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闹事 ...

  •   唐时茂传令下去,转移全城百姓。

      可真的实施起来,哪有那般容易?

      先不说在此之前,淳安已月余并未下雨,暴雨从昨日才开始下,很多百姓压根就不信这场暴雨会带来洪水,何况此前衙门才抽调许多壮丁来修建堤坝,此时又告诉百姓堤坝会决堤,要百姓赶紧随之上山避难,还是在端午这样的重要佳节,这让百姓如何想,又如何肯配合?

      可淳安当地百姓大都饱受洪水之苦,他们不少家人都是死在往年的洪汛当中,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

      只好将信将疑,简单收拾了包袱,举家迁往山上避难的。

      也有一些百姓不愿去山上的,便在官兵的护送下,出了城,前去投奔附近的州府亲戚。

      还有的百姓愿意配合上山,可舍不得家里牛羊,鸡鸭,非要抱着牛羊鸡鸭一同上山的。

      至于那些既不肯上山,又无亲戚可投奔,则统统被强制带去山上。

      宁王那边谢瑾白派了萧子舒过去,可萧子舒借兵的过程并不十分顺利。

      宁王并没有直接拒绝,却也并未答应。

      这导致官府的官兵不够,只好分开好几批督促百姓上山。

      带头闹事者,则被官兵强制镇压。

      城中百姓的转移工作,一直持续到夜里亥时,还有官兵强行驱赶骂骂咧咧,不慎配合的百姓陆陆续续上山。

      富绅,要员的别庄毕竟有限,一般农家也住不了太多的,山上寺庙,道观再多,成百上千人全挤在一处,拥挤程度可相知。

      何况,许多百姓并非自愿上山。

      有吵着闹着要下山的,也有孩童们在大殿里跑来跑去。

      有官兵不时喝住妄图偷溜下山的百姓。

      吵吵嚷嚷,骂骂咧咧,比之庙会,比之集市,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仅仅是百姓怨声载道,城中大部分官员亦是颇有怨言。

      简直胡闹!

      秋汛未至,不过是下了两日暴雨,如何便这般兴师动众,迁移全城百姓!

      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刘砺怀同杨毅他们自是敢怒不敢言。

      “公子。你说,真的会有洪水吗?真的会有那么大的洪水,能将我们整个淳安城都给淹了么?”

      青鸾坐在寺庙的大殿地上,小声地问道。

      唐小棠坐在包着墩布的圆凳上,后背靠着大殿的圆柱,睡眼惺忪,脑袋一点一点的,“我……我也不知道。”

      唐时茂最终还是不敢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去堵,眼看大雨下了一天一夜都没有丝毫停歇乃至的意思,在晚膳过后便当机立断晓谕全府上下,举家迁往山上避难。

      唐家虽然也有别庄,唐时茂身为地方父母,以身作者,将自己山上的别庄让与城中百姓。

      唐小棠他们上山时,寺庙里已安置了不少百姓,早已没有空余的房间,唐时茂又不是一个愿以官威压人的人人,是以即便是唐小棠身为知府家的小公子,也只能跟着杜氏,大哥唐不期以及府中家丁,仆婢等挤在寺庙的大堂里。

      后来杜氏瞒着唐时茂,使了钱,从寺庙的师父那里要了两间厢房。

      不多不少,只两间。

      她自己同唐时茂住一间,儿子唐不期一间。

      因着杜氏瞒了唐不期,说是唐小棠已经在别处僧房安顿好了,唐不期不疑有他,也便早早回僧房歇下了。

      青鸾从杜氏的贴身丫鬟娉婷那里探听了消息,也打算花点银钱去住僧房,可她去的时间太晚了,早已没有了僧房。

      青鸾替自家小公子委屈,唐小棠却并不在意。

      这么多百姓都住得这大堂,他如何住不得?

