闲下来的时候看微信,会挑着一些内容回复。比如黄芷陶成天的微信轰炸。
也不能这么说,他知道黄芷陶是怕他一人在国外会感到孤独,便时不时的向他分享自己的生活。可是,他向来就习惯了孤独不是吗。
季杨杨一向敏感,高三时就察觉到黄芷陶对自己的不同的感情,不过那时大家都忙着高考没空想这些,上了大学黄芷陶不再掩饰自己的情感,将所有的感情转化为关心,疯狂输出,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他被动的接受着她的关心,也会主动的分享一些自己最近发生的事。
在慕尼黑的第二年,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不同于那些需要打工赚取生活费的同学,他的课余时间自由了起来。刘铮在德国认识许多赛车行业的朋友,季杨杨一有空就在赛车场待着,时隔一年多,他重新找回了那种放松自由的舒适感。
“成绩又提升了,要不要下个月给你报个比赛练练手?”跑完一圈,赛车场的老板问他。
季杨杨取下头盔,看了眼手机的未读消息,推开车门。“你决定就行。”
桃:【我爸妈正式结束援非工作了,明天就会回家】
桃:【我记得你快放假了吧,什么时候回来?大家都想你了】
季杨杨往上翻了翻,挑重点回复。【不回去了,这里有比赛】
桃:【啊?那你也不回来看看叔叔阿姨了?】
季杨杨:【上个月回去看过了】
桃:【你上个月回来怎么没告诉我们】
季杨杨:【就待了一天,没回北京。我要练车了,不聊了】
季杨杨:【北京应该降温了吧,你多穿点,别总是感冒】
打完最后一句话,季杨杨收起手机,回去戴上头盔继续练习。
2.
“陶子,又去买杨桃啦。咱们这的杨桃都不正宗,你怎么这么喜欢吃啊。”
黄芷陶刚推开宿舍门,室友头也没抬地说。
她笑笑没说话,拎着塑料袋坐到椅子上,用纸巾擦拭好水果刀,切开了一颗青色的杨桃。
那种滋味如何形容呢,就像是葡萄皮在嘴里咀嚼,酸中带涩,像极了她不曾开始的爱情。
早就习惯了一个人,只是在夜深人进赶课题的时候难免会觉得孤单,回想起远在国外的季杨杨,会担心他会不会也像自己这样孤单。
好几次她都好想把话挑明,问问他到底对自己是什么感觉,但总是在编辑好后默默删掉。
有一次和大学同学聚餐,喝了几瓶啤酒。借着微弱的醉意,打通了他的电话。慕尼黑那边是清晨,季杨杨带着困意的声音响起。
“季杨杨,我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啊。”
季杨杨穿衣服的动作一顿,“你喝多了?”
“你不用管,就今天,明明白白的告诉我。”她借着一点酒劲鼓起勇气。
“陶子,一会记得回宿舍和我说一声。都几点了还在外面呢。”
“你是我的谁啊你管这么多。”
“我们是好朋友啊。”季杨杨察觉出她的醉意,想着第二天她也不会记住什么,把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即使我喜欢你,但也不能和你在一起。陶子,你知道的,我从小就缺乏爱,我不懂得怎样去爱别人。我不想以后分手后尴尬的做不成朋友,与其会有这样的风险,还不如永远做朋友。我没有多少朋友,所以你真的很重要。”
黄芷陶默默听着,最后只能苦涩的笑笑。季杨杨的声音突然变得刺耳,她径直挂断电话,倚着墙壁,什么也说不出来。她真希望自己是真的醉了,不然怎么会听到这样真实又残忍的话呢。
第二天早上,黄芷陶给季杨杨发了信息。
桃:【昨天喝多了,今天睡起来才看到给你打了电话。昨晚还没电自动关机了,不好意思啊大早上骚扰你】
季杨杨:【下次别喝多了,女孩子保护好自己】
他和她在这件事上保持了同样的默契,谁也没有提起。似乎这样他们就还会是要好的朋友。
3.
