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多才多艺的朱大宝 ...
-
满屋子寂静,静的能听到外面的寒风在呼啸,所有人都停止了交谈,目光齐齐看向这边,开始思索朱大宝提出的这个问题。
见众人都在关注这个话题,朱大宝不由的轻咳一声,用充满磁性的声音对肖凡循循善诱道:“刚才的描述也许并不太准确,可能误导了你。那我就换个说法吧:你觉得什么法对你来说最重要?”
肖凡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道:“莫非是刑法?”
朱大宝并不言语,只是看着肖凡微笑着摇了摇头,
“也是啊,我一向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刑法找不着我。”肖凡苦笑着自我否定了。
又是一阵沉默,肖凡还是没能给出答案。就在这时,一旁的韩小明突然一拍大腿,两眼放光道:“我知道、我知道了,一定是婚…婚姻法。”
众人不解,全都诧异的看向韩小明,不明白韩小明为什么会有此一说。
韩小明见众人都看向自己,激动的道:“你们都清楚,我今年都二十五了,不是虚岁,是二…二十五周岁,早就过了法定的结婚年龄,连晚婚晚育的年龄都超过了,可…可单位就是不给我开结婚证明,非说我女朋友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按婚姻法规定,现在不能结婚。”
韩小明越说越激动,额头都渗出了汗珠,以至于说话都不结巴了:“你们不知道,象我这样的年龄,在我们村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们老韩家可是三代单传啊,好不容易在城里找了个对象,可计生办愣是不让我们领结婚证,这不愁死个人嘛,家里还盼早点抱孙子呢。你们说,这婚姻法是不是最重要?”
韩小明是城郊农村出身,通过顶职才进入市棉纺厂的,为此,其父亲早早就办了提前退休手续,为的就是将这独子的户口迁入城里。
韩小明自己也很争气,进厂后踏实肯干,积极要求上进,而且还混了张电大文凭,终于转干成了车间的质量管理员。
听罢韩小明的血泪控诉,众人全都笑喷了,朱大宝没好气的瞪了韩小明一眼,训斥道:“闭嘴!这没你的事,丢人现眼。”
待众人都安静下来后,朱大宝又将目光移向了肖凡:“怎么样,小贩,想出答案了吗?”
肖凡这时也顾不上朱大宝又称其为小贩了,茫然的摇了摇头:“对不起,朱哥,我答不出来。”
朱大宝这才洒然一笑,有些自鸣得意的道:“就知道你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是答不上来滴,既然你都称我一声朱哥了,那我这做哥哥的就教教你,告诉你们,这最大的法是……”
说到这里,朱大宝故意顿了顿,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肖凡脸上凝视了片刻,才缓缓的吐出了两个字:“看法。”
看法,这是什么鬼?没听说有这种法啊!众人全都是一脸的懵逼。
片刻之后,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正是刚才的那位眼镜男。眼镜男似恍然大悟的抚掌大笑到:“妙极、妙极,好一个看法,朱兄果然见识不凡。”
肖凡认得这眼镜男是厂财务科的会计,三十岁不到的样子,具体叫什么名字不清楚,好像是姓杨。
韩小明这时也反应过来了,满脸崇敬的看着朱大宝,伸出大拇指赞到:“高,实在是高!”
“靠!原来是脑筋急转弯啊。”肖凡这才反应过来了,不禁脱口而出。
随着众人一个个都明白过来,肖凡却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忙试探的问到:“朱哥,你说的看法不知是指那方面,是领导的看法还是群众的看法?”
朱大宝看向肖凡,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你觉得群众的看法很重要么?”
肖凡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闻言顿觉不妙,暗道朱哥莫不是对自己有了看法?这才感到先前的表现实在不咋地,第一次见面就惹的领导不快,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一念如此,肖凡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事先准备好的香烟,撕开外包装,弹出一支,恭恭敬敬的递到朱大宝面,赔笑到:“朱哥,您抽烟。”
“谢谢,不会。”朱大宝摆了摆手刚开口拒绝,眼角的余光却不经意的瞄到了肖凡手中的烟壳,发现竟是一包当时绝对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健”牌外烟,眼睛顿时一亮,迟疑了一下,又接着说到,“小贩啊,你可能不了解,我平时是不怎么抽烟的,这点小韩小李他们是都知道的,毕竟抽烟对身体是有害的,对嗓子的刺激更大……”
朱大宝还没说完,肖凡就讪讪的缩回手,心中暗骂韩小明不厚道,正是韩小明在来时的路上撮窜自己买烟的,这不是坑人吗?
