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女郎……可愿意?”

      褚蒜子刷地放下车帘,只觉得脸颊发烧。

      “女郎……”那人的声音,不依不饶地穿过车帘,似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她终于低声答道,“你,自去拜访便了……又何必问我?”说完,她再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便敲了敲车壁,车夫得到指令,一甩牛鞭,牛车缓缓启动。

      桓温看着牛车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起来,紧紧握着袖中的家传玉佩。他刚才有种冲动,想把这块玉佩赠给褚蒜子,但又觉得毕竟在道上,人多眼杂,此举太过冒昧。这次,庾翼许诺,会亲口向皇帝举荐他,而他也已经想好了,一旦出仕,便请人去褚府提亲。褚氏女郎不仅年轻貌美,与众不同,而且阳翟褚氏是二等士族,如能与褚氏结亲,也有利于提高桓氏的家族地位。

      而这一切,却均落入了尾随褚蒜子牛车后的司马岳眼中。

      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桓温脸上灿烂的笑容,手已经紧紧握住了车座的边缘,指节都握得有些发白了。

      早在上次见到褚女郎在谢府外遇到桓温,又赠他食盒后,他便使人打听这位桓郎君,才知道原来当日便是他救下了褚蒜子。而后,数次桓温在路上“偶遇”褚蒜子,他也都看在眼里。桓温袭爵后,跟随小舅庾翼去了西阳,司马岳才松了口气,却不料桓温又回到了建康。他此次回来,是要做什么?

      直到桓温的身影消失了良久,司马岳才吩咐侍从,去庾翼府打听消息,然后自己回到王府,直奔书房。

      两个时辰后,侍从来到书房,司马岳正在写字。侍从不敢打扰,行过礼后,静静地垂手立在一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蘸满了墨的笔尖,在纸上直下,左拐,提笔,写好了“侧”字的最后一笔竖钩,司马岳这才停下笔,淡淡道:“说罢。”

      侍从道:“属下打听过了,今日庾府君去宫里见了陛下,向陛下举荐桓温出仕。”

      “出仕?”司马岳重复了一遍,那他为何去见褚氏女郎,还为何这么高兴?几个月前,桓温已经承袭了其父爵位,如果再出仕的话……

      他忽然明白了。袭爵,出仕,然后便会去褚府提亲……

      他死死地盯着侍从,用力地握着笔,手上青筋暴露,只听“咯嘣”一声,笔管从中断了,折在了手掌中。

      “殿下!”侍从惊呼道。

      司马岳松开手,两截断笔掉在几案上,笔尖上的浓墨弄污了刚刚写的“侧“字。几根小刺扎入了手掌,刺入肉中,但他却感觉不到疼。疼的是别的地方,他脸色苍白,觉得自己的胸膛被撕裂了个口子,汩汩流出的都是鲜血。

      他很想马上去宫里,去求见皇兄,求他赐婚,求他将褚氏女郎赐给自己做王妃。以皇兄对自己的宠爱,他一定会答应的!对,就这么做!

      想到此处,司马岳站了起来,匆忙往外走去,腿却碰到了书案,碰得生疼。他怔了怔,止住了脚步,缓缓地跌坐在茵席上。

      “你先出去吧。”他摆摆手,无力地道。

      “殿下,您没事吧?”

      “我无事,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

      门轻轻地关上了。司马岳用手捂住了脸。她见到那桓郎君,那一瞬间的笑容,是如此的灿烂,她一定是喜爱他的吧?既然他们彼此两情相悦,他又怎可如此卑劣,从中横插一脚呢?不,他不能这么做,他不能毁去她的幸福……他宁可远远地看着她,看着她与那人牵手而笑……

      他微微地笑了,泪水却夺眶而出,沾湿了颤抖着的手掌。

      两日后,庾翼将桓温引入华林园射场。

      “臣桓温叩见陛下。”桓温眼角瞥见胡床上端坐的身影,连忙紧走几步,跪了下来,以额触地,跪伏在已经变黄的草地上,姿态甚是恭谨。

      司马衍脸上微微泛起笑意,伸手虚扶了一下,道:“桓卿平身。”

