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贾家败落后,贾宝玉有何出路。 ...
-
抄家以后,贫穷凄凉的宝玉大概有哪几条出路:
(1)求权贵提携:宝玉作为罪人之后,形同废人,想走科举、登仕途是不可能了。古代有规定,罪臣之子要被剥夺科举考试资格。但若有过硬的后台提携,也不是一定不能当差。譬如贾兰、贾菌因有北静王水溶推荐、保举,成了两名年轻武将,甚至\"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当然旋即就\"昏惨惨黄泉路近\"了。
但宝玉脾气高傲,即使家败,肯定与雪芹一样,坚决拒绝去找北静王和冯紫英。
(2)当王府幕宾:敦诚《寄怀曹雪芹》诗云:\"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这\"食客\"就是指孟尝君的门客冯马萑,说明雪芹是有当富儿门的门客或幕宾的可能的,只是朋友们劝他、他自己也不愿走这条路。
(3)从商:第48回薛蟠外出经商,宝钗十分支持:\"只怕(哥哥)比在家里省了好些事。\"脂砚斋批日: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以此注明。即是说:雪芹与脂砚就曾吃亏在没有像薛蟠那样外出经商,鞘在家里,穷途潦倒。
宝钗是\"皇商\"之家出身,对从商并不会认为是低贱的,她曾明确对黛玉说:男人们不能\"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竞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然而宝玉认为自己是大家族公子出身,肯定比雪芹更不愿意下海,在他的眼里,从商是不符合他高贵出身的。至于说种地什么的,宝玉(曹雪芹)一介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岂能去种地?
(4)求亲靠友\"打秋风\":第6回刘姥姥到荣府\"打秋风\",凤姐给她二十两银子资助,刘妪\"喜得浑身发痒起来\"。靖藏本眉批:\"此种话头,作者从何想来,应是(作者)心花欲开之候。\"由此可见,作者曹雪芹也是穷得打过秋风的,对方能资助二十两,他就高兴得\"心花欲开\"了。对于刘姥姥求助,脂评三次提到:\"此亦于石头记再见话头\",\"也是石头记再见了,叹叹!这样常例亦再见,说明批者与作者一样:都是打过秋风的过来人。但另一方面:刘姥姥未开口\"先飞红了脸\",甲戌本眉批:\"老妪有忍耻之心,且为求亲靠友者下一棒喝!\"显然,打秋风是要忍受耻辱的,所以敦诚劝雪芹说:劝君莫叩富儿门!而雪芹是吸取了教训、听从了劝告的,他晚年便以扎风筝、\"卖\"字画为生,还写了《废艺斋集稿·南鹞北鸢考工志》来传手艺、帮穷人,当然,赊酒、举债还是难免。
作者亲受过打秋风之辱,估计不会再让宝玉重蹈复辙,宝玉更不可能去叩富儿门,但他又没有雪芹般的手艺,单靠蒋玉菡、袭人供奉又不是久常之计,如是他恐怕只有讨饭行乞一条路了,而后他果然是展眼乞丐人皆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