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重建荣阳 ...
-
这座破败的城,是大翊最后需要修复的了,也是大翊需要更新的最后一座城。大翊一共有四座城池,皇城羽阳,边城荣阳,南城李阳。原先大翊实力一般但还称不上弱,先帝执政后期,越发劳民伤财,昏庸无道,百姓贫困,国家贫弱,导致大翊不仅要讨好西北的楚明皇朝,还要防备经常来骚扰的匈狩、狼盟。荣阳之战,让大翊完全站起来了,荣阳也迎接了新的黎明。
羽阳城,皇宫殿内。
“参见皇上。”
离皇离故从龙椅上走下来,亲自扶起他们。“离相和凌将军守住了我们大翊的边城,是大功啊!如今还协助平云公主拿下首魁,真是我大翊的功臣!”
“微臣不敢,都是荣阳的战士们和百姓们同仇敌忾的功劳。平云公主自身的优秀才能在烨临一展风采。”离源低眉。
凌回禀道:“皇上,荣阳经历一战,再加上本来积贫积弱,现在需要大量资金重整。”
“嗯,这是自然。当然,荣阳的重建应该还需要一位大臣监建。”离故点头道。
“皇上,吾愿往。”半百的蓝服官员站了出来。
离故看向出声的老臣,他望着自己的目光炯炯有神:”好,上官大人老当益壮,就由您负责荣阳的重建。”
离潋站出来道:“皇上,微臣还想要羽阳的有学之士,来荣阳教书。”
“没问题,就下旨在羽阳内张贴告示,召集人才罢。”
张榜的第二日就有很多秀才举人前来报名,“大人,我愿往。”
另一个拿着书卷书生高举着手,“大人,我亦愿往!”
“我也是我也是!”
上官大人捋着胡子,笑道:“好!好!年轻人们,一同前往荣阳城!”
不日,离潋与上官大人一同前往荣阳,随行有教书先生、木材和款金。
荣阳城内,响应上官大人的号召,自发多了很多工人,重铺路砖,修缮房屋。离潋看到荣阳街上,到处都是百姓们在辛勤地工作,街道上还有源源不断新运来的红棕木材,将原本毫无生机的荣阳点缀的热闹非凡。
“公子好!”擦着汗水的工人们,看到前来的离潋都向他问好。
离潋点点头:“辛苦了。”
“哪的话,公子替我们保下了荣阳,上官大人带我们重建家园,我们感激都来不及呢,不会累!”那汉子露出憨厚的笑容。
“是啊是啊,公子。”另一个汉子,拿衣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离源说。
离潋一一报以微笑。
阳光一点点照亮了这城,重新粉刷城墙的士兵们,腰部绑着绳子,手拿浆糊桶,城下面的士兵和上面的兄弟搭档着,喊道:这边!再右一些。”
“阿杰,墙角!墙脚你还没有刷到!”
朝廷拨下的款也已经到了,交由衙门库房点清,在门口由四个士兵,一个做登记,一个发放给家中确有困难的平民。
运来的红棕木材用于城内的大型房屋建筑的搭建,商用的客栈酒楼、医用的药馆、官用的衙门。
新来的教书先生们个个年轻,充满活力,身边都围着小孩子,王先生给孩童们念“三字经”,张先生讲着“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望着孩子们脸上的笑脸,眼中的光芒,大家都充满了希望。
上官大人亲自挥墨,用狼毫写下苍劲有力的“荣阳”二字,交给铁匠铺镀金。
“大人放心,我一定把字整得立立正正的。”铁匠李师傅接过了字。
三个月后,荣阳城外已经清理完毕,荣阳城内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红棕木修建起的房屋、客栈、酒楼、都让百姓们感到喜出望外。工人们还在街道两旁开出了一条小河道,流水清澈,带着勃勃生机,街道中心是一道水泉,百姓们可以在这投下钱币,许下心愿。除了城门外有待修建竣工的大路,荣阳换已然了一个面貌。
“将旧牌匾换下。”上官大人道。
几个将士们小心翼翼的把饱经风霜的“荣阳”摘下,再安上崭新的烫金字,“荣阳”现在才能称得上这二字,它重现光辉。从此,它将会成为两邦与大翊,烨临与大翊新的大路,它会是来往商客必经的城市,它的重建,意味着大翊彻底告别了旧的时代,全新到来。
太阳渐渐升起,露出万丈光芒,离潋在城上看到此情此景,兴致来了,为荣阳的焕然一新而坐下弹奏。年少时一遍遍重复的练习,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按揉出来,最终弹奏出今天的随心随意,肆意洒脱。手指滑落之处,就是乐章的倾洒,如水激吟,恢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