黄芷陶报名参加无国界援助的第二年去了孟加拉,所到之地都是触目惊心的画面,骨瘦如柴的小孩,无家可归的妇女,简陋的医疗条件。尽管爸妈曾给她讲述过一些贫穷国家的经历,眼前的破败还是让她感到震撼。
当晚她失眠了一整夜,当地信号时断时续,她点开视频录像功能,打了一个小手电,镜头对着四周绕了一圈,然后将镜头翻转。
“现在是4月27日,凌晨两点半,我们到达孟加拉的第一天。这里已经是夏天了,天气太热了,我们在来的路上车辆抛锚了,整个医疗队被困在车上,39度的车内温度,没想到这是第一个下马威。”
“一下车就开始工作,这里在经历了战争后,当地人民大多都需要心里干预;还有几个小孩,因为医疗条件的简陋,得不到医治后死去。只有在亲眼看到后才会真切的觉得生命的脆弱。”
“晚上太忙了,只是狼吞虎咽的吃了两口面包,现在好饿啊,好想吃炸酱面,好想家啊。这些话都不知道该说给谁,只好录下视频,就当做在和镜头后的你说话了。”
“还有…我想你了,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听你上次说你在准备比赛,那就祝你取得好成绩吧。希望你一切都好。”
心里有很多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她对着镜头沉默了好久,最终点击了结束。
“小黄,怎么不去休息?”队里的心理医生本来想出来找个信号报平安,却看见黄芷陶一个人坐在大石头上。
“我睡不着,想出来待会儿。刘老师您怎么出来了?”
“想出来找找信号,怕我老婆太担心了。”刘医生坐在黄芷陶身边,提起妻子时带着笑意。“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觉得你是一个藏着很多心事的小姑娘,在烦恼什么?”
“没什么,有点想家。”她摇摇头。
“我是一个心理医生,如果和我倾诉的话心里会舒服很多哦。”
黄芷陶沉默了一会,“刘老师,你说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互相喜欢却不能在一起的人啊。”
“他说他害怕分手就做不了朋友,他说他不懂怎么去爱一个人,可是感情不就是慢慢的摸索,学习着改变的过程吗。没有人会生来就懂得如何去爱啊。他缺乏爱,我也是。那我们两个为什么不能寒冬相拥取暖、给彼此全部的爱呢。”
“其实你很清楚原因,他害怕失去你,没有拥有,就不会有失去。”刘医生叹气,“在一段感情中男人往往更理性,更能克制自己的情感。而女人大多是喜欢就想要在一起,这不奇怪,这是正常的两性差异。也许你需要更加冷静理性的思考一下,这段感情究竟会带给你什么。”
黄芷陶沉默着揪着衣角,是啊,好像是她一腔热血的主动了太久,从高中起就是她主动的走进他的世界,也许,季杨杨是真的只把她当成要好的朋友吧。那一点点的喜欢,其实挺微不足道的。
“我明白了,谢谢你刘医生。”
4.
季杨杨很敏锐的感觉到,黄芷陶从去了孟加拉之后和他的联系慢慢的淡了下来。毕竟一天里要回的微信没几条,大多都是来自她。
这样也算是件好事,他想。与其两个人因为爱消磨了感情,还不如好好做朋友。现在的他,也很难分出时间和精力去爱一个人,要完成学业,要练车参加比赛,还要经常性的回国陪伴父母。这样的他,并不能当一个合格的爱人。
季杨杨拿下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车赛冠军的那天,方一凡他们陆续打来电话祝,大多是“辛苦了”“等你回来”这些话,他隐隐期待着黄芷陶会说些什么,因为她最了解他。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才等到她,季杨杨有些紧张的打开聊天页面,只看到简短的两个字。
“恭喜。”
而上一次的聊天,停留在半个月以前。
5.
那场比赛黄芷陶守着直播,看着赛场上风驰电掣的场面。其实他的每次比赛只要她有时间就会看直播,她每次都会担心他,会不会有什么意外。虽然这样说有些晦气,但她只担心他的安全。因为黄芷陶相信,季杨杨会成为最棒的赛车手。
她从来都是这样坚定不移的相信他。
群里是方一凡的欢呼,黄芷陶沉默的拿着手机,想说的话打了又删,犹豫着在这一天快要结束时发了“恭喜”两个字。后来季杨杨问她有没有看他的比赛,她说“那天医院太忙了,跟了好几台手术,没来得及。”
她已经能够和季杨杨的聊天中面不改色的说一些假话,这算是进步吧。
在医院实习的那两年不乏有想要认识认识她的男医生,也有科室主任想要给她介绍介绍对象,黄芷陶都一一婉拒了。
“我搞不懂,你单身又漂亮,为什么不去谈个恋爱呢。”午休时主任问她。
黄芷陶眼神黯了些,很快又笑着说:“这不是想认真的跟着您学习吗。”
现在工作了,也难免因为拗不过医院那些前辈的热情,和她们介绍的男性朋友见见面,但每次都是无疾而终。
黄芷陶啊,是个冰美人。
医院里好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工作认真,也很好相处,但就是很难走进她的内心。
乔英子总会问她,既然决定了放弃,为什么还是这样孤单的一个人。
因为啊,她还在等,不是等他,是等不喜欢他。
黄芷陶切开一颗青色的杨桃,将酸涩的味道留在唇舌间。
她习惯了青色杨桃的味道,那好像是在时刻提醒她,不要陷入那样酸涩的感情。
不要陷入季杨杨和黄芷陶的不成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