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一
连日暴雨让人担心门前的无花果树,但并没有办法。
暴雨阻隔了几乎所有顾客,招牌写着花体字“当时”缀一朵小白花的 CD店一下子冷清下来,挤挤挨挨堆到天花板上的CD们得以被主人耐心地擦拭外壳。郑棋元蹲在吧台一角,全神贯注,于是那个下午走进来的少年起初是迟疑了一下的。
“请问,有人在吗?”
郑棋元慢慢站了起来。他有一次站得太快,结果身体报复性地晕了半天。这人类身体啊。
“有人。我是老板。”
少年身穿红卫衣,有柔软的头发,近于浅色,亚洲人。眼角略微长,像鸟类一扫而过的尾羽,眼眶下方阴影很重。郑棋元于是分神想了一下无花果树常住的几只麻雀,回过神时刚好听清了他的名字:“均朔。”
均朔的伞还在湿漉漉滴水,他很小心地搁置到雨伞架上。他的眼睛里有模糊的光。
“我想找一首中文音乐剧的歌,歌名叫《天边外》。”均朔说,“出自《金沙》。”
郑棋元打量他。
“音乐剧……你喜欢音乐剧?”
即使在冬天开始前,音乐剧也始终没有发展到足够的高度。它有过一些闪光,但最终湮灭在人类史上最大的变故里。如果不是少年,郑棋元已经很久没有听过“音乐剧”这个词了。
虽然,《天边外》谙熟在他心中。
少年利落地回答,“喜欢。”
“先等一下。我先不告诉你有没有。”郑棋元说,“坐吧,喝一点茶。”
CD店兼提供饮品,但郑棋元很久以来只提供红茶。无花果成熟之后会有无花果茶,可暴雨不在计划内,不知道雨过之后果实还能剩多少。就像CD店连月亏损,不知道还能开多少天。
均朔捧着红茶,手轻轻抖了一下。他用指尖小心地感受杯壁的温度,鼻尖低下去,热气氤氲在他脸上。湿润的样子让他更可爱起来了,一只懒洋洋的熊猫。
这家伙有二十了吗?
而我三十九岁,郑棋元想,经历没经历过冬天之前,是我们最大的不同。
冬天是这样的意思——冬天之前,人类并不生活在穹顶之下。每个月,不会有不定期的暴雨断电时刻(据说暴雨来自北方摩尔曼斯克,去掉盐分的海水从天而降,把万物洗漉一新)。穹顶和穹顶中心的高塔只被视为一种建造中的景观,直到变故一瞬划分史前和如今,把大部分地表,高山和海水,田野和高楼,化为永恒的冬天与虚无。
活下来的人们藏进了保护罩,在那里他们更安全,更脆弱,穹顶是庇护他们的牢笼。
穹顶中心很快公开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人类精英,末日派,人工智能的信徒。基于计算机推算出的人类这场不可避免的巨大变故,他们提前建造了如此恢弘的穹顶,以保障冬天后人类的生存空间,保护人类的美好生活。
控制穹顶中心的中央计算机被称为神。以它为中心,人工智能为辅助,穹顶展示了令人惊叹的一切——未倒退甚至更进步的科技,清洁的食物,充足的能源,稳定的人类社会。人工智能从助手成为保姆,世界从真实生活成为甘美图景。资源有限,但接受改变和管理的人们甚至体感生活更加舒适。美食被计划定量的营养剂取代,能量利用率翻了数十倍,信息被全知系统接通,量子计算机从神话成为现实。尽管睁开眼睛一切都银色苍白如冬天从未走远,闭上眼睛,虚拟世界从未如此广阔。
作为代价,或者说累赘,冬天前人类的生存方式被抛弃了。
二
也许有例外。
郑棋元算一个,均朔算另一个。
暴雨不止歇,成为万物不知疲倦的注脚。均朔将红茶捧在手心,看郑棋元在一大堆纸箱里翻找,最后拿出一块碟片盒,沙沙取出一张旧碟。米白t恤,蜜色旧碟,银色戒指,介于其间的手背颜色。只看脸,他还很年轻,说不好年龄该以二还是三开头,但手背诚实地透露这是个远比均朔大上一轮有余的男人。他的眼睛里有种叫岁月的东西,这是人工智能会完全忽略的存在,这些思维机器,它们会说,从眼睑清洁程度、睫毛分布、眼尾形状和眼角表皮细纹等综合判断,这是双符合人类审美的优美动人的眼睛。
优美动人的眼睛注视着均朔,像要把他看透。“均朔,听听。”
“这是你想找的歌吗?”