不过,还没等肖凡将烟收回,朱大宝却闪电般的将弹出的烟从烟壳中抽了出来,一边在手上把玩着一边继续道:“虽然我不怎么抽烟,但也不是完全不抽的,只要学会适当控制就可以。再说,你是第一次到我这儿来,又这么有诚意,我也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就勉为其难的抽一支吧,不过,下不为例啊。”
朱大宝说罢,将手中的烟卷叼在了嘴上。
“嚓”的一声,有人划着了火柴,帮朱大宝将烟点上了,却是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志钢。
李志钢一边甩手将火柴熄灭,一边转头对肖凡说道:“你大概不清楚吧,朱哥还是市中山合唱团的首席男高音歌唱家,那嗓子金贵着呢。”
肖凡有些吃惊了,之前听说过朱大宝有付好嗓子,歌唱得非常好,竟不知道对方如此了得,那中山合唱团虽非专业团队,却在全市十分有名,电视上还播出过好几次他们的表演呢。
令肖凡吃惊的还不指这些,一旁的韩小明也跟过来凑趣,嗑嗑绊绊的道:“可…可不嘛,咱朱哥的本事大着呢,不论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还是花鸟鱼虫,煎炒烹炸,那都…都是样样精通,犹其是朱哥的书法可…可了不得啦。你知道吗,朱哥可是师从过书法大家陈大奇的,是陈老的不记名弟子。”
这下可把肖凡惊掉了下巴,想不到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朱哥竟有如此深不可测的实力,于是态度立马变得更加恭敬了,一边给其它的人散烟,一边恭恭敬敬的道:“早就听闻过朱哥的大名,简直是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无异于我辈青年中的钢铁长城、喜马拉雅……”
朱大宝却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遐意的吐了个烟圈,这才有些腼腆的道:“嗳!哪里哪里,这些都是大家对朱某人的抬爱,不过是一些虚名而已,当不得真、当不得真的,呵呵。”
这时,眼镜男杨会计在一旁凑趣到:“朱兄,过分谦虚可就是骄傲了。”
朱大宝这才神色一肃,正色道:“杨老弟教训的是,是朱某矫情了。不错,兄弟我虽说在某些艺术领域略有小成,但离组织上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差得很远,实在是惭愧的紧、惭愧的紧啊。”
肖凡都听傻了,觉得这帮人相互吹嘘的有点肉麻了。便在这时,觉得有人轻轻捅了捅自己的腰间,转头回望,发现韩小明不知何时站到了自己的身边。
见肖凡不解的望着自己,韩小明朝前方的墙面努了努嘴,低声到:“看,那儿有一幅朱哥的墨宝。”
肖凡顺着韩小明示意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书桌上方挂着一幅扁额,扁额装裱的龙飞凤舞十分精美,正中间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银钩铁划、力透纸背,果然有大家的风范。
肖凡张大了嘴巴,呆呆的看着这四个大字,不是被其书法造诣所折服,而是被上面的内容惊呆了。
总的来说,一般人家在书房内挂扁额,内容大抵无非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紫气东来”之类的辞句,变态些的挂个“正大光明”、“明镜高悬”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可你挂个“声名狼藉”是几个意思?
再仔细看,扁额下方还有一行行楷小字“朱大宝与诸君共勉”,旁边还盖了个篆文印鉴,肖凡看不懂,估计是朱大宝的私人印章。
肖凡看的是目瞪口呆,这他喵的都声名狼藉了,居然还要与人共勉,哪个傻缺会与他共勉?
就在肖凡发愣之际,耳旁响起了韩小明那嗑嗑巴巴的声音,将肖凡从恍惚中拉了回来:“怎…怎么样,我说的不…不错吧?那朱…朱哥的书法真不是盖的,这下服…服了吧?”
肖凡头脑一片空白,机械似的点了点头,下意识答道:“服,服了。”
“哦!想不到小贩同志对书法也有研究,这可难得啊。唉!现在的年轻人都快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丢的差不多了。”身后响起了朱大宝的声音。
肖凡转过头,见朱大宝已起身离开了座位,正站在自己的身后,忙挤出一丝笑容道:“哪里哪里,我其实并不懂书法,只是觉得朱哥您这幅字写的贼好看。”
朱大宝微微一笑:“别谦虚,能看出这幅字的好坏,至少说明你还是懂一点书法的,来来来,给点评点评,朱某在此洗耳恭听,你可要不吝赐教哦。”
这下尴尬了,肖凡哪懂什么书法啊,先前不过是随嘴一说,现在却被逼到了墙角,不说肯定是不行了,自己那点可怜的书法知识还是上小学时老师教的,没办法,只好一咬牙胡诌道:“朱哥这四个字,咋一看像是王羲之,走近一看又像柳公权,仔细再看又变成了颜正卿。”
肖凡就知道这三位书法家的名字,现在一口气给全报了出来,说不羞愧是不可能的,因而有点心虚的低下了头。
朱大宝听的却是眉头上扬,猛得一挑大拇指赞到:“好眼光!不错不错,朱某人的字确实是融合了许多大家的精华,一向被业内人士称为颜筋柳骨,你居然还能从中看出一丝王羲之的风韵,果然是眼光独到,真真的是后生可畏。”
说完还嘉许的拍了拍肖凡肩膀,只留下满头黑线的肖凡石化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