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 ...
-
石岩松、严立身、白若冰进入机舱坐好后,白若冰马上拿出一本书来阅读。严立身自愧不如,一边赞扬一边检讨说:
“石主任,您看人家白若冰女士,有时间就读书,而我忙起来就把读书忘得一干二净,今后我要多读点书。”
“书籍是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石岩松说,“你们还年轻,应该多读几本好书。当然,我也应该向小白学习。”
“书籍是照亮人生的阳光,我在读书中知道,”白若冰深有体会地说,“有不少杰出的人物就在在不倦地读书中,把自己的人生汇入到历史的长河之中,汇入到人民的斗争之中,从而树立起为人类的解放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坚定信念。”
石岩松听了白若冰的谈话,回忆了他们短时间的接触,试探着询问:
“小白,看来你不像是到M国来旅游的?”
“没错,石主任。”白若冰肯定地回答,“我不是来旅游的,我在M国定居的
大姨病重,我是来看望她的。”
“白女士,您从洛杉矶回家,”严立身接着问,“应该先到PK市,然后到江滨
市,您怎么邀到澳门?”
白若冰微笑了一下,若有所思地回答:
“我有个同学在澳门,路过那里办点事,然后回江滨市。”
石岩松见白若冰很有知识,又很健谈,向她提问说:
“小白,你们江滨市是我国的工业基地,现在正转型升级,情况如何?”
白若冰没有正面回答,绕了个弯子说:
“你们PK市好,近水楼台,能够最快、最准确地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各级官
员都不敢随便违法乱纪。”
石岩松觉得白若冰话里有话,也绕了个圈子说:
“你们江滨市企业转型可能有些困难,但这是暂时的。”
白若冰觉得石岩松主任是国家的官员,到M国可能是搞调研的,便说出自己
对江滨市的看法:
“我觉得,江滨市的困难不是企业转型带来的,而是源自一些领导干部本身
的严重问题。”
石岩松职业的本能促使他对白若冰的问题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小白,你这个说法很新鲜,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白若冰正想到PK市反映情况,见石主任询问,便实话实说:
“鲁迅先生提倡学习牛,吃“草”挤“奶”,为人民服务,可我们那里的领
导干部,吃着人民的“奶”,挤出来的却是谋私的“特权”——腐败。”
石岩松对白若冰的回答感到吃惊,多年的纪委工作经验告诉他,群众能够毫不隐蔽地向陌生人讲自己领导的错误,说明干群矛盾已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为了了解江滨市领导干部的问题,石岩松表扬白若冰说:
“你针砭时弊,很有见地,我很爱听。”
白若冰听了石岩松这句话,更坚定了她的想法,她认为这位中年干部可能是中央某个机关的一位领导干部,但不好直接问他的领导职务,便大胆地说出了他们江滨市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看法:
“江滨市的主要领导干部谋私的‘特权’主要表现在‘买官卖官’上: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个官坐,这些人买到官后,是神不是神,坐在位上就显灵。随心所欲地做破坏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事。人们都说这些领导干部是:小巴狗戴铃铛——冒充大牲口。”
石岩松知道,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虽然默默地忍受腐败官吏对它们的破坏,但都一条条清晰地记在账上,然后进行严厉地报复。因此,他对白若冰说:
“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白若冰知道两位领导对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恶果都很熟悉,便引用导师和领抽的话说:
“石主任,您说的很对,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说过: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的,则留下的只是荒漠。”
石岩松由此联想到恩格斯的教导,他联系全国的事例说:
“恩格斯曾经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破坏生态的胜利,自然界都要报复我们的。在破坏生态活动中,第一步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第三步就要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们江滨市的经历的就是这个过程。”白若冰吃惊地说,“江滨市的自然环境原来十分优美,在市民的居住区内,有清澈的湖水,到处有泉水突现,绿柳全城覆盖,人们生活十分舒适。可前些年市领导把好地块都批给高干子弟搞房地产,湖给填平了,树木大都砍掉了,泉脉给截断了,除了少数高干子弟发了大财外,给老百姓带来恶劣的生活环境。”
“你们江滨市的实践证明:人类非凡的能力同时表现在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石岩松接着说,“正确的领导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搞建设,人们就会发挥出非凡的创造能力;蛮干的领导,人们就会发挥出非凡的破坏能力。我们的出路是利用现代科技,在维护生态平衡前提下,创造富裕的美丽Z国。”
“石主任,您说得很好,我们那里的事实还证明,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悲剧往往存在于腐败领导干部的‘特权’和‘主观’背后。”白若冰说,“因为他们买官卖官人的目的都是要非法获得巨大的财富,首先要捞回买官的本钱,接着还要尽快暴富,因此,他们必然千方百计搜刮民财。”
“这可能是个规律:哪个地区的领导干部腐败,”石岩松接着说,“就往往为了谋私瞎指挥,任意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给人们带来灾难。”
白若冰见她的意见得到PK市两位领导干部的共鸣,接着用反问的口气说:
“你们知道我们那里的人们怎么‘夸’自己的领导干部吗?”
“不知道,你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石岩松反问道。
“好,我原滋原味地背给你们听。”白若冰答应后说:“我们那里的群众这样夸自己的领导:‘他们忙碌的工作在包厢里,重要的事情在宴会上,干部的任免在交易里,工程的承包在暗箱里,该抓的工作在口号里,必办的急事在会议里,完美的计划在柜子里,该刹的歪风在文件里,宝贵的人才在悼词里,动听的语言在汇报里,辉煌的成绩在总结里’。”
石岩松听后皱了皱眉头,询问道:
“有这么严重吗?”
白若冰觉得,她要不是亲自目睹,也不会相信这么严重,因此她决定不做解释,只说了一句:
“百闻不如一见,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