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出生 ...
-
大梁三十七年九月,天空乌云笼罩,大雨磅礴倾盆而下,整座大梁都城亭台楼阁瓦砾间的雨水顺势流下,激起青砖地瓦一片片水波荡漾。
赵家大夫人郑氏房间内,三个老年妇孺的接生婆子正在为大夫人接生。门外的赵武衡焦急万分,望着走廊外越来越大的雨水,只感觉自己的内心就跟此时的天空一样不曾放晴,夫人已经几个时辰了,孩子却还没有生出来,但此时其中一头发发白的老年妇孺却一点不担忧,只是双手合十做祷告状,坐在檀木雕花大椅上的口中碎碎念着:苍天保佑,这胎可千万不要是女儿了,此人正是赵家的老主母彭氏,前面由于郑氏已生两个女儿,让她甚为恼火,只盼着这胎能够是个儿子,如今赵家人丁越发不旺盛,赵家二夫人戚氏也只诞下一儿一女,此刻她在一旁按按拽紧了手帕,内心却只盼着郑氏诞下女婴。
伴随门外的众人等待,房间内一阵紧张气氛,接生经验娴熟的王婆也是流了一头汗,大夫人由于身体太瘦弱,婴儿体重却过大,一直生不下来,且大出血,如果一柱香时间再生不下来,母子都难保了。
毛巾热水换了一盆又一盆,王婆与其他两个产婆安抚着郑氏,用尽自己这些年接生积累的经验,在产房忙来忙去。
此刻屋内传来一阵婴儿啼哭声,一产婆打开房门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人便忙急簇入屋,赵家老主母彭氏走到床前,床前正在清理的产婆正欲开口,一旁的赵武衡摇摇头做了一个制止手势,彭氏满怀期待,打开睡在郑氏旁包裹着婴儿的白绸青花被,一下愤而起身,那张脸便怒火冲天望向床上虚弱的郑氏,咬牙切齿的摇头叹息,看来你就是这个命。留下一屋人各自按藏着心思。
产后的郑氏却只能暗自流泪,赵武衡心中五味杂陈,虽然他没有重男轻女的心思,可是由于郑氏前面生了两个都是女儿,这第三胎居然还是女儿,本来母亲意见已经很大了,这下念兹日子就会更难过了。
赵家二夫人戚氏压抑住内心的暗自欢喜,上前拉住郑氏的手假意安抚道:姐姐不必介怀,母亲只是一时希望落了空,过段时日便好了,你看这小家伙,肉嘟嘟的多可爱,说罢捏了捏床前婴儿的脸。赵武衡回过神,上前抱起孩子,望着委屈的郑氏:念兹,你先养好身子,其他的不要多想。来福,你去去厨房给夫人把养身鸡汤端来。
是,老爷,站在一旁的福管家抹了抹脸上的汗从房间退了出去,他是郑氏从郑家带来的随从,能做到赵家大管家位置实属赵武衡对他的信任,看到今日赵老太太的态度越发嚣张明目,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地位,而是担心自家小姐在赵府中如何生活,赵老太太一开始本对小姐很好,可在小姐生了大女儿赵汝后便开始态度转变,来福想到这里,不禁摇摇头沉重的叹了一口气,不管如何,我还是要尽我自己所能全心全意对小姐吧。
赵武衡面带笑意端着鸡汤喂着郑氏,念兹,来多吃点,等你出了月子我们便带着汝儿,意儿,还有这个小家伙一起去岳父家报报喜,他仿佛想起什么似的,一敲脑袋,这个小家伙我们还没起名呢,郑氏嘴唇有些苍白,知道他的用意,强咧嘴笑道:那你看叫什么名字好。
我看她出生的时候雨下那么大,不如就叫雨落吧,赵雨落,也是希望她以后的性格能像下雨一样,豪无旁鹜,直爽,洗刷掉一切。
郑氏面带慈爱的望着身旁不哭不闹的小女婴,不管她的性别是什么,都希望她过的好,过的开心,无忧无虑。
一转眼时间已到了中秋佳节,由于郑氏还在月子期间,赵家上上下下事物暂由二房戚氏打理,府内张灯结彩,厨房内一众婢女小厮们不断忙前忙后,几个忙来偷闲的小婢女咬嘴厮耳:听说今日二夫人吩咐庆祝五小姐出生和中秋佳节要大办要喜庆,还请了翠雅阁的戏班子呢?
是吗是吗,那我们可得快点忙,忙完了好一起去看。
厅堂中,彭氏坐在正中央一把木制雕花大椅中,看着三个孙女和一个孙子在忙碌摆放糕点的丫鬟和驾着高凳子布置中秋彩带的家丁中打闹来打闹去,心里不来由的一阵烦闷,如今赵家就只有二房生的承文是个男孩,其他都是女孩,可怜武斌又英年早逝,不曾留下个一儿半女,武衡性子又倔强,当初娶戚兰心已然是为赵家避风头,如今断不肯再另娶她人,只怕这赵家恐衰落在这一辈了。
这边二房戚氏三岁的女儿赵盼盼看着桌子上精致的点心,自顾驾着凳子爬上桌子用手去抓,四岁的赵汝看见了欲阻止:盼盼,你不能用手抓,你先下来,等下让晚娘单独拿给你吧!
我就不,赵盼盼撅着小嘴努力把手够向桌子中央那盘精致点心,赵汝正准备叫人帮忙,不料赵盼盼凳子一踩偏,狠狠的摔在了地上,这下子,众人的视线全都转了过来,回过神的彭氏看见赵汝在凳子旁,那个眼神让茫然的丫鬟家丁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她厉声喝斥道:赵汝,你在干什么?
晚娘正端着一果盘进门,看见此景,急忙放下果盘抱起大哭的赵盼盼,安抚道: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