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凛冬,吴国国都,公主府内。
      一个女侍领着一个妇人快步走在曲折的回廊上。
      女侍焦急的开口:“方姑姑,小姐她在那坐了许久。这大冷的天,小姐这些日子本就饮食不思,也没好好休息过,却还要在那四面通风的地方看雪。她明日就要进宫了,若是在这个关口病倒了,可怎么行。”
      方兰长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只是又加快了脚步。没过一会,就看到了依靠着回廊的柱子坐着的少女,还有在她身后不远处站着的几位侍女。
      方兰快步上前,轻声指示侍女们退的更远了些。
      回廊边坐着的少女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脸颊稚嫩,哪怕身子瘦的惊人脸上仍有些孩童才有的肉感,即便如此却依旧天生一身贵气,脖颈修长,不太规矩的虚挽着一件墨色狐裘披风,那件披风比照她现在的消瘦身形大的有些夸张了,一袭墨色衬得她白得接近虚弱。
      方兰心疼得皱眉,默默的站在了少女的身后。
      过了一会,少女才收回自己仰头看着漫天飞雪的视线,侧过头,目光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方兰。
      “姑姑怎么不说话,玉枝不是叫你来劝我的么?”少女的声音稚嫩,又有些微哑:“你这几日这样忙碌,她还去烦你,真是不知轻重。”
      方兰柔声道:“奴婢只是来陪小姐看雪,小姐的事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回廊上坐着的少女便是先皇的嫡长女吴国的淑娴长公主唯一的嫡女,楚烛华。而方兰则是曾在楚烛华的母亲的身边服侍,倍受信任的管事姑姑。
      楚烛华又抬头看着那已经下了半日还没有一点停下的迹象的大雪道:“母亲最爱雪。”
      方兰也抬头看向漫天飞雪,似乎是回忆起了陪长公主一同看雪的场景,唇边露出了一丝笑意:“长公主殿下若是在,定然也要在廊下煮酒赏雪,身边还要放几个火炉子烤暖,长公主她虽然爱雪,却又最受不得冷,偏偏每次都不要在房中赏雪,而要到这透风的廊下,也实在是有趣。”
      楚烛华的面上也难得的露出笑容,随后又飞快地消失。
      两人沉默的看雪看了许久,楚烛华再次开口:“姑姑,明日入宫,你可愿与我同往?”
      方兰微笑的看向楚烛华,似乎早做好了准备:“奴婢自然愿意,奴婢的夫君已经亡故,奴婢在宫外没有任何牵挂。”
      楚烛华轻轻点头:“我只打算带你一人入宫,玉枝,玉树几个,还有陈姑姑我都不打算带入宫。”楚烛华口中提及的几人,也都是府里忠心的下人,玉枝玉树更是同楚烛华一同长大。
      方兰惊讶的看向楚烛华:“小姐,这怎样使得,深宫大院,身边怎么能没有几个可靠的奴仆。”
      楚烛华抖落了被风吹进回廊落在在肩头的雪,站起了身,转身面向方兰,目光扫过站在了远处的一众侍女。
      “如你所说,深宫大院。自保尚难,我且可以依靠皇祖母,却不能确保可以保住我身边的人,你是自母亲幼时由皇祖母亲自选在她身边的,自然无事。而其他人,还是留在公主府更好些。”
      “日后我必为自己谋一门在京城的好亲事,其实也不过四五年之间的事。若是她们愿意等我出宫,便替我看好这公主府,若是不愿,便叫陈姑姑替她们谋个好夫家也就罢了。”
      方兰眉头皱紧,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半天才回道:“奴婢本该谢小姐替我等谋划,可奴婢其实却更想小姐为自己谋划的多些。”
      楚烛华一张仍旧稚嫩的小脸紧绷,下巴微微扬起,端得一身贵气雍容甚至有些傲慢:“我自然会为自己谋划好,我可是淑娴长公主的女儿。”
      楚烛华说完朝远处的侍女们轻轻挥手,几个侍女立刻小跑了过来,楚烛华随手把披风丢给了玉枝道:“这披风太拖沓,领子做的还粗糙,不必收拾到明日要带入宫的行李里了。”
      然后又对方兰道:“劳烦姑姑走一趟了,还请姑姑也同陈家姑姑把我刚说的事交代一下。”
      方兰低身行礼,礼数周全,抬头时看着楚烛华转身离开的笔直身影,像是看到了很多年前那个年少时的同样万千宠爱却其实也并不开心的长公主,呆立了许久。

      楚烛华十岁的那年,吴国中域洪灾肆虐,修河道的差事本事不该她那身为工部尚书的父亲楚江去的。
      可偏偏不知什么缘故,这差事落到了楚江头上。
      不过月余,河道修好了,本该是举国同庆的好事,可楚府没有等回自己的一家之主,长公主和楚烛华望眼欲穿,却只得到了一纸死讯。
      楚江在修河道快完工的那几日,死在了灾民暴动的混乱中。
      时年刚刚三十三岁的长公主的身子骤然垮了。

