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释天(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h),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
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据诸经论所载,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Trayastrimsa,也就是三十三天,佛教中的天堂。
帝释天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吠陀”时代,他是手持金刚杵、骑着白象、投掷雷电的战争之神。佛教产生后,他是女人变成的帝王。佛教传入中国后,有的寺庙作少年帝王像,男人女相;有的作青年女后像并附有侍女三人。但总体上说貌似帝释天是女性,不过天人统合阴阳造化也说不好性别是什么。
帝释天不断七情六欲,他曾因重金为聘礼欲娶阿修罗王的女儿且说不同意就诉诸武力而与阿修罗王发生大战。经卷中有大量二者大战的神话。经多次酣战,互有胜负,最后讲和,阿修罗王以女纳于帝释天,而帝释天则以甘露作为回报。
帝释天最大的对手就是阿修罗王,主要是与大阿修罗王罗睺发生战斗。
罗睺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相传为“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称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护神;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好为非作歹。他被认为是造成日蚀月蚀的蚀星,属于灾星。后化入佛教中,主要职能也没太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