      “诺。”桓温站了起来,肃手垂目而立。司马衍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庾翼。桓温身材中等偏高,相貌甚是英伟,身材也颇为矫健。这样的相貌身材,在曲水流觞雅集又作不出诗文,难怪听闻不少士族子弟把他视为粗鄙之人。

      司马衍道:“朕听小舅说,桓卿对目前的时局颇有见地,那你给朕说说。”

      桓温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正如庾府君所说,慕容皝向石虎称臣,不过是借用石虎的手对付鲜卑段氏,并非真心归服石虎。一旦段氏式微,或者便是两人反目之时。”

      司马衍不置可否,道:“还有呢?”

      桓温道:“臣请陛下特别注意西蜀成汉。”

      司马衍在胡床上调整了一下坐姿,道:“卿试言之。”

      桓温从容道:“三年前,也就是咸和九年,成汉国主李雄去世,太子李班继位,以建宁王李寿辅政、录尚书事。不料,李雄的儿子李期、李越,却杀了李班,李期即国主之位,对统兵在外的李寿十分忌惮。李寿也害怕被杀,到了朝见的日期,总是托辞边疆军情紧急,不能没有人镇守,所以不去朝见。臣以为,成汉很快便会有变,不是李期杀了李寿,便是李寿叛乱,杀了李期。”

      司马衍叹了口气,自古以来,皇家父子、兄弟相残,难道还少了吗?就拿大晋而言,当年若不是八王之乱,胡族又怎会有可乘之机?大晋又怎会失去北方半壁江山?

      只听桓温继续分析道:“巴蜀位于长江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荆州成俯瞰之势。当年便是因为文帝派遣邓艾、钟会灭了蜀汉,占据了巴蜀,后来武帝时,王濬的水军才能顺江而下,攻灭吴国,一统天下。如今我大晋占据江东,却没有占据巴蜀,终是一大隐患。”

      司马衍道:“虽然如此,但以成汉之国力,断不可能攻打我朝。”

      桓温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确实如此。但如果石虎先一步攻下巴蜀呢?”

      司马衍悚然而惊,眼神如冷电般地射在桓温脸上。

      桓温道:“所以,巴蜀不可不争。拿下巴蜀之后,不仅大晋可以在江南站稳脚跟,不再担心上游有失,而且,如果北方有变,还可以从汉中出兵攻打关中。”

      司马衍不由地深深点头。庾翼在一旁插话道:“陛下,桓温所言极是。如今江南好些年没有战事,承平日久,不少朝臣只喜欢拿着麈尾清谈,不愿打仗,不愿北伐。就拿王司徒来说吧,当年刚过江时,诸臣在新亭聚会,均感念北方沦陷,相对哭泣,王司徒奋然道,‘我等当戮力同心,辅佐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于像亡国奴一般在此哭泣?’谁知,他当年的话言犹在耳,他本人却都忘记了,如今反而反对起北伐来了。不是臣危言耸听,如今胡族在北方虎视眈眈,万一他们腾出手来南下,朝廷以何来抵挡?”

      司马衍知道庾氏视王导为政敌,所以庾翼分析形势,也不忘拿王导来埋汰一番,但除此之外,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看来小舅说的没错,这桓温确实是个人才,只是……

      他沉吟片刻,忽而问道:“桓卿,朕听闻你十八岁时,便曾杀了泾县县令江播三子,替父报仇,可有此事?”

      桓温道:“启禀陛下,确有此事。当年家父被叛军杀害,江播也曾参与其事。江播为防备臣报仇,防备森严,臣一直找不到机会。只好在其死后,假扮吊客,混入丧庐,杀其三子。还请陛下恕罪。”说着,眼圈已有些微红了。

      司马衍叹道,“本朝以孝治天下,你为父报仇,也是孝子所为。”

      庾翼道:“陛下,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司马衍深深地看了庾翼一眼,脸上泛起笑意,转头道:“桓卿,朕听说你善射,可否射给朕瞧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