      淑娴长公主是太后的长女,也是当今陛下的亲姐姐,太后又极为珍视这个女儿,表面看来都是万千的尊贵。
      可长公主年幼时,在时为贵妃的太后身边,曾在她们那深宫鬼蜮的争斗中,被后宫妃子下毒伤了身体的根本,导致她身子一直不好。
      长公主和楚江成婚后,数年都不曾有孕,太后似乎对长公主格外愧疚,源源不断的珍贵补品送进楚府,几年下来的调理,也让长公主的身体终于有了起色,在二十三岁的那年生下一女。
      楚尚书的死讯传到京城的那日,给长公主传到死讯的人,和宫里太后派来接长公主进宫的人前后脚到了楚府。
      太后宫里的采公公在楚府门外与刚从楚府出来的尚书右丞沈知平正好打了个照面。
      采公公尚在疑惑为何沈大人突然至此,走到正厅,便看到长公主面无表情,容色苍白,眼睑低垂的坐在主位上,屋里的气氛有些低沉。
      采公公上前拜礼道:“见过长公主殿下,奴才奉太后之命接公主殿下与小姐入宫,轿子已经在门外备好。”
      长公主半晌没有回应,长公主身后的侍女还有方姑姑也均是神色阴沉。
      采公公跪了半天,长公主还没有答话,他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公公请回吧,母后想要我入宫告知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接下来还有很多东西要我亲自去准备,就不随公公进宫了。”长公主终于开口,语气里有着一丝压抑着的颤抖。
      采公公骤然想到再楚府门外遇到的沈大人,背后起了一股寒意。
      采公公意识到了有人抢在太后前面把消息带给了长公主,长公主现在必然是悲痛万分,他自知是接不到人入宫了,只能告辞离去。
      采公公走出正厅没几步,就迎面遇到了楚烛华带着几个侍女走来。
      楚烛华自然是认得他的,主动问道:“采公公怎么来了,可是皇祖母有什么吩咐?”
      采公公看到楚小姐还是平常的神色,自然是难以开口,只能含糊到:“小姐先进去吧,奴才已经把话带到了,宫里还有差事要办,改日再来给小姐请安。”
      楚烛华微微偏了偏头,肉嘟嘟的小脸露出一丝疑惑,但是也没多想,转身进了前厅。
      “母亲日安。”
      长公主抬头看向自己唯一的女儿,示意她上前,轻轻的拉起她的手。
      像是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耗尽了长公主所有的力气,刚微微张口想说些什么,便身子失去了支撑,瘫倒再椅子上,晕了过去。
      “母亲!”楚烛华小小的身躯立刻抱住了长公主,支撑着她没有倒到地上。

      而长公主这一朝病倒,哪怕半个太医院都几乎搬到了楚府,也再没有好转。
      于是楚烛华一朝之间,失去了父亲,母亲也再次卧病,而她当时也不过年仅十岁。
      长公主拖着病体操办了楚江的葬礼后,因为不愿睹物思人,就搬回了成亲前居住的自己的公主府,楚烛华自然也同长公主一起搬到了公主府。
      各式的补品奇药也没能吊住长公主的性命,不过两年多的时间,长公主也随楚江而去。
      淑娴长公主死时,楚烛华陪伴在她的床边。
      长公主虚弱的拉着楚烛华的手,声音只剩下了虚弱的气声,似乎是无力的在重复:“华儿,对不起,娘对不起你,华儿对不起,对不起。”
      楚烛华的小手用力的回握着长公主的手:“母亲没有对不起我,华儿过得很好,母亲放心。”
      病的只剩一口气吊着的长公主闻言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复回复,终于安心的闭上了双眼。
      楚烛华感受到长公主身上最后的一丝力气也流失,身后传来仆人和太医的低声哭泣,却感觉自己没有想象中那样难过,大概是因为这一天早有预兆。
      从父亲的死讯传来的那一天,母亲便不在了,母亲明明是和父亲一同离去的,只是自己的存在牵绊住了她,让她又在这个对她从不善良的人世间拖着病体苦熬了三年。
      明明该为母亲的解脱感到高兴,可是却仍在不自觉的落泪。
      楚烛华放开了握着母亲的手,坐直了身体,注视着母亲苍白的脸,没有转身,只是平静的背对着身后的太监吩咐道:“公公入宫去告知皇祖母一声吧,皇祖母近日也病倒了,请她节哀。也请公公派人去通知陛下。”
      自从那几日淑娴长公主病情更加严重后便一直守在长公主府的朝明长公主也在一旁忍住了泪水,想要劝慰几句,还未张口便听楚烛华道:“好了,都出去吧,我再陪母亲一会,朝明姨母也先出去好不好,让华儿和母亲单独呆一会。”
      朝明长公主自然也是先皇的女儿,是几位长公主中与淑娴长公主最为亲近的,性格很是敦厚,对楚烛华也是十分喜爱。
      朝明长公主心知她此始心中必然十分悲痛,于是没再说什么,默默的退出了房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