      唐小棠这屁股下的墩布圆凳,便是一位妇人瞧出他行动不便,主动让与他的。

      “公子可是乏了?乏了便睡吧。青鸾替您扇扇子。”

      外头风大雨大,大殿门窗全关着。

      好几百人,挤在一个大殿里,跟下饺子没有区别,空气又闷又热。

      青鸾拿着团扇,给小公子扇风。

      唐小棠小声地道,“困是困,可我腹中着实太饥,睡不着。”

      青鸾的眼睛一下便红了。

      午时杜氏送的所谓的端午食盒里头的菜全都泡了水,根本没法吃。

      好不容易空着肚子熬到傍晚,还没等到厨房送来食材,便又在杜氏的催促下,急忙忙上了山上的马车。

      “都怪奴婢位卑言轻,帮不上公子,照顾不好公子。”

      青鸾鼻尖一酸,险些又要落泪。

      “杜氏存心刁难,同你有什么干系?真要严格说起来,倒是我连累了你。”

      青鸾拼命摇头,“不是的,公子才没有连累奴婢。”

      “青鸾,你是不是带花茶出来了?给我喝口花茶吧。垫垫肚子。也许喝了花茶,肚中不那么饿了,就能睡着了。”

      听说公子要喝花茶,青鸾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好,奴婢这就给公子拿。”

      唐小棠不喜欢喝清茶,只喜喝参了蜂蜜的花茶。

      青鸾在出府前得知他们需要在山上过夜后,便将蜂蜜花茶装竹筒里随身带来了山上。

      主仆二人说话的功夫,时不时响起孩童的哭声,母亲低低的轻哄声,丈夫的怒骂声。

      忽地,大殿里有人喊了一声,“吵死了!这鬼地方,要怎么睡?!老子不管了,老子要下山!”

      “哇”地一声,有孩童被吓到,哭得更大声了。

      孩童的哭声似是会传染。

      一个孩童哭了,呜呜哇哇,引来更多此起彼伏的哭声。

      有妇人尖着声,“我……我也要下山!我孩子自从山上后就发起了烧,也不知是不是雨淋的。我要下山去找大夫……”

      “这地方又闷又热,那我也要下山!”

      不满的情绪犹如炮竹,瞬间被点燃。

      人们涌动着,往门口方向挤。

      在僧房休息的刘砺怀他们得了百姓暴动的消息,只当是不是。

      又不是他们要百姓连夜冒雨迁往这山似,谁提出的馊主意,谁兜底。

      唐时茂在僧房中也听见了动静,自是不放心,欲要前去看看,被杜氏给劝住了,“老爷,您现在过去做什么?百姓暂时不理解您的苦心,你现在去了,只会使他们闹得更凶。那大殿门口都有官兵守着,他们出不去。这样,你先在房中等等。若是事态平息了,你便不用了,若是事态当真严重了,你到时候再去,也来得及。你看这样行么?

      唐时茂一时犹豫。

      倒不是他贪生怕死,的确是担心因为自己的出现反而坏事,于是只好在房中等着,仔细听外头的动静。

      大殿里,事态愈演愈烈。

      寺庙僧人们苦劝不住,便是官兵齐齐守在大殿门口也还是挡不住涌向大门的人潮。

      有人趁乱,打开了大殿的门栓。

      外头风雨瞬间扑进大殿。

      山风如鬼魅,叫声凄厉。

      人们一时迟疑。

      真的要在这个时候下山吗?

      这么大的雨,一经出去,火把定然被风雨给浇熄了。

      山上的路又不熟,万一一脚踩空……

      “天……好……黑啊~~~”

      那打开门栓的大汉冷不防听见有人在他耳边说话,又因为风声的关系,显得说话断断续续的,幽幽切切,如鬼语响在耳畔。

      那大汉吓了好大一跳。

      “你,你……你是人是鬼。”

      唐小棠无辜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我当然是人啦。你看,地上都有,都有我的影子。”

      那壮汉低头一看,果然,烛火映出眼前小公子的影子。

      视线不经意间扫过四周,好么,方才还密密麻麻都是人的门口,此时除却把手的官兵,竟只站了他一人!

      “这么大的雨,火……火把跟……跟灯笼都不好使吧?我从前就听我阿娘说过,这山间有野猪、毒蛇出没。虽说下这么大的雨,那些野猪啊,毒蛇啊,未必会出来。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不是?而且天这……这么黑,又下这么大的雨,山上路滑,一不小心跌……跌一跤,也不是闹着玩的。

      倘使真的遇到什么危险,风雨这么大,即便是呼救也未……未必有人能够听见。便……便是听见,也未必能够及时,及时赶得及。这位大哥,你真的要……下,下山?其……其实在哪儿睡不是睡呢?好歹有一瓦遮头,妻子、儿女又都陪在自己身边,不必受风雨侵扰,自己家人俱平平安安。有什么比同家人平安在一起来得更为重要呢?你说,你说是……是不……”

      那壮汉有些气急败坏地涨红了脸色!

      靠,搞了半天,是个结巴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闹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