郑棋元不需要得到答案。顾客连日不来,他愿意和均朔聊到雨停。而均朔回答,是的,这是我找了七十二天的歌。
让音乐在室内流淌一会儿,郑棋元轻轻笑了,说,让我放一遍再给你。
到此时此刻,他们谁也没有往前一步。
《天边外》是冬天前最后一个世纪初上映的剧目《金沙》的曲子,饰演男主沙的演员郑迪独唱。他有非常好的发音处理技巧,非常舒服,每个细节都很用心。歌声盖过暴雨,但盖不住店门外传来的呼喊。
“外面有人在喊吗?”均朔窝在沙发里不安道。郑棋元捧着另一杯茶窝在另一个沙发里,讲,“是我们这边经常来的一个疯子。你没有见过疯子吗?”
均朔微微愣了:“没有。”
“冬天之前很多。”郑棋元说,“这一个,应该是历史遗留产物。”
看少年的困惑模样,郑棋元再进一步解释了:“我们这里是文化保留街区,人类像冬天之前一样生活,但是肯定不包括疯子,不知道他怎么躲过的上面的检查。”
“那你们不报告吗?”
“为什么要报告?”郑棋元说,“我喜欢他在这里。”话音落了,又漫不经心抬起眼皮,看着均朔静默的表情。
“还有你呀,你怎么想要到这里来的?——街区不接待非人类顾客。”
非人类顾客均朔一点尴尬都没有地说:“嗨呀,我以为你不会发现的。”
“那你想知道我怎么发现的吗。”郑棋元说,“哪有人用‘七十二天’来算时间的啊。”
“哦,这个红茶真的不是试探吗。”均朔干巴巴地说,“我应该给自己装一个进食程序的。”
“不是。是习惯。”郑棋元给自己满上一杯,“如果没有暴雨,我就请你喝无花果茶。”
打岔几句之后,气氛反而变得温柔。
“你全名是什么?”
“徐均朔011号。011是生产日期编号,不代表我前面还有十个均朔奥。”
“平时做什么工作?”
“穹顶文化审查中心音乐剧科。”
“音乐剧不是已经不流行了吗。”
“但是上面注意到有人会用音乐剧来传递信息…咳,所以我来…做一些检查。”
“什么信息?”
“我也不知道。”
他们静静对望着,彼此都心知肚明谎言刚刚经过了他们中间。
但是气氛真的很好。
机器人也会对人类一见钟情么?
巡查者小徐没有停止思考这个问题。他的辞典里虽然有“一见钟情”,但他并不能完美适用这个词。机器人要用自己的电能释放频率模拟心跳吗?要加强散热吗?他确实检测到自己的电能输出开始不稳,耳垂部分开始发烫。这是程序设计者的恶趣味吗?
在郑棋元看来小机器人顺毛顺得极其可爱,作为机器人他的外观也是最精心最高级的那一档。
于是他看着耳垂部分,稍稍扬起了眉毛。
得知自己的店铺处于文化审查部门的“关心”下并不是太好的消息,但相比之下,他更关心小机器人为什么被赋予了这个名字。
这个熟悉的名字。
“其实你的暴露,不是因为你不喝茶,也不是因为口误。”郑棋元说,“而是因为——”
“真正的均朔会认得我呀。”
他叹息一样说出这个名字,均朔,像念一个音符,一句咒语。
三
“······所以,就是这样了。”郑棋元总结。
“噢··”011号复读,“所以,就是这样了。”
一个音乐剧前辈和音乐剧后辈的夏令营友情故事。唯一特别的或许是他们相差十六岁,在人类的定义里已经是一整辈,甚至是忘年交。
“年龄相差这么多,为什么会变成朋友呢?”
走出店门时,小机器人捕捉到郑棋元的回应,“不只是朋友,是战友啊。”于是他回了头招了招手,头毛和红卫衣在人造太阳下温顺地闪着光。
棋元说过的话还在他的处理器里重复,
“有一个人像抄作业一样把你造出来,你和他很像,可